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如何欣赏和解读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水龙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通过作者的分析,读者能清楚地感受到诗人在此诗中所表达的身份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2.
尹静 《文教资料》2013,(15):25-26,24
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是美国现代诗人。《理查·科利》写于1896年,是罗宾逊久负盛名的人物肖像诗之一。诗歌简明易懂,却意味深长。在诗歌中,一方面,诗人罗宾逊塑造了理查·科利这样一个外表光鲜无比,而内心极度空虚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有力地折射出了现代文明带给人们的难以名状的孤独和难以治愈的心灵创伤。为了能够清晰地传达这些信息,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诗人罗宾逊运用了一系列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3.
唐人编撰的诗歌选集《国秀集》,因其所选诗人绝大多数是盛唐普通诗人,长期以来,对《国秀集》的研究比较薄弱。论文以《国秀集》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盛唐普通诗人及其诗歌。“盛唐普通诗人”,因其是“盛唐的”,故其诗歌具有盛唐诗歌的某些特征;又因其是“普通的”,故其诗歌又具有不同于盛唐著名诗人诗歌的地方而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4.
吴静 《现代语文》2006,(3):55-56
何其芳十分珍惜自己的创作羽毛,诗作少而精。两本薄薄的诗集《预言》和《夜歌》奠定了他在中国诗坛的雕像地位。这两本诗集提供了诗人由梦幻之曲到为时代而歌的心路历程的情思档案,又以其独特的诗艺开拓丰富了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饱蕴着丰厚的审美价值。《预言》是诗人早期的诗歌总结,完美地体现着诗人“艺什么也不为,只是为了抒写自己”的学理想。1938年,诗人来到延安,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宽大的空气、快活的空气”,一扫《预言》冷艳凄哀的梦幻色调,奏响了礼赞民族解放历程的琴音,完成了他另一部诗集《夜歌》。诗人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由《预言》的精致、唯美、绮丽、雕饰到《夜歌》的直白有力、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5.
17世纪的悲剧《麦克白》揭示潜伏于人类灵魂深处的罪恶意识,19世纪的诗集《恶之花》完美地延续《麦克白》确立的恶之世界,同时又是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将文学推向现代进程的神性宣言。《恶之花》与《麦克白》在恶之世界的象征之林中演绎特别的救赎之美,波德莱尔亦是“19世纪的莎士比亚”,惊奇地集聚现代与古典的双重气质,是现代诗人的原型。  相似文献   

6.
《阿童尼》是雪莱凭吊济慈之死的挽歌,其主题已超越雪莱对济慈个人情感的范畴,延伸至其对文学、社会乃至人生的见解。在《阿童尼》中,雪莱通过对济慈的哀思有意识地将诗人凝聚在一起,构建了由想象,真理与善,死亡与追忆所联结的诗人共同体。雪莱在诗中对诗人共同体的塑造,反映了其浪漫主义诗学观念和作为诗人的社会自觉,以及对历史意识的重视。雪莱的诗人共同体意识不仅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于解决当代社会的弊病仍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谙熟《风》《骚》中的词语、语句及典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常常会为诗人所接受,成为自己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发挥文学的积极作用。大凡唐代诗人,没有一个未受过《风》、《骚》精神的熏陶。在他们的诗作中,人们总是可以或多或少地见到《诗经》与《楚辞》语典之身影。唐代诗人对《风》《骚》语典的接受极其认真、普遍而广泛,犹如江海,不胜尽勺。仅举《诗经》"飞蓬"、"黍离"、"甘棠"与《楚辞》"摇落"、"惆怅"、"木叶"之部分语典,粗窥唐代诗人对其接受之概况,以收管窥见豹之效。  相似文献   

8.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寄寓了诗人对自在的热爱和向往人性自由的思想感情,中国现代作家冰心深受泰戈尔的影响,在她地诗集《繁星》,《春水》中,也通过对自然的歌咏,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对生命的向往和对人性的礼赞。这些诗歌都是哲理和“爱”相结合的自然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爱尔兰诗人叶芝,为了他终生倾慕的女子茉德冈,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情诗。通过对诗作《当你老了》本体的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宣泄,对比反衬,象征升华,倒叙假设等手法方式,来表达诗人对爱人一生的执恋和忠诚,从而更深地体会到该诗唯美爱情的经典魅力。  相似文献   

10.
菲利普·锡德尼的《诗辩》从几个方面对诗人进行了辩护,并针对英国文学的弊病提出了当时的英国文学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研究《诗辩》的写作背景,揭示了锡德尼提出的诗人要有原创性的创作观的现实意义,并通过锡德尼同时期及之后的代表诗人的文学风格研究其提出的观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华兹华斯的《丁登寺》,比较诗的并同,探讨诗人自然观之不同,指出,这两首诗都表达诗人对社会的失望,和返归自然的喜悦,但陶渊明是在天人舍一中感悟自由,诗人强调的是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华兹华斯则是在自然中净化心灵,体悟自我,诗人推崇的是主体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2.
《蕨山》描写了诗人童年时代在外祖父农场度过的欢快假期,诗中的乡村景色描写清新自然,令人向往,抒发了诗人对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本文以文体学知识为理论基础,从语音、词汇、句子等角度出发,剖析诗歌的内涵和美学效果,以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达到对诗人寄托在诗歌之上的情感的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13.
英国诗人奥登对九叶派诗人杜运燮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马来亚》是杜运燮在1940年代创作的一首描写马来亚人民反法西斯、反殖民统治的诗歌,该诗在叙述角度、诗歌结构和语言技巧等方面借鉴了奥登的《西班牙,1937》,客观地呈现了正发生的政治事件,智性地表达了诗人对重大事件的思索和情感,加强了对新诗艺术深度的探索。《马来亚》一诗表达政治和情感的方式,对40年代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丽芳 《考试周刊》2009,(36):33-34
托马欺的诗作《蕨山》描写了诗人童年时代的欢快时光,诗中的乡村景色描写清新自然,令人向往,抒发了诗人对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本文作者以文体学知识为理论基础,从语音、词汇、句子等角度出发,剖析了此诗的内涵和美学效果,以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诗歌,达到对诗人寄托在诗歌之上的情感的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静夜》是他的优秀的咏怀之作,收在诗集《死水》中。诗人在诗中郑重地宣布:“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静夜》写于离美回国后不久。那时诗人闻一多正值青春焕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宋诗人贺铸的《鹧鸪天》和英国十七世纪诗人弥尔顿的《梦亡妻》同为悼亡诗,同样真挚感人,但二者在表达方式、感情基调方面却有较大不同:《鹧鸪天》通过大量平实朴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意象来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悲中有痛;《梦亡妻》则通过引用希腊神话传说和《圣经》典故来表达作者对亡妻的颂扬和怀念,悲中有慰。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比较,并试图从文化角度对这种差异做出诠释。  相似文献   

17.
《蜀相》和《登高》均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杰作。两首诗分别作于公元760年和公元767年,即“安史之乱”前后,艺术地再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生活境况,不仅从形式上展现了近体七律的无穷魅力,而且比较完整地诠释了杜甫晚年的心理变化,从中可管窥当时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  相似文献   

18.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至今还无人称他为科学家。屈原并非科学家,因为他既无科学论著,亦无发现与发明,但是,作为一位诗人,他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关于宇宙、人生等的重大课题。他在《天问》一诗中用设问的写作手法,一共用了188句,提出了17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中有许多至今也尚在科学研究的课题之中。一般地说,提问题不属于科学研究成果,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能提出一个有科学价值或历史价值的问题,也说明具有一定的科学思想。《天问》是屈原的一篇重要著名作,大概写于《离骚》产生之前,但时间相隔不久。屈原在中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制教材初中《语》第一册《枣核》一后,有台湾诗人彭邦桢写的一首思乡诗《月之故乡》。这首短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作思念故乡的纯真感情。诗人把浓浓的思乡情融入圣诞夜的月光夜景之中,使我们感受到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炽热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20.
《秋颂》是19世纪英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名诗作。其主题是颂扬秋季的温暖和丰硕。从此诗中折射出诗人的美学理想:“美即是真,真即是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