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的新模式,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办学模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创建先进合作体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能保障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校企合作培养订单人才的模式出发,结合学院实施区级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特色建设阶段性成果,提出基于订单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但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却存在着企业合作不积极、合作稳定性差、缺乏长效机制、合作形式单一、深度融合少、合作缺乏有效的沟通管理等问题。通过分析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的原因,提出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八种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职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工学结合式教育培养,以使其及时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水平。与传统的纯校内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实现学生、企业、学校和社会的共赢,切实实现高职教育办学目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首先需要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然后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形成高校运作的教学体系,并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并加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双赢"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力之源,寻求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结合点,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根本任务和紧迫要求,本文将针对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结合我院校企合作实践,认真分析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探索校企资源有机结合各取所需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具有普适性的校企融合"双赢"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多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策略,直指职业教育本质。在当前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的大背景下,要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需要高职院校深入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趋势,调整、改善自身发展方向,重塑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教学体系。本文阐述了"五年一贯制""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内涵,指出了构建"五年一贯制""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五年一贯制""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模式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深入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必须实现校企合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实现学生就业直通车,必须实现校企合作;坚持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荣双赢,促进职教发展,必须实施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高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为实现校企合作办学,深化产学研结合,提出了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组织与实施方案,对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定单式教育"的新型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企业冠名办班是校企深度合作下高职院校不断创新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双赢的有效途径。有必要从目标价值、理念创新、范式转换、教育机制、文化整合、实施保障等方面积极促进校企双方的自觉认同与合作,协力打造"企业冠名班"育人新常态,进一步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常见模式,其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本文分析了校企深度合作的背景、研究意义和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校企深度合作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这为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增强所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一直是高职院校的宗旨。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普通高校有着一定的区别,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将这些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输送到企业中,企业与学校形成一定的联系,这种校企合作方式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同时也将企业中需要的人才进行录用,实现了其价值共有化。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社会和企业单位提供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将校企合作的方式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重点,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反馈和机制进行探究,通过将反馈机制进行合理的建设,促进学校和企业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产品不断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推进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努力搭建院校、企业、学生之间的桥梁,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高职院校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关键之举是建立校企"双赢"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特点、课程改革及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施校企合作的意义,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实施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教育中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共识,作为"工学结合"的基础,如何切实强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企业先导的校企合作理念,阐述了相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并以水利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企业先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4.
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是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多种复杂的因素,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表现出诸多的矛盾和不适应。本文针对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结合我院校企合作实践,认真分析校企双方在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探索校企资源有机结合各取所需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具有普适性的校企融合"双赢"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重装企业对高职人才需要出发,从源头入手,通过调研分析确定培养目标,并基于校企合作制定的《焊接制造岗位职业标准》、重装焊接产品的制造工艺过程和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历程,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核心课程、打造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实施教育教学和成绩考核,建立了具有重装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焊接专业"双核心闭环"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提高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分析多种形式校企合作体制与机制的建立和运行。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学院依托校企联盟理事会、校企合作处和校企合作工作站,整合校企、校际资源优势,形成由政府引导、校企互动、行业协调的校企合作办学体系,并建立适应校企合作办学的运行机制,确保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各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现校企合作的深度推进存在不少困难。文章在对国家与地方政府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高职院校视域分析了制约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让高职教育形成了其内在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高职院校需要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主动融入经济社会,紧密对接企业需求,贡献其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务必要开阔视野,求真务实,面向行业、企业进行广泛且充分的市场调研,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对专业教学标准进行实时动态调整,构建合理可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与时俱进、与区域经济相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与实体产业的驱动,沿线地方政府也在鼓励高校和企业开展高水平的校企合作,以实现教育和经济资源的共享,希望找到促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解。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的有关政策,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向社会输送高素养、强技能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传统产学研视角下的校企合作往往会受到回报周期长、权责不明晰、价值错位等多个问题的影响,因而停留在浅层阶段。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面对地方经济发展、企业转型发展、高职教育改革三重主体发展的迫切选择,寻求一种具有深度的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当前,民办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自身资源条件不足,导致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低下的现状,对此,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计算机网络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目的是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中的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优势互补、软硬件资源共享,培养与企业精准对接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