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7,(7):4-4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欧阳楠接触《对外大传播》有几年了,一直很喜欢它的内容和编排风格。在新闻传播领域有很多优秀的刊物。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7,(11):4-4
人民武警报 认识《对外大传播》有些偶然,被《对外大传播》吸引并成为忠实读者则是必然。《对外大传播》以独特的外宣视角,用充满理性而又不乏激情的表达,诠释着“让世界走进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理想——这样厚重的特色使得它不仅在外宣领域独领风骚,还在新闻传播领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7,(8):4-4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外宣工作者,看到《对外大传播》后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没想到外宣领域有如此兼具广度和深度的专业刊物。如谈到对外传播的意义时,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说:“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8,(4):6-6
《人民日报》(海外版)王谨《对外传播》2008年再次改进以来,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报道主题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国内的读者感兴趣,很多内容海外的读者也很关注。比如《百名非洲青年的北京剪影》,通过简练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将这次交流活动展现给读者;《走进重庆市首场"三定"新闻发布会现场》报道有深度,也比较有海外特色,在版式编排上也很有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7,(1):6-7
在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发展信息,越来越关注中国发展对世界影响的今天,中国的对外工作者使命光荣。提升对外传播队伍的素质,提高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当务之急。感谢《对外大传播》这些年来提供对外传播的新观念、新情况、新知识,让我们开拓视野,也为我们业内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7,(5):6-6
阅读了《对外大传播》第四期,总体觉得《卷首语:像奥运这种机会不是总有的》这篇千余字的短文,形散神凝,举重若轻。“两会”、奥运、国民素质、国家形象……这些重大的话题都容纳其中,信息量很大,却条分缕析,而且选取的近十位被访者也很有代表性。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老到”的写手。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8,(8):6-6
中国网张梅进入外宣岗位工作以来,我就成了《对外传播》的忠实读者。进入一个新的月份就会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新一期的杂志。我工作的对象国是日本,所以对有关日本的消息比较关注。  相似文献   

8.
《湄公河》、《吉祥》是中央外宣办批准云南省主管、主办的两个边境外宣刊物。2003年5月,泰文月刊《湄公河》和缅文刊物《吉祥》迎来了创刊、改版的周年纪念。按照“立足地方、宣传中国、服务周边、放眼世界”的原则,坚持以“好看、可读、有用、可信”的编辑方针,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两刊赢得了对象国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相似文献   

9.
在期刊的对外传播中最重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加强针对性,多年的对外宣传实践,特别是关注读反映,我觉得选题十分重要。如果选题不好,章再写得有风采,读也不喜欢读;如果选题好,不需特意地润色,只要把事情说清楚,也会获得读的欢迎。下面我就怎样选好化方面的题目,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旅游报道一直是对外传播中必不可少的品类。它以其长盛不衰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海外读,也成为我们对外宣传期刊的传统、经典和保留项目。我国各种对外宣传期刊,从创办到今天,旅游报道层出不穷,且有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旅游栏目。  相似文献   

11.
乔木 《对外大传播》2006,(12):13-16
“首届全球新闻与传播研讨会暨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就如何促进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全面发展。扩大中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适应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时代暮求。在全球化大潮中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软实力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从对外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方略和对策。 在传播界看来,本次论坛有几大亮点:专家学者发言靠近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大会发言论点清晰,和与会者形成互动:分组讨论时的专家点评敏锐准确。 《对外大传播》作为本次会议的发起方和媒体支持单位,参与了这场关乎我国全球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讨论和交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13.
为呈现地方外宣亮点,加强对地方外宣的报道,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在2006年7月开办了《前沿访谈》栏目,读者反响热烈。本刊记者深入到地方外宣战线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省一级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挖掘出他们身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外宣理念和经验,精心采撷那些行走在路上的鲜活的故事,以期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本栏目与中国网合办,采用平面媒体刊登与视频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栏目开办以来,河南、内蒙古、陕西、河北、广东、江西、西藏、湖北、新疆、重庆等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文章已相继在本栏目中刊载。感谢各地方的外宣干部关注这个栏目,请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宣办主任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拨冗接受采访。在我们的努力和读者的支持下,愿本栏目越来越朝着大家预期的目标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传播和软实力建设”是当今外宣领域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命题。谈起“文化”,“传播”、“实力”,“建设”等词语.大家都很熟悉.但如果把其作为相互关联的概念提出来.就会感到其中体现着外宣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因为.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对外传播领域本身.即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2006年8月31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跨文化传播与软实力建设”论坛.其宗旨“从中国日益扩大的对外交往.对外开放的需要出发.探索跨文化传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讨深化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认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说:“我们正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对外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而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不仅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外文局局长蔡名照说举办“跨文化传播论坛”.能够与智者相聚.博采众长.对主办方和听众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跨文化传播论坛主持人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周长周明伟说:我们将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使这个论坛成为大家共同的资源.成为一个能够有效研究如何应对“向世界说明中国”种种机遇和挑战的舞台.为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和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目标作出我们的一点贡献。 在论坛举办期间.《对外大传播》分别采访了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著名学者余秋雨.美国百人会发起人杨雪兰以及中国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和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奇伟先生.同时又专访了《江边对话——一个基督徒与一个无神论者》图书的作者帕罗和赵启正先生。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对以上内容以“论坛”专栏形式系列刊出。敬请读者关注并积极参加讨论以为中国跨文化传播与“软实力建设”出谋划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走过了四年改版之路,《对外大传播》的追求已渗透在我们每一期封面人物的策划中——寻找传播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追踪影响事件走向的重要人物,将这些人物的重要思想与智慧在刊物上放大,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群。  相似文献   

16.
《对外大传播》2001,(4):51-52
贴近都市百姓生活,全心全意为都市百姓服务的《大周末》,经过8期试刊已于近日正式创刊。  相似文献   

17.
2007年7月9日,《对外大传播》记者随中央外宣媒体采访团赴1956公里的青越铁路沿线采访,历时10天。  相似文献   

18.
今年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对外传播教程》,是长期从事外宣工作的资深专家沈苏儒的作,是1990年由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报道业务基础》的增订版。当年,朱穆之同志看到这本书的写作提纲后说:“对外宣传很需要这样的基本教材,它的出版对培养和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业务水平会有很大的作用。”而赵启正同志在看书后给作写信说:“我发现这是我需要读的书。”  相似文献   

19.
在采访中,我们生发了这样一种感慨:在当今跨文化传播的大背景下,媒体起着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也许最初的个别努力,只如一个个思想的涌泉激射,但最终,汇聚到一起时,就会如浩浩荡荡的江河,奔流入海。而本刊一直深度跟踪、挖掘对外传播领域中的热点事件,曾连续三期报道中国外文局组织的“跨文化传播论坛”,使其余音绵绵;我们已连续两年直击中国外文局“对外出版选题策划会”,使中国对外出版人能够了解外国人的思维在哪里拐了个弯儿;我们曾赴广东、到四川、转重庆,深入挖掘外宣领域一个个鲜活的个案……今天,当《对外大传播》受到业界人士喜爱,并将内容再向“理论的润泽、个案的鲜活、全球的视野”深化时,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业界的信息源,使得《对外大传播》有条件一路跟踪下去,使经验共享,以做好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助动器。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两会”期间,我被社里派出采访全国政协大会。作为上会记者,为网络报道供稿20篇共19550字,为印刷版两会报道供稿5篇共19000字(会后又陆续发相关稿件近1万字),另提供图片22张。其中10篇稿件被中国网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转载。从1997年至今,我是第3次采访全国政协大会。每次上会都有这样的感觉:满眼都是采访对象,遍地都是令人兴奋的选题,但我们上会记者人数太少,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