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仕、归隐是陶渊明追求理想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傲然称情"是陶渊明超然于隐仕外形的人格理想精髓;归隐田园,守节固穷,躬耕陇亩,构建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是陶渊明精神理想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
魏晋风流既有待时而动,建功立业的表现,又有逸兴放浪,闲适高洁的内涵,孟浩然对它的皈依和超越,消解了灵魂深处仕隐的痛苦,呈现出复杂的仕隐情怀。  相似文献   

3.
孔子曾有"鸟兽不可同群"之语,它并不表明孔子仍积极干政、反对归隐,进而批判隐逸行为。联系这句话的上下文,并结合儒家的隐逸观,可知它是孔子在天下无道背景下做出的"避人"选择,即,不仕无道者,也不做山林隐士,而是归家教授、著述。这种主动不仕的"避人"方式,就是儒家所说的"无道则隐"。"鸟兽不可同群"反映了孔子对隐居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的为理想而仕,为自由而隐让人佩服,他那种出世而不避俗,追求身心自由的退隐生活以及对生命意义不断探寻的心路历程更让人感觉亲近。其中既让人看到一种常人心态,又凸显出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历史记载中的东方朔是个好色、佯狂的俳优之辈,电视剧《东方朔》全面颠覆了这一历史形象,使之成为忠于婚姻爱情的现代情圣,与功盖天下为民请命的治世贤臣,而且在他为己明哲保身与为民替天行道的仕隐挣扎中演绎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经典命运与悲剧人生。本文重在分析这一颠覆背后蕴涵的文化意义与批判价值。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晋宋时代著名的诗人、辞赋散文家。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品,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他的诗,可以说是他的人格的焕发;而他的人格则蕴含在一首首感人的诗篇中。梁萧统指出:陶渊明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孰能为此乎?”(《陶渊明集序》)宋代苏轼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  相似文献   

7.
“诗言志”是中国文学的典型特征,王阳明曾有与“茶陵派”“七子派”诗人群体砥砺词章的经历,既能继承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又能接受当时优秀的诗学理论。诗歌创作中,他能广泛吸收唐宋诗的长处,情理并重,故其诗可作为窥探其精神情志的途径之一。阳明在其诗中多次写到“初心”,期望不要负了初心,“初心”就是其思想的真实表露。在诗歌中,“初心”时而指圣贤之志,时而又指归隐之情,看似矛盾而实则统一。他以圣贤自期,一方面积极进取,为道而仕;一方面又归隐讲学,复兴师道,追求内圣。在他身上,仕与隐、内圣与外王,看似对立而实则合一。通过结合其生平经历与交游等资料,解析阳明诗中“初心”的内涵,探讨其初心的矛盾又统一之特性,可揭示阳明之向往隐逸乃是表象,成圣才是目标,如此他方能内外兼修,最终达到无入而不自得之境界。  相似文献   

8.
孟浩然与故乡襄阳彼此注解、彼此成全,襄阳的山川风物不仅组成了孟浩然的物质生活环境,而且对其诗人形象及诗歌精神的变化都有深远的影响,故世有“孟襄阳”之称。鹿门山与岘山作为孟诗中襄阳最重要的山林,两山各自所代表的庞德公与羊祜的典故文化,及背后仕与隐的不同处世态度,在孟浩然生前、身后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影响和塑造。分析孟浩然诗对两山的表现与两山在孟浩然身后评价接受中的不同地位,可以从更微观的视角考察襄阳与孟浩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从汉代到民国时期刑法史中重要的法律制度,它在我国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司法实践,为办案取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当代司法实践诉讼"取证难",与废除"亲亲相隐"制度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研究国内国外"亲亲相隐"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并以人性为出发点的相隐制度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建立,加以合法合理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谨供司法实践取证弘扬其长处。  相似文献   

10.
2007—2008CBA总决赛广东宝马仕队获胜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37—2008赛季CBA总决赛广东宝马仕队对辽宁盼盼队五场比赛双方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广东宝马仕队在阵容安排、技战术运用、主帅指导等方面均优胜于辽宁盼盼队。在五场比赛中,其中第一节和第三节的得分多于辽宁盼盼队,投篮命中率高,特别是广东宝马仕队有球星队员的效应,这都是其获胜的因素。在广东宝马仕队主场球迷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学中最重要也是最为奇特的一个课题.在量子信息学中,量子信息的处理离不开量子态及其操纵,而量子纠缠态毫无疑问是各种各样的量子态中最重要的一种. 利用光子纠缠态开展了以下实验研究:(1)利用连续波激光束泵浦非线性晶体的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制备出了双光子偏振纠缠态,具有较高亮度和纠缠度,并具有纠缠度可调谐的特点. 利用这种纠缠源,制备了量子信息学中一种重要的混合态——Werner态,采用的方案使得Werner态中纠缠的成分是可控制的.(2)利用线性光学元件以及路径比特概念的引入,在实验上用单光子实现了Buek-Hillery普适克隆机,实验结果表明,对任意的输入纯态,此克隆机输出的2份拷贝与初始态均达到5/6的保真度,与理论计算一致.(3)在实验上利用自发参量下转换系统制备的双光子偏振最大纠缠态及非最大纠缠态进行了CHSH不等式的检验,验证了对于2比特纠缠纯态,"纠缠"等价于"Bell不等式违背"这一结论.(4)除了局域隐变量理论之外,还有一种主要的隐变量理论——环境无关的隐变量理论(NCHV),关于这种隐变量,类似于Bell不等式,有一个Kochen-Specker理论,其主要内容是证明NCHV和量子力学的矛盾. 完成了一个用单光子实现的检验Kochen-Spcker理论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NCHV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邱吉顺 《职大学报》2008,(3):100-102
刑法"亲亲相隐"制有其历史渊源,在我国延续了二千多年.现在简单抛弃并非明智之举因为"亲亲相隐"制与现代人权的维护有内在联系,符合人类伦理和人性,能充分体现社会价值和传统价值.今天应批判继承.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所用"的容隐制.  相似文献   

13.
运动直觉决策的本质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就运动直觉决策的内隐心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运动直觉决策现象表现为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问题解决的亲切感",其产生和人脑的内隐认知有关,需要记忆的内隐提取与重构来完成,实质是内隐加工过程的外部体现.  相似文献   

14.
流失海外的宋吕嘉问行书<与元翰札>系故宫博物院1997年从翰海拍卖会上购得收藏.该启的写作时间可以确定为绍圣三年七月二十日.启中所涉及的关于吕嘉问从知襄州到知郓州这一段仕履,可补史籍之缺."元翰"为华申甫表字,"至完"为邹浩表字,"小子"为吕嘉问之子吕安中.该启涉及了吕嘉问与华申甫、邹浩等人的关系,加之吕嘉问无文集传世,因此这封书札不仅具有文物价值,而且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晚唐诗人杜荀鹤一生跋涉于艰难的仕进旅程,其进退心态颇为复杂.文章认为诗人既有苦求声名不甘庸世的寒士心态,也有取禄酬志谋身荣家的常人功利心理;以诗干谒体现了诗人求名的苦心谋仕的韧志.而仕旅的艰难与挫折,参以禅宗玄理的影响,诗人在仕进的同时又常萌生出退隐之思,诗人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泛见于其诗文之中.透此个案解析,似可烛照千余年来中国"寒士"的酸苦心境.  相似文献   

16.
芜崧 《江汉学术》2011,(1):85-90
"再……也……"可从八个角度划分为多种句法形式,例如:单句式与复句式、条件显明式和条件隐舍式、单纯式和附加条件式、独立式和非独立式等;"再……也……"句式内部含有无条件让步转折的语义关系;该式具有评论、明志、对比、统摄、警策、驳斥、联想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内隐消费态度是在已有的内隐研究基础上去探索,消费态度是消费行为的一种倾向性,传统的划分方法把大学生的消费态度结构量化开来,将其分为了两个方面:即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在很多文献中都提到的,消费态度可以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在消费者内隐认知研究评述一文中,作者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即消费者自身的内隐态度与外显行为,二者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对大学生内隐消费态度的研究可以指导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正确的教育,从而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唐代的"闺怨诗"以"男子作闺音"的代言体与"以悲为美"的感情基调而闻名。男子借诗言志,"代言"就是言志的一种表现方式。"代言"以闺妇的情感遭遇隐寓自己的政治遭遇,带有委婉的功利性目的,但闺怨诗本身也直接带给我们精神的愉悦。男子"代言"的"双性人格"所形成的一种特质成就了闺怨诗其幽微要眇的丰富之潜能。闺怨诗"代言体"的传播、发展与探究,为我们古代文学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内隐学习的概念 ,分析了内隐学习的心理学机理 ,根据内隐学习的特点 ,揭示了其与儿童运动技能学习间的关系 ,提出了儿童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内隐学习。分析认为 :1)内隐学习发生在儿童的运动技能学习时 ,学生有意注意之外 ,常被老师们所忽视的 ;2 )教师应在儿童的运动环境选择与营造方面考虑内隐学习因素 ;3)根据内隐学习特点 ,儿童体育教学过程中 ,不妨适当地扩大动作的幅度 ,加深儿童对运动技能的本体映象 ;4 )内隐学习实用于所有儿童 ;5 )由于内隐学习具有概括性 ,可用来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沈家本为官四十余年,写下数量众多的仕履诗歌。他因传统家国教育和家庭环境影响走上仕途,反复出入科场和困守刑部三十年,情绪低落凄凉,曾生退隐之意,然而他始终心怀天下,修律法以救天下,在其诗歌中也可窥见人权思想萌芽发展的历程。在沈家本仕履诗歌中有对仕途的忐忑不安,有低落凄凉,更蕴含着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