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话语权是思想语言的权力,是控制舆论的影响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表现,两者互为表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舞台上,国际话语权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战略制高点。当代中国要加强国际话语权,必须不断增强核心价值的渗透力;力争"道德制高点",提升中国话语的感召力;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强化中国话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跨文化交流,共创话语权的双赢,加强中国话语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表征着国际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认可程度,也反映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国际影响力。构建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是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之源,也是为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的必然之举,还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支撑。然而,当前中国尚未掌握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与自身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与提升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夯实国内根基、布局发展中国家和着眼发达国家“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  相似文献   

3.
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尤其是国际地位的体现.目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依然占据着国际话语权的支配地位,因此中国捍卫自身国际话语权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需要在建立健全传播机制的同时,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为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国际力量的对比制约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发挥,西方话语体系的世界影响削弱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凝聚力,宣教方式的滞后消解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吸引力,意识形态复杂性弱化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影响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性赋予了话语权生命力、科学性增进了话语权说服力、优越性奠定了话语权的底气,由此构成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提升的内在逻辑。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需要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加大宣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力度,夯实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组织建设,拓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平台。  相似文献   

5.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在低碳领域的话语权问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有关低碳问题的国际博弈中最大程度上的掌握话语权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在国际法领域,如果一国能拥有较高的话语权,该国就能在国际低碳问题上得到更充分的法律保障。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到国际低碳法律话语权的博弈中,从而更好的发展本国经济,维护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权的核心内涵。它传入中国之后,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权在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从早期探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通过制度设计和意识形态整合取得显著成果,再到之后脱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而导致政治话语权曲折发展,留下了深刻教训。改革开放后,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之下,党的领导、民主与法治成为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权的"一体两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权的关键词。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权发展的新境界。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权,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持续发展,不断增强21世纪中国共产党国际政治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话语权大致经历了初步创建、逐渐提升再到有效增强的发展历程。当前,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西方国际话语霸权的压制、现行国际规则体系的制约以及自身国际话语能力的不足等多重挑战的同时,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趋向成熟以及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机遇。国际话语权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辩证分析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形势基础上,统筹兼顾,多维并举,采取有效方略着力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主要包括:加强国家顶层设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变革;提高话语内容质量,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创新话语传播方式,促进中国话语国际认同;完善话语传播机制,增强中国话语传播合力;培育话语传播人才,壮大中国国际传播队伍。  相似文献   

8.
林杰 《教育科学》2023,(1):28-34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作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衡量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概念,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组成部分、战略之源与关键表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指中国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变革中表达和传播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发展利益与发展诉求以及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与责任等具体主张,并且这些主张能够取得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和理念认同,进而产生吸引力、发挥影响力、形成引领力,是话语权利、话语能力以及话语权力的有机统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具有实践性、生成性以及价值性等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平台、话语对象以及话语效果等要素构成的,而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衔接以及有机统一的过程,就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9.
国际话语权竞争:中国公共外交的顶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话语权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中国在话语权问题上仍存在着多重困局。着眼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唯有对中国公共外交体系的构建从多个方面进行精巧的顶层设计,方能更好地实现、维护和拓展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的公共外交功能和影响日益凸显。对于和平崛起进程中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决策性地利用国际组织平台开展公共外交已经不仅成为维护、拓展我国现实国家利益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成为当代中国塑造国际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和提升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话语传播对话语权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国家话语权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而话语权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际竞争的利益问题。在推进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过程中,会面临西方国家的话语霸权主义、自身的传播能力不足以及缺乏话语传播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困境。因此,我们要在遵循尊重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身的话语质量,提高话语的国际传播能力,构建中国话语的传播体系与机制,来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职业教育自主创新水平的体现,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国家社会经济国际地位的彰显,是国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担当作为。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生产能力从弱到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资格权利在自主创立的国际平台中得到充分行使和运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影响力正在全方位绽放。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即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生产能力、自觉运用职业教育国际话语资格权利、多渠道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国际话语权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大国极力获取的一种"软实力",特别以围绕突发事件报道中出现的话语权最为明显.面对西方国家的"话语霸权",我们应积极争取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在清醒看到诸多困难和障碍的同时,我们要善于捕捉机遇,通过抢占突发事件报道的主动权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提升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亦是新时代引领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经历了奠基、初塑、转型、成型四个阶段。从历史实践中汲取经验,转化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成功举办所取得的成果,从健全完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保障机制、构建推广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优化拓展中国主导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打造宣介中国职业教育故事的优质品牌四个维度来提升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综合国力的提升也推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却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中国声音"不能得到有效传达,尤其是在国际法治话语权中,中国的法治话语一直未能取得应有的话语主动权,无法为维护我国国际经济秩序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在国际交往中要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就要将中国法治话语权的提升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从法治思维的创新、法治话语的创新和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入手。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中国要在马克思主义话语及中国传统文化话语基础上塑造在世界竞争中的“文化身份”和国际话语权,需要道义力量的支持。本文将论及中国走向富强的过程中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理论基础和要素,国际话语权构建的伦理逻辑和张力,中国要实现文化领导权而非文化霸权,传播中华文化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要着眼于以价值认同推动凝聚共识、以多元平等主体实现共建共享、以公平正义构建社会和谐、以和而不同推进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硬实力的不断增强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等,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带来了机遇。但在传播过程中,仍存在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态势、国际受众复杂性、国际社会误读误解、复合型传播人才不足等问题。为此,应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搞好分众传播、主动借助新媒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国际话语权呈现出由综合国力所决定、为核心价值观所规定、受传媒所操纵的建构逻辑。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待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成就提供了根本建构基础,西方霸权对中国进行的"话语解构"是面临的最大挑战,西方话语的祛魅与国际话语场中议题的更新则为中国带来新机遇,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未来的建构目标。进行中国价值的世界表达、展开中国故事的现代叙事以及实现中国话语的有效传播,应是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教育》2011,(20)
要想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有若干所大学在若干学科领域站在世界学术的前沿,拥有自己的国际话语权。——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谈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时说。  相似文献   

20.
《大连大学学报》2019,(1):90-94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中国在环印度洋岛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家地位日益增长,而中国国际话语权并未得到与之匹配的提升,这直接影响了中国的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在福柯话语理论的指导下,以整个印度洋岛国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外宣工作为切入点,研究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