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其他《三国史》著作相比较,张大可先生的《三国史》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通俗断代史专著。在历史评价方面,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强调“人谋”在三国历史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从体例来看,书中附有大量插图,大约平均4页便有一幅插图,这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断代史专著中是少有的,构成该书的第二大特色。该书称得上是三国史研究中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日本的疫情虽然有见好转,但“三国文化”的研究还处于低潮。三国史和魏晋文学方面的研究还算兴盛,而《三国演义》研究却显著地走向衰落。2022年人气漫画《パリピ孔明》(《派对咖孔明》)的电视动画播出后受到了一定的瞩目,不过迄今为止这部动漫没有发挥重兴“《三国》热”的力量。“三国文化”研究的低潮已成为日本学界的普通状态(其实,《三国演义》以外的四大奇书研究也不盛行)。怎样重兴“三国文化”的研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日本学者大庭脩简牍研究述评赵汝清关西大学教授大庭先生,是目前日本在研究中国简牍方面最有成效、成果最丰硕的学者之一。早在1951年他就参加了森鹿三先生首创的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汉简研究班”。当时,日本全国从事简牍研究者不过30余人,大庭储先生便是其...  相似文献   

4.
三国史研究是中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一个热点。关于三国史研究的状况,成果极其丰富,因此只能讲讲近年来的状况。近年的概念,具体地说,只能限制在近五六年,也就是2005年以来。即使这样,也还要做进一步限制,即仅限制在概括整体研究和国外(日本)研究方面,在具体介绍成果时,只以2010年以来的成果为限。之所以如此,因为第一,成果太多而时间有限。第二,201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所研究的领域和问题是以以往的研究为基础的,能反映近年来的整体面貌。第三,这些代表了史学界三国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开展对三国时期魏吴校事制度的研究,清代学者俞正燮是较早的一位。他认为:“魏吴有校事官,似北魏之候官,明之厂卫。民国时期,胡适、杨若渔、宿白等学者也发表文章对这一制度进行勾勒,但是都还停留在对材料的搜集排比分类的阶段,而对于制度本身未能透彻的说明,至于校事产生的背景、兴废的原因、社会影响等问题更未涉及。建国后,研究三国史的论著很多,但对这一制度却几乎无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个缺陷。我们认为探讨魏吴的校事制度,对于三国史的研究是有其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武侯墓     
人们对三国时 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的了解大多从小说 《三国演义》和电 视、电影中而得 知。诸葛孔明先生 辉煌的一生感动了 世世代代的人,他 的聪明才智让无数 后人敬仰和倾倒。 我三四岁的时候就 听爸爸妈妈给我讲 关于诸葛亮的故 事,使我知道诸葛 亮与汉中有着特殊 的联系。在汉中这  相似文献   

7.
第11届《三国演助学术研讨会在汉中市举行。由于汉中师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汉中师院中文系同志卓有成效的具体筹备,到会专家、学者所提供的高质量的论文和所作的精彩发言,研讨会开得十分成功。在此,我代表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向汉中师院、汉中师院中文系、与会的全体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真挚的感谢!这次研讨会,对《三国演义》作了多角度的研究和探索。或从哲学的角度,或从比较的角度,或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或从文化学的角度,或从宗教的角度,或从当代意识的角度,或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或从抒情的角度,或从解构的角度,或从历…  相似文献   

8.
1996年10月9日至12日,全国第九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天水市召开。来自全国的百余名学者对诸葛亮的生平、家世、政治、军事、经济、思想以及三国史等学术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探讨,突出的特点有三:一是三国历史的宏观研究和区域文化的微观研究有机结合;二是文献、史料运用和当地文物遗迹考察相互印证;三是研究成果为当今人文历史遗产的开发、利用,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眼务。与会学者共提交论文70篇,综合论之,介绍下述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魏延论     
三国时,蜀汉偏隅益州,良将济济。立国之初有关、张、马、黄、赵,后期有姜维,而魏延则崛起于蜀汉前期、活跃于蜀汉中期。他年轻时率部追随刘备,与黄忠一起进军益州、驱逐刘璋。后赴汉中,据守蜀汉北境,确保了蜀国荆州、平南中时北境无虞。诸葛亮督师北伐,数辟魏延为先锋,延功勋卓著、为蜀将之冠,千古青史自不可湮没他的勇猛建树。在三国史的研究中,魏延是一个颇多争议的人物。大凡肯定其兵出子午、与诸葛亮主力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日本科学文部省审定通过了扶桑社出版的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该教科书美化日本侵略战争与对殖民地的统治,在中日韩三国引起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近年来日本右翼不断篡改历史的行为,三国学者认为应该写一本面向青少年的教材,让他们知道真正的历史:2002年,中日韩三国的学者在南京举行亚太和平论坛,日本学者提出的三国共同编写历史教材的建议得到了积极了响应。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03年4月,三国学者和教师正式启动历史读本——《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萤(以下简称《近现代史》)的编撰工作。2005年5月下旬,该书的韩文版和日文版已分别在韩国和日本出版,同年6月,该书中文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它的出版为三国青少年以及东亚人民认知东亚近代以来的历史,提供了权威读本。  相似文献   

11.
我在日本的时候,蒋风教授正应邀到日本从事儿童文学研究。我同他通过几次电话,却未能见面。不久前,他从日本回国,我终于访问了他。日本对儿童教育非常重视,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蒋风教授作为一个教育家、儿童文学研究学者,他的体会非常深刻。我们的谈话就是从日本的儿童教育与儿童文学的关系谈起的。“格林姆奖”与儿童教育蒋风教授在日本从事研究工作期间,被邀请参加了大阪国际儿童文学馆的一次盛会,这就是该馆创立的一项世界性大奖——“格林姆奖”第四届颁奖仪式。获奖者鸟越信先生对日本的儿童教育事业有很大贡献。鸟越先生是一位学者,他不仅在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理论的学术研究中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两汉三国文化在发展汉中旅游中的地位、实践和前景。认为汉中的两汉三国文化遗存品位高、影响大,是汉中现代旅游的重要资源依托。已有的开发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汉中旅游业的发展。以开发两汉三国文化为龙头的汉中旅游产业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1991年9月至1994年6月,我在负籍西游、求学长安期间,除了受教于业师霍松林教授之外,所接触过的著名学者还有黄永年、史念海、高海夫和郭子直四位先生,特别是黄永年先生,他的坦率、博雅和卓识一直让我十分钦仰。记得有一次在黄永年先生家中亲聆先生之謦欬,他首先批评了一些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不考  相似文献   

14.
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戏曲”博士研究生赤松纪彦先生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俞为民同志陪同下,于六月十五日至十七日来我院进行了学术访问。赤松纪彦先生是由中国教育部安排在南京大学研究“元代杂剧表演”的日本高级进修生。因研究需要,由南京大学俞为民同志陪同,到北京、山西、敦煌等地拜访学者,请教问题,参观文物、考察遗迹,查阅资料。六月十五日晚赤松纪彦先生从太原来到我  相似文献   

15.
舒乙是研究现代作家的学者、老舍先生唯一的儿子。2012年7月2日,他来到央视国际频道做客《文明之旅》栏目,介绍他的父亲老舍先生不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郑子瑜先生是一位国际著名学者,新加坡汉学大师。他还是郁达夫诗词研究专家。他编辑出版了第一本《达夫诗词集》,最早进入对郁达夫诗词的研究,开拓了郁达夫诗词研究这一新的领域,使得对郁达夫的研究走向全面;他开启了郁达夫南游诗主题研究与郁达夫旧诗考证研究的先河;他提出的郁达夫诗出自宋诗说为著名学者蒋祖怡、王瑶先生所认同;他在国外的日本、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广泛地传播了郁诗。郑子瑜先生在郁达夫诗词研究领域,毫无疑问是一个重镇,是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等国都采用了学分制这一评价模式,从他们的实施情况来看,各国的学分制都具有本国持色现以美国、日本、加拿大三国为例,考察他们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8.
尽管我很早就知道佐藤学先生的大名,但是翻译他的作还是第一次。翻译此书的决心始于2001年夏天,当时我在日本考察“生活科”与“综合学习”课程,日本名的小学馆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我粗粗一读就产生了把它翻译出来的冲动,因为我被日本教师们的敬业精神、被佐藤学先生的研究态度昕  相似文献   

19.
尽管我很早就知道佐藤学先生的大名,但是翻译他的著作还是第一次。翻译此书的决心始于2001年夏天,当时我在日本考察“生活科”与“综合学习”课程,日本著名的小学馆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我粗粗一读就产生了把它翻译出来的冲动,因为我被日本教师们的敬业精神、被佐藤学先生的研究态度所感动;被日本同行所碰到的我们共同的实际问题及  相似文献   

20.
我院学报1997年第1期“三国文化与汉中研究专辑”发行后,引起了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一年来,先后有多家学术刊物对该专辑做了评介,不少论文被国家级学术刊物转载、索引。《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第3期“专辑专栏介绍”栏目对此做了专门介绍。《陕西社科信息》1997年第5期《陕西“三国文化与汉中”研究信息评述》一文对专辑做了全面评述。截止元月1日,该辑全部文章均有不同程度反响,其中,朱非以三国演义):典籍文化的淌解与重构》被《新华文摘》lop年第6期收目;梁中效以水经注)中的三国经济地理》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