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国田径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水平是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主要途径,是当前田径运动训练的热点问题。专项力量练习的设计与选择取决于教练员对专项技术和项目特点的认识。总体上讲,我国田径运动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和应用,径赛落后于田赛项目,尤其是短跑运动的专项力量研究,落后于短跑技术的发展,这是影响我国短距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跳跃项目是我国田径的优势项目,应认真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
基于动力学视角对国内外力量训练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不同条件下复合式力量训练方法的使用原则。研究表明:最大力量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输出功率和运动表现,但其效果随力量水平增加而减少;力量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合理安排爆发力训练更能有效提升运动表现;复合式训练能使张力--速度曲线对应部分全面发展;复合式训练常应用于力量储备阶段、赛季前阶段或利用"PAP热身方案"提高运动表现;PAP"开窗期"的检测难度和个体差异较大,对训练条件要求也较高。结论:最大力量训练应贯穿力量训练计划始终且在力量水平较低时需重点进行;复合式训练能够在提高力量水平的同时,保证专项动作速度要求,其效率比传统力量训练更具优势,但操作难度较大,实践中需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项目差异、备战阶段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论跳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跳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按照基础力量、最大力量、速度力量、(转变为专项爆发力和专项力量)、力量的发挥和结束等五个阶段进行。局部力量的发展必须为整体力量的提高服务。  相似文献   

4.
高水平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当代高水平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的四个主要特点:1.力量练习手段相对集中而优化;2.高度重视专项力量练习手段的运用;3.注重组合训练和整体效益;4.强调髋关节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5.
手球运动的协调力量,爆发力量是运动生物力学中人体内力和外力作用原理的具体体现,加强手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就是将这些力量素质训练与技术动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技术的应用更具力度和实效性。在这一方面,同样必须遵循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才能使专项力量训练的成果更直接地作用于提高运动员掌握手球技术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6.
下肢力量是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下完成技术动作的基础,是竞技体育当中获得优胜的核心因素之一。散打运动的项目特征,决定了下肢力量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验法等方法,借鉴核心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对散打运动员下肢反应力量的实践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散打运动员下肢反应力量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训练中要将一般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结合起来;多参考项目运动规律及运动员损伤发生情况;关注躯干支柱准备、恢复和再生以及训练后的拉伸练习。  相似文献   

7.
组合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市体校少年甲组男子篮球队12名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法、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对组合力量训练和大负荷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优于大负荷力量训练.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查阅文献和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从田径专项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力学的角度 ,应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 6种发展膝关节力量专项练习手段的训练效果进行实验性研究。通过 8周的实验性训练 ,采用等速测力仪对 11项评价指标进行测试 ,研究结果证明 :实验性训练对提高膝伸肌群快速力量的效果要优于膝伸肌群最大力量的效果 ;对膝关节屈肌群最大力量的训练效果要相对好于快速力量的训练效果 ;各项训练手段对发展膝关节前后肌群的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但对带有水平速度跳跃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显著效果 ,而且对提高全身协调用力能力也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短跑运动力量提高属性及训练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短跑运动力量提高属性及训练原则的讨论,论证短跑运动的力量提高属性,分析短跑力量训练原则的几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对短跑运动实践中,力量训练效果如何转化为专项能力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认识短跑训练中的大力量超前发展必然导致专项运动成绩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0.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田径专项力量是指运动员完成田径专项运动时必须具备的力量。它是田径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素质 ,是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代力量训练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原则和方法。如超负荷原则、渐增阻力原则、专门性原则等。训练方法也很多 ,除传统的等张、等长、等动练习外 ,近年来又出现了超等长训练法、电刺激法、跳深练习法 ,那么 ,怎样才能有效地把这些原则和方法用来发展专项力量 ,提高运动成绩呢 ?1 直接完成运动的肌肉群必须协调发展训练中有必要强调原动肌的训练 ,原动肌…  相似文献   

11.
国内肥胖和超重现象日趋严重,运动减肥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有氧健身操和力量练习方法,这两种训练方式如何改变年轻超重和肥胖男性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文章试图来给予正在利用这两类运动方式健身和减肥的年轻超重或者肥胖者一些科学建议,从而能够根据自身身体状态和需求来科学健身。研究方法:9周训练时间,分3组平行进行,分别为有氧健身操组、力量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一般选在下午5点进行,每次训练90min,5次/周。实验前后分别测试受试者的BMI,体脂率,最大摄氧量,耐力,握力和弹跳力,以及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统计分析实验数据,t检验实验前后和组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有氧健身操和力量训练都能减少年轻超重和肥胖男性的BMI和体脂率,并增加肌肉量、握力和弹跳力,但有氧健身操改善受训者的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和耐力)的能力要强于力量训练。对于血清中的致炎因子影响来说,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起着完全相反的作用:有氧健身操能够降低致炎因子水平(IL-1β,IL-6,TNF-α),但是力量训练却使致炎因子的水平增加。结论:建议想增加肌肉量的年轻超重和肥胖男性在使用力量训练的同时,结合有氧健身操的锻炼方法,使身体逐渐恢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2.
摘要: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选择恰当的动作训练方法、合适的力量主题是提高弹跳力的重点。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弹跳力诊断模型,通过测试法分析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和助跑贡献等诊断指标,通过实验法验证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对弹跳力的提高效果。发现:1)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功能诊断模型包括蹲跳、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助跑起跳四个测试动作,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助跑贡献三个诊断指标,通过诊断标准可以有效评价个体弹跳力弱环节,通过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弹跳力。2)弹跳高的运动员也可能在诊断指标中存在弱环节,弹跳力与环节动作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量以及摆臂幅度高度相关。3)提高弹跳力,弹性贡献大的运动员应进行最少8周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弹性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最少4周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摆臂贡献小的运动员,改进摆臂幅度,同时加强摆臂动作的爆发力,可以提高摆臂贡献,进而提高弹跳力。助跑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助跑动作的速度力量和反应力量训练对弹跳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耐力运动性与病理性心脏肥大在形态学上的差异,本在大鼠游泳训练心肌肥大和肾血管性高血压肥大模型上,测量了各组心肌细胞参数及心肌线粒体比表面与内膜比膜面。结果表明:病理性心脏为向心性肥大,属于生理代偿反应,出现心肌舒张不全、收缩力下降的现象;长期负重训练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通过肌纤维增粗,增强心肌收缩力,另一方面,心肌线粒体体密度、比表面不能随运动出现增加,且内膜的比膜面降低。可能是长期负重训练引起心肌舒张功能降低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跳跃类和负重类肌肉力量训练方法对肌肉力量的影响特征,实验将22名大学体育专业男生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类不同的力量训练方法训练下肢肌肉力量。通过测力台和等速肌力测试系统采集实验前后下肢的动力学数据和关节肌力矩数据。研究结果显示,两类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都能够使肌肉力量得到提高,但是在力量增强的特征上有所不同。跳跃类练习方法主要以肌肉的储能能力和快速肌力的提高为主,而负重类练习方法主要以肌肉的向心收缩能力和绝对力量的提高为主。  相似文献   

15.
高校健美操选项课课程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查阅了有关健美操教学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为依据,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健美操选项课教学课程的实验研究,建立了高校健美操选项课完整的教学体系,并针对男女生的生理、心理、形态特征,整理创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提出了学校健美操选项课必须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健美操教学应注重"本体感觉练习"和"心理激情练习",并把有氧练习、肌力练习和柔韧练习有机科学地结合起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特殊的训练计划被教练员们采用以促进运动员的肌肉适应能力,肌肉训练也成为渐进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阻止与丧失运动能力、老化、疾病或微重力相关的萎缩效应。为了优化不同类型的干扰措施,需要更好地理解运动训练产生的反应,以及识别决定肌肉功能的各种机制。虽然整体肌肉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适应运动神经元爆发、运动单元补充模式或者肌肉量来进行的,本研究着重探讨肌肉纤维类型的表达以及训练后收缩肌的功能性适应能力。单一无皮纤维被证明是常用的实验模型,用于研究与肌浆球蛋白重链对碘氧基苯甲醚相关的试管内收缩特性。人体纤维主要的功能和生化特性在过去二十年中已经被详细研究了,但近来,无皮纤维模式正被用于研究不同类型的诱发训练后单纤维的功能适应性。本文的目的是概述收缩肌对于特定运动训练计划的反应,以及帮助形成适用于运动科学和康复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研究在不同振动波条件下对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以33名大学男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方向振动波的条件下进行负重蹲实验。以三维影像与三维测力台同步测量系统采集跳深和负重蹲动作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以瑞士等速肌力测试系统采集膝关节在不同速度时向心、离心运动的肌力学数据。分析结果认为,振动波方向影响肌肉振动训练的效果。振动波方向与肌纤维纵轴之间趋向于垂直状态或形成较大角度时,振动波能够对肌肉产生较大的刺激。振动波与肌纤维的角度过小或成平行状态时,振动波对肌肉的刺激作用便相对较小。肌纤维受到与其呈大角度的振动波的作用时间越长,便越能对肌肉能力的增强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主要探讨了渐进抗阻练习对大学生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健康大学生30名,采用Thera-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带进行渐进抗阻练习16周,测量训练前后上、下肢的肌力。结果:30名大学生在进行渐进抗阻训练后,其肌力有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渐进抗阻练习能有效增加大学生的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19.
跳远的起跳技术由打击型、制动型已经发展成速度型(跑步型)。为了适应这种技术,应该重新认识现代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它包括发展运动员跑的速度(跑的能力、绝对速度、助跑速度),速度性力量和快速跳跃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掷标枪运动专项技术过程中相关肌肉用力特点及专项力量训练中的有关专项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得出:专项力量训练应突出髋部肌肉发力的始动作用和右脚主动的"扒地"运动,加强最后用力开始瞬间技术上的连续性和力量作用效果上的延续性;肌肉的预先拉长及相对延缓持枪臂的发力可以确保最后用力的顺序、层次和节奏;专项技术与专项力量训练要紧密结合,根据具体的训练目的确定相应的练习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