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枫叶 《家教指南》2007,(9):20-21
快乐的孩子固然快乐,而不快乐的孩子一定有他不快乐的原因。心理学要关注的,就是那些不快乐的孩子,他们为什么不快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不快乐?与父母、同学、伙伴在一起时,为什么感受不到愉快?  相似文献   

2.
独行的快乐     
独行,一个大部分人恐惧的字眼,它象征着一个人被孤立,被遗忘,但,它在我眼中,却有另一种意义:超凡、不屈、坚韧.  相似文献   

3.
幼儿的兴趣最初主要在那些对他具有一定的生存意义。或是使他在生理、心理上能得到快乐与满足的事物上。比如香甜的气味、可口的食物、中等强度的低音调、对皮肤的温柔接触和有节奏的运动、亲人的笑脸等等。这些能直接使人愉悦的刺激,都能引起幼儿的兴趣。随后。不仅那些能直接激发孩子快感的事物能引起他的兴趣.一些与这些愉悦刺激有关的事物或经验也能引发他的兴趣,例如,优美的音乐能使人心情舒畅、愉快,在多次体验到音乐给人带来的享受以后。孩子就会对音乐产生兴趣。最后。这种对具体事物和经验的兴趣还可能发展成对整类物体和经验的兴趣。例如。孩子开始可能只对弹钢琴这一种活动感兴趣,逐渐地这种兴趣始可能扩展到演奏其他乐器的兴趣,然后扩展到对所有音乐欣赏和表演感兴趣,乃至对整个艺术,对一切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今日教育》2007,(3):40-40
朝阳老师: 您好!春节时我家孩子强强在院子里玩他爸爸新买的玩具车,这时邻居家的小朋友娜娜看见了,好奇地冲过来想和强强一起玩。强强见了,一把抱起小汽车,生怕被抢去似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美都有鬼节。在鬼节的发展、鬼节的载体、妖魔鬼怪的角色及参与鬼节的主体上,中国鬼节的主题以祭祀祖先为主,偶有适度狂欢(在清明节踏青郊游),而美国鬼节的主题以释压的狂欢从而更好实现自己目标为主,少有祭祀祖先。中国鬼节以过去取向为主,而美国鬼节则以将来取向为主。  相似文献   

6.
一、案例背景一天,刚吃过午饭回到办公室,班长就冲进办公室:“老师,不好了,成宇和李翔打起来了,我们拉都拉不开。”我一听,赶紧往教室跑。到了教室,两个孩子还互相揪着对方的衣服不放手。“还不赶紧放手!”我怒冲冲地喊了一声,两个孩子一听是我,不情不愿地松开了手。“跟我来办公室!”说完,我转身就走。回到办公室一问,压根儿没什么大事,只是因为一个孩子不小心踩到了另外一个孩子的脚,两人就打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张晓玲 《父母必读》2010,(10):155-157
文字的美,在于它能够组成语言;语言的美,在于它可以承载文化。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一首含义隽永的诗,当被肢解成一个个单一的文字时.它就什么都不是。那么,孩子的阅读.真的要从“大、小、多、少、人、口、手……”这种识字过程开始吗?先识字还是先阅读?有点像在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阅读可以达到识字的效果吗?让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8.
张岩 《早期教育》2005,(7):26-27
辛苦了好几个月.终于把长长的假日盼来了,赶快打点行装,带着孩子向快乐出发吧。千万不要以为带孩子出游是一件麻烦事.只要你事先安排一个周全的计划.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相信这趟旅游一定会有很多乐趣!  相似文献   

9.
追的快乐     
飞鱼 《小读者》2010,(12):14-14
一位哲学家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地说:“快乐在于对某种事物的追求,而不在于把它追到。” 一听众问:“你体验过在雨夜追赶最后一班公交车而没有追到的那种快乐吗?”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将来临,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又将成为家长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家长》2011,(2):6-6
放寒假本是孩子向往的事情,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患上了“恐寒症”。寒假中,许多孩子仍有写不完的作业和上不完的补习班。“孩子,你一定要珍惜寒假时间,我再给你报一个补习班……”这是父母常说的话,可对孩子来说,他们好容易盼来的寒假往往比上学还忙。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还给他们一个快乐的寒假。  相似文献   

12.
李红 《家庭教育》2005,(7A):78-79
又到了快乐而悠长的暑假。每天看着夏日清晨的阳光闪耀在窗前,洒下一片灿烂,可转眼间,却已落日熔金,夕阳西下,淡淡的余晖又化作了静静的黑夜,悄悄地走向下一个未知的黎明。逝者如斯,您想过要为孩子制定暑期计划,让他们过一个充实、快乐,富有意义的暑假吗?  相似文献   

13.
提到孩子。人们总会想到“无忧无虑”、“活泼快乐”等词语。的确,在众多成人看来,童年应是人生中最轻松、最愉快的一个阶段。一项有关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家长(97.7%)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家的时候是快乐的,其中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快乐的家长占6成左右,比较快乐的占3成左右。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早期教育》2008,(5):25
答:建议孩子思考:1.尝试画画自己家乡过节时的各种习俗,一定很有趣,如春节的舞龙、舞狮。2.可以尝试选一个节日的情景,把它画成长卷,画画的时候可以选择8开的纸一幅一幅地画,然后连起来。  相似文献   

15.
快乐每一天     
活动目标:营造一个欢乐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领悟快乐的真谛,并传递快乐、创造快乐,学会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16.
梅山地区的人们十分迷信鬼神,崇尚天命。他们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取决于鬼神和天命,所以祭祀活动较为频繁。其目的是为了求得鬼神的福佑,免去灾祸。在梅山地区,一年之中祭祀活动最普遍最集中的时间是在农历七月半,俗称鬼节。关于鬼节的来由,传统上有道教的“中元节说”和佛教的“孟兰盆节说”两种观点。鬼节文化是儒道释多元文化杂交的混血儿,古代的秋尝祭祖仪式是其重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杰西是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孩子,而正是缘于优秀却时常得不到快乐,在他眼里,迈克成绩太差,生性顽皮捣蛋;珍妮虽然成绩还好,但是不讲究卫生,邋里邋遢……周围的孩子总是因为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而让杰西看不起。  相似文献   

18.
快乐的两面     
一家卖甜甜圈的商店,招牌上写着一段有趣的文字:“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空洞。”这段幽默的话语,事实上包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以及快乐的诠释。人生许多事物本都有两面,你能否看到积极的、也就是快乐的真正一面?  相似文献   

19.
刘丹 《父母必读》2012,(8):128-129
越来越多的父母完全不吝惜奖励给孩子物质和金钱,但是再多的奖励却换不来孩子的快乐,甚至还让孩子变得麻木。难道真的是“千金难买一笑”吗?  相似文献   

20.
快乐是我们真正的向往,寻找自己的快乐,天经地义,学生也不例外,因为我们生命中所需要的就是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