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雀》(第六册)是一篇讲读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救护小麻雀的故事,赞扬了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文章短小,文笔简练,但题旨“一种强大的力量”却很耐人寻味。如何引导学生透其章句,究其义蕴呢?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麻雀》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八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课文讲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课文《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麻雀》为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作,是一篇文字优美的好教材。教学这篇文章,要以读代讲,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理解文章内容,最后通过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胳脉 这篇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开头讲猎狗放慢脚步,好像闻到了什么气味。接着讲猎狗看见了一只刚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正当猎狗张开大嘴准备吞噬小麻雀时,一只老麻雀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最后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被“我”带走了。  相似文献   

4.
一只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从树上的巢里摔下来。路过的猎狗发现,张嘴要咬小麻雀。一只老麻雀飞下,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小麻雀。猎狗愣住,慢慢后退,主人唤狗走开。这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课《麻雀》一文的梗概。课文的第六段是这样写的: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有的教师分析这一段时,说课文中的“退”字,是“让”的意思。据说,《教学参考》书上也是这样讲的。我认为这样的解释不对。猎狗之退不是让。  相似文献   

5.
新平县杨武小学的罗静愉来信认为:《麻雀》赞颂了崇高的母爱。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麻雀》一课是讲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很多教师认为《麻雀》的主题是赞颂母爱,我也倾向于这种看法。《云南教育》1992年第六期刊登了《<麻雀>的主题不是赞颂母爱》一文,文章说《麻雀》的主题是赞扬老麻雀敢于斗争勇于战胜强者的精神,我却认为这样的理解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6.
心灵的撞击     
《麻雀》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充分的与文本进行交流。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发言,撞击着我的心灵,我透视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体验到他们旺盛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7课《麻雀》是一篇讲读课文,描述了一只老麻雀面对猎狗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全文共7节,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2节)大意是猎狗跑在我前面,突然放慢了脚步,预示要发生什么事情。“林荫路”是两旁有树木的道路。下面写到麻雀的故事同路旁树木有关,所以这里先交代一下。“突然”表示发生了意外的情况。“放慢脚步”、“悄悄地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8课《麻雀》是一篇短篇小说,讲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有不少教师认为《麻雀》的主题是赞颂母爱,有不少教学参考资料也倾向于这一看法。然而,我总觉得这样理解是欠妥的。一、从作家的经历和世界观来推断,《麻雀》的主题绝非赞颂母爱作者进行写作总有一定目的和动机的,而这目的与动机也总是和他(她)的生活经历、世界观分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第六册《麻雀》一课,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即将伤害自己刚孵出不久的小麻雀的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奋不顾身  相似文献   

10.
统编教材第六册中的《麻雀》一文,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文章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凶恶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表现了老麻雀伟大的母爱。怎样让八、九岁的孩子读懂这个故事,从中体会母爱的伟大呢?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读议课文 ,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 ,懂得母爱的伟大。2 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5、6自然段。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句子。一、整体感知、质疑 :1 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麻雀》。自由读课文 ,说说故事发生在哪儿?课文提到几只麻雀?讲了一件什么事?(简笔画 :林阴路板书 :猎狗 小麻雀 麻雀)2 明标 :这节课我们就要从这个故事中探讨它表达了什么感情 ;继续学习分段 ;有感情…  相似文献   

12.
王迪 《湖北教育》2003,(13):52-53
《麻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读书,重点通过读议描写老麻雀、猎狗的语句,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内容,体会作者写作的妙处,  相似文献   

13.
《麻雀》这篇课文通过叙述一。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J、麻雀的故事,歌颂了一种伟大的力量--爱,表现了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讲述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看到了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第14课《麻雀》 ,是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它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如何把这篇传统课文讲出新意来呢?在教学中 ,我对学生进行“读课文、品词句、悟感情”的学法指导 ,以训练学生阅读技能。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明确学习目标《麻雀》这篇课文构思新颖、结构紧密、形象鲜明 ,为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思路 ,用文中之情扣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使之受到艺术感染。教师首先从“导读”部分入手 ,整体感知单元训练重点 ,明确…  相似文献   

15.
《麻雀》(第六册)一课通过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行为,赞颂了母爱的伟大。这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课文中“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句中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学生难于理解。对这一难点如何处理? 一、从老麻雀的行动,理解母爱力量的强大。可从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一连串突发性动作,设计提问:①老麻雀怎么会“突然”从一棵树上飞下来?为什么要写它“象一块石似的”落在猎狗而  相似文献   

16.
一、缘起——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调入新学校就迎来了学校的首届课堂节又是市里的研讨课,我很幸运有展示的机会。经过筛选,挑了《麻雀》一课的教学。《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小说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章通过刻画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来塑造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简析 <麻雀>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庥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麻雀》(第八册)一课第四自然段,作者准确地运用动词,真实而形象地描写了措狗与老麻雀的不同动作,突出老麻雀在凶猛的庞然大物猎狗面前的果敢、勇气和胆量,歌颂了伟大而高尚的“母爱”。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生:猎狗走近小麻雀,老麻省飞了下来。 师:课文中哪句话是写老座雀飞了下来的。  相似文献   

19.
教材说明《麻雀》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中的经典篇目,全篇300余字,虽简约却不失细腻精致。小说通过叙述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从窝里掉下来的雏儿的故事,颂扬了动物界的真情,虽然主要角色是动物,却能强烈激起人类对世间真情的思索。教学片断一、教师范读,打开课文情景之门师:刚才我们反复朗读了课文,现在大家回顾一下,这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哪几个动物之间的故事。(学生一一回顾,教师依次在黑板上贴出“猎狗”、“老麻雀”、“小麻雀”的图片)师:这三个角色在故事中是什么样的表现?现在我们做个游戏,老…  相似文献   

20.
《麻雀》是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课文描写“我”目睹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老麻雀不畏强暴的精神。作者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是在“我打猎回来”,地点是在林荫路上。接着写事件。“猎狗跑在我的前面”突然“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这几句说明猎狗发现了猎物。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呢?原来在前面的林荫道上有一只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