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2004年年底,什刹海商会管理处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个还在读高二的小女孩不仅对商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且还拿出了一份内容翔实、数据充分的社会调查报告———关于什刹海酒吧的。为此,她已经跑了100多家酒吧。她就是李倩男。在李倩男的记忆中,小时候的什刹海特别宁静,不像现在这么灯红酒绿。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家住什刹海附近的李倩男,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去她熟悉的湖边跑步锻炼身体。但不经意间,她发现这里车多了,人多了,酒吧的门脸雨后春笋般疯长起来,将许多的古迹和故居掩盖——记忆中那个宁静的…  相似文献   

2.
任秀华  何克抗  马宁 《继续教育》2005,19(10):48-50
一.绩效技术 人类绩效技术是一种“操作方式,它通过确定绩效差距.设计有效益和效率的干预措施,获得断期望的人员绩效”。绩效技术是一套结构化的应用性的方法和程序,它强调系统性,它包括三个方面:“人类”.“绩效”,“技术”。“人类”是组成一个组织的个人与团体,“绩效”是活动与可测量的结果,“技术”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的,整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20年代,一支由俄罗斯人组成的探险队在我国新疆地区考察.一天黄昏时分,探险队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突然发现了一座地图上从来没有标记的“古城”.这里,有高大的“城墙”、巍峨的“宝塔”、整齐的“街道”和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房舍.它就是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地带的“魔鬼城”.说它是“城”,然而“城”内却空无一人.每当狂风骤起,这里就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啸声,给这座“古城”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为“魔鬼城”.其实“魔鬼城”并非是古代建筑的遗迹,而是大自然的一种杰作…  相似文献   

4.
桥上风景     
<正>水波荡漾着夕阳,每至什刹海,我都要于此驻足许久,似是被桥上风景迷醉。“去什刹海!”年幼的我十分喜爱于水面上方眺望这苍绿与天蓝的交融,但更喜爱的便要数那些蹬着踏板于涟漪中的人,听不清他们在谈论什么,看着他们脸上不时绽放的笑容,就自然与他们一样悠然,什刹海的桥便成了我的“秘密花园”。游客日渐多了起来,桥面上摩肩接踵,水中的夕阳、桥上的人声、柳枝下扬起的风都渐渐变得模糊,游客的吵闹声打扰了桥上的风景。我疑惑了,哪儿才是我眷恋的桥上风景?2020年的特殊时期,游客见少,我终能携着平静的心灵再寻桥上风景,而不为聒噪的声音所累。夕阳下,微微撑着栏杆,柳枝依然摇曳着它的苍绿,  相似文献   

5.
北京距渤海约一百五十公里,然而却有着一些“海”,如“中南海”、“北海”、“什刹海”。原来“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意即“花园”。这是元代 沿袭下来的名称。 北京的“海”@小庄  相似文献   

6.
什刹海又称十刹海、十汉海或石版海,由西海、后海、前海组成.为一自西北斜向东南的狭长水面。位于地安门西大街北海公园后门对面。这一块水域.从古到今都是块宝地。从明清时候起.这里便是老百姓休闲娱乐之地.只不过如今湖边林立的酒吧在当年全是茶馆。  相似文献   

7.
谈反证法     
王朝琪 《甘肃教育》2001,(10):38-38
一、反证法的概念反证法是数学中的一种间接证法,它不是直接从题设推出结论,而是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成立.我们知道,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一个命题“若A则B”成立,显然它的逆否命题“若不B则不A”也必成立.例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它的逆否命题“两底角不相等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等形”,两者是一致的,也是等价的.因此,我们要证明“若A则B”,可以间接地去证明它的逆否命题“若不B则不A”.B是原命题中的结论求证.今将“若不B”作为已知,经过推理达到“不A”,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8.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早就提出公开课“常态化”的理念,其关键在于真实有效,充分利用教材这一重要课堂资源,挖掘它的“趣味点”,研究它的“发展点”,拓宽它的“生活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力的凭借.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5,(4A):24-25
学科教学的主战场是学校,在课堂上就可把学科教学任务“围歼剿灭”,而要担当好德育这项“树魂立根”的重任却并不如此简单、直接,需要“欲擒故纵”的迂回战术.需要“欲罢不能”的共同参与,需要编织一张疏而不漏的德育网络,它在课堂.在家庭,也在社会.它是一场呕心沥血的持久战。  相似文献   

10.
一、填空题卫.浮力产生的原因是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_3.一物体在空气中重9.8牛,全部浸入水中称量时,只有4.9牛.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牛,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是_牛,这些水的体积是米.这个物体的体积是米‘,质量是千克,密度是、千克/米‘.4.完全潜入水中的潜水艇,往水舱充水时,潜水艇的体积_,它的浮力_,但它自身的重力.在潜水艇排水过程中,它的体积,它受到的浮力_,但它的重力..(选填“不变”、“增大”、“‘减小”·)5.一支给定的密度计,它的重力是的,把它放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的(选填“…  相似文献   

11.
近读文卫星老师的课例“抽象函数(高三复习课)”,给人的感觉是它重“双基”,又不是传统的“双基”教学;它以解题为主,又不是传统的解题教学.可以说,它超越了“双基”,也超越了解题,是数学“双基”教学和解题教学的新探索.特别是由这一课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学教育中.解题教学具有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Newsants.顾名思义“新闻蚂蚁”.看到这样的名称是不是让你想到“NetAnts”(网络蚂蚁)?没错,它和NetAnts一样,也是一只在网络中孜孜不倦的蚂蚁.不同的是它比较“专一”,是一个专业的RSS阅读器.只负责报刊杂志、网站、Blog新闻的“搬运”王作.有了它,即使静坐家中.我们也可以一览天下事!  相似文献   

13.
英词AND一词,是一个极其普遍、常见而又非常活跃的一个连词.它的本意是汉语的“和”、“跟”、“与”、“同”或“及”,凡学过英语的人,无人不晓。然而在语言的现实使用中,它并不是如此简单.由它所构成的一系列并列结构,远非英语学习者所想象的那么容易理解.尤其是在听说中,人们经常忽视它,一听到AND之音,便不加思索地将它与其本意联系起来,结果产生了不少的误解.AND这个词是很值得探讨的.在交际中,有时表达的是本意,有时表达的却是言外之意;而且言外之意也包含多种关系。由它构成的并列结构的字面意义和非字面意义似…  相似文献   

14.
“看不见的手”是一条名的经济学原理.它对学创作同样具有干预和支配的作用。就此.本从它的性质(人们或以为它是“黑手”.或以为它是“黄手”)、它对学创作的外在影响、它同学创作的内在关系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其基本结论认为,“看不见的手”只要是在正确的经济原则上进行操作的.它就没有什么被指责的.同时认为.在学与“手”的相互掣肘中.真正理想的状态应是学与“手”的“联姻”。  相似文献   

15.
1.当我们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也适用于另一人时,意即“某人也是这样”,常用“So do I.”“So is he.”之类的倒装句型。 以“Sp do I.”为例。它只能表示对同一内容的一件事作出反应。例如:  相似文献   

16.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图形,它具有十分和谐的对称美.是平面几何的基本“骨架”之一,由于它而衍生的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共同组成一个和睦完美的“幸福家庭”.本文将带你走进这个“幸福之家”.去探索你所需要的“宝藏”。  相似文献   

17.
一上世纪20年代,一支俄国探险队在我国新疆地区考察.一天黄昏时分,探险队在自治区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地带,突然发现了一座地图上从来没有记载的“古城”.这里有高大的“城墙”,巍峨的“宝塔”,还有整齐的“街道”和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房舍.“城”内空无一人,每当狂风骤起,这儿就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啸,给这座“古城”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为“魔鬼城”。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的内容,应当是语言和文学.如果说“文”指文字,那么文字只是语言的一种载体,原则上没有超出语言的范畴.倒是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与语言有甚大区别,有资格和它并列.文学是语言艺术,它以语言为创作的手段.所以“语”和“文”二者之中,应当说第一性的是语,即语言.而文学是以之为基础的一种“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每个在社会上生存的人,都离不开它.即如哑巴,不能使用最为便利的有声语言,也要采用文字或其它变通方式例如手语等语言.文学则不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罢,艺…  相似文献   

19.
我校自1989年秋开始搞起“知海、爱海、护海、建海”的活动,北京市什刹海成了我校一块十分重要的校外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20.
深海“飞机”最近美国海洋工程科学家格雷厄姆·霍克斯顿发明了一种深海“飞机”,可潜入11000米深的海底.这种深海“飞机”其实是小型单人深海潜水器,由于它有一对固定式的“机翼”,外形又很像飞机,故被取名为深海“飞机”.它工作时,能利用“机翼”与海水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