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更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昵?  相似文献   

2.
李菁 《甘肃教育》2003,(9):29-29
美育即美感教育,又称审美教育。蔡元培早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1993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中学历史美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准确区分美与丑,正确对待人生。  相似文献   

3.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符合青少年天性的要求;美育符合青少年教育的规律;加强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美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美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美育不仅体现在音乐、美术教学中,也贯穿于其他的学科教学中。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历史教学中美育目的和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心智,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美育同历史教学是互为渗透,相辅相成的。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展示历史长河的画卷,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体现浓郁的时代气息,溶知识传授、思想教育、美育为一体,大致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艺术家创造美的形象,以之美化人的心灵,使之向善,此之谓美育。审美教育,亦称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纲要》中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使它具备了实施美育的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思想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本文现从诗歌教学出发,就诗歌的美育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西爱 《教学与管理》2007,(11):122-123
一、引言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行等符合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具有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理想的完整的人生归根到底是人的培养或教育问题,也就是人的审美教育即美育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一贯方针,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整体素质的要求。美学教育在人的语言,文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部分和功能。“以美育完善德育,以美育提升智育,以美育激发学生的劳动潜能”的教学原则将成为一个新的教育人和培养人的认识点。可见美育在教育中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地位、作用和实施渠道:“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当前,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一下美育的功能:一、美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美育能够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三、美育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之,美育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美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除了要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法外,还要从兴趣人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蕈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教学中,渗透美育,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兴趣盎然、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师在教学中需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一、提高认识,切实重视美育工作 高校实施美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艺术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因此,美育工作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有着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谭国兰 《考试周刊》2013,(39):32-33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校教育现状来看,美育的相当一部分工作落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教师美和挖掘素材美,进行美育实践,发挥美育作用,诱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使他们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林方远 《考试周刊》2009,(25):19-20
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美育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美育在紊质教育中的作用,本文作者就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田园 《湖北教育》2005,(3):49-50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以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塑造真、善、美的灵魂,是教育的宗旨之一,是教育方针的既定目标,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文化思想与道德观念的制约,语文被视为教化工具和识字工具,导致语文教学忽视了它的美育作用,忽略了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最终达不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我作了以下几种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一、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体育与美育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属于社会现象。从培养人的角度上来说,体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健壮的体格,美育主要是形成人的审美风貌。所以说美是体育的内涵,体育往往总要与美育联系在一起。体育与美育在体育运动中互相作用,我们在确认体育自身的独特性质和功能的同时,还应当看到身体发展与精神发展的联系,看到二者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自觉地把促进精神的发展作为体育的内在功能,有意识地把身体的发展与精神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体育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曹彩玲 《宁夏教育》2006,(11):42-44
中学各科的教学过程,既是德育、智育的过程,也是美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正因为如此,美育成了中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则显得更为重要。一、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激活语文课堂从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学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化学课中渗透美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生活的品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傅翠丽 《考试周刊》2013,(77):50-50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美育对于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及才能。全面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近代到现代,国内外都将美育纳入了教育的基本方针。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