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区域发展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发展理论经历了由追求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的传统发展理论到谋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多学科思想的集成,是区域发展理论的最高层次。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地域上的落实与实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区域发展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模糊性,以黑龙江省典型区域为例,建立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该方法形式简单,实用性强.依据各年份综合指标的隶属度,可以研究判断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3.
福建文化是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福建地域特点造就了地域文化,形成了福建文化的地域特点。在这个文化区域里,它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文化促进发展和繁荣,发展又反作用于文化。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河北省三大发展战略之一,但河北省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把构成河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各项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对河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分析,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元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系统内各要素(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与统一.而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系统内各要素即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协调.只有依据区域资源特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先进的文化为先导,逐步建立社会统筹制度,建立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6.
区域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源于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而社会资本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完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文章首先社会资本的概念进行理论梳理,随后系统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证明了区域社会资本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7.
分析论证了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内在因素,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区域产业规模和效益、区域产品质量和生产方式、区域产业分布、劳动地域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阐明了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在组织区域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实现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各因素和谐发展,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分析了影响西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生态因子,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个主生态因子及其所包含的各子生态因子,指出只有保持各生态因子协同发展,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才能推进西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系统动态平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  相似文献   

9.
位于广西西部的右江流域是西江水系较大支流之一,由于生态资源环境的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该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也不尽相同.囡此,遵循生态与经济的统一性、行政区的相对完整性、时限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区域共轭性等区划原则,建立科学可行的区划指标,对右江流域内的生态经济环境进行区域划分,对流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与区域PRED系统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区域发展系统空间层次分析切入,阐明区域发展系统可持续运行规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而特定区域的PRED系统的运行规律 是区域发展系统运行进规律的集中体现;认为区域PRED系统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学的基本理论,并对其丰富内涵作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空间向量描述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连云港地区1993-2002年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现状、变化与原因.该区目前资源环境负荷处于可载状态,但区域承载压力不断加大,提出进一步优化区域承载力,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叶以来逐渐形成的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决定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区域差异与现代化研究的存在。对于作为学科前沿并为云南省乃至与其相似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的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及其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研究亟待开拓与系统研究。本文主要从系统学的角度 ,运用 M-S方法和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整合的研究途径 ,以期达到揭示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基本图式和给出现代化进程时间表的目的 ,并实现理论创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文化资源产业化中政府规制严重缺失的现象,从差序格局分析政府规制介入区域文化资源的社会根源;从规范性的制度需求与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角度,认识政府规制介入区域文化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必要性;从区域文化资源的主要特性如公益性、社会性、服务性、可开发性等出发,探讨区域文化资源在公众、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整合;最后,提出在政府规制政策的引导、激励和规范下,按照合理、有序的方案来推进区域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4.
与经济市场化相联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温州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温州区域经济的优势定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内的产业优势,其标志是这种优势产业能够在区际乃至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区域经济内优势产业群体的形成,是在市场力量作用下众多投资者和厂商的群体选择,是由市场选择、竞争定位的。以小商品为主要载体的温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伴随着市场结构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及经济全球化、国内市场国际化,这种处于全球和全国经济分工体系中的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必然会由于其所固有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乃至很强的替代性,而逐渐丧失其比较优势,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客观上要求必须着力培育新的更高层次的比较优势,并把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从可持续发展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观念的新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缩小区域差距、兼顾“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发展、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虽互有关联,但内涵各有侧重:发展是状态的改善,持续发展强调过程,可持续的本质定义突出的是代际关系,协调发展着重的是处理人地、人人关系,追求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内在关系紧密,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强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高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对的、动态的、长期的,将随着区域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对这些观点的阐释,有助于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性和定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阐述了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和空间特征,初步探讨了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对策:应坚持效率优先,同时应注重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水平,采取适当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实施点轴开发模式、科教兴鲁,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地区间差异,促进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实现西部高等教育一体化,对整合西部高等教育资源,实现与我国主体功能区相协调的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突出的现实意义。为此,就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战略构想而言,加强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是当前西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8.
构建区域品牌,有利于增强福建区域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获得持续的品牌效应。在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福建集群中的一些龙头企业依托已有的名牌产品,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成为带动福建经济增长的有效"引擎"。但是在区域品牌创建过程中也存在着品牌意识薄弱,区域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区域品牌种类比较单一,层次较低等问题。为了实现福建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政府、协会、企业一体的区域品牌培育意识,完善竞争合作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区域品牌层次,促进区域品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