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1917年陶行知回国全身心投入实践。从知行合一到行知合一的完全转变决定了他从事民主教育的一生。在从事民主教育的三十个春秋中.他又丰富了“在做中学”.从而以“教学做合一”为切人点进而创立“生活教育”。回国伊始,连续两次演讲,第一次演讲阐明了中国的教育是:格物致知和试验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2005年的夏天,我带着儿子在一片劝阻声中做了“海归”。在加拿大生活了两年,出国时还是一个小男孩儿的儿子,在这两年里迅速长大,成了一个高高大大的15岁的少年。很多朋友对我们的回国不解,因为加拿大可称作是孩子们的天堂,大多数移民过去的孩子都乐不思蜀,甚至当父母萌生回国的想法时,很多孩子都会说:“你们回去吧,我要自己呆在这里。”但我的儿子却似乎是个异类,他说他不喜欢加拿大。我看着他在那里一天天地委顿下去,最后还是做出了回国的决定。回国之后他几乎变了一个人,在国内紧张而充满压力的学习中,他竟然兴高采烈又劲头十足。我惊讶地…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的IT和汉语中的“它”常用来指物,即除人以外的其他事物。汉语里“它”的使用有一条规律:尽量回避使用“它”,或者重复名词,或者省略不用。这是语言学家们经过历史的考察早已注意到的事实。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对“它”的用法做了非常透彻的论述,他说:“中国现代汉语里不大用得着中性的‘它’,尤其是对于非动物。草木什物之类,若在主位,就往往用名词复现,若在目的位,就可以不说出为常。”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也说:“‘他’字称人为常,称物较少,通常我们把那个物件的名字复说一遍,或是能省略就省略。”根据赵元任先生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和许多名科学家一样,彭桓武也是“海归派”.有人曾问彭桓武:“你当初为什么回国?”他非常生气地回答:“你应该问为什么有人不回国!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学成回国是每—个海外学子应该做的,学成不回国才应该问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神州学人》2003,(4):31-31
2003年2月22日,来自大华府地区80余名留美学子冒雨赶到中国驻美使馆教育处,倾听由江苏奥雷光电首席执行官黄振春博士谈回国创业。黄振春博士曾任大华府大陆大专院校校友联合会会长,全美以及大华府地区南京大学校友会会长、南京同乡会秘书长等职。2001年6月,率6位旅美博士团队回国创立了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及“南京光有源器件工程技术中心”、并购了一家当地的原台资企业,使其扭亏为盈。目前,他建立起了一个阵容强大和高效的“海归”团队,产品研制开发不断增加,公司运作和市场运作健康,是目前“海归”派比较成功的人士之一。此次黄博士回…  相似文献   

6.
阅勘 《神州学人》2001,(7):13-13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礼炮声震撼了世界各地炎黄子孙的心。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和科学家奔走相告,渴望回到祖国参加建设。刚刚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也把争取海外留学生回国的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主持了争取留学生回国的工作。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向海外各分会发出号召说:“新中国诞生后各种建设已逐步展开,各方面都迫切地需要人才,诸学友有专长,思想进步,政府方面亟盼能火速回国,参加工作。”祖国的召唤,牵动了海外游子的心。第一个回国的是彭桓武教授,当他从爱尔兰启程时,他这样叙述他的归来“回…  相似文献   

7.
旅居日本25年的马宁教授于2005年举家回国“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下,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9年。马宁不仅成为长江学者、重大科技专项“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项目负责人,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回国4年中一直感受着党组织的温暖.我非常想成为她的一员。”这是上海交大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建工作,在“海归”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使其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的一个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8.
“和实生物”说,是西周末年史伯提出治国用人的原则,但具有精博的哲理与高深的智慧,回答了万物从何而来的形而上的问题。“和”何以能生万物?答案就是他说的“以他平他谓之和”。其精深内涵:首先要具备有彼此相异的他;其次不同的他之间在互动中又能达到平、平衡,即和、和谐;于是就能产生新事物。新事物决不是假、恶、丑的,一定是真、善、美的。这是我国悠久的文化史上对“和”所下的第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笔者简称之为“和生学”。它具有普世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9.
一个美国人来到中国工作。中国朋友给他接风,席间一个人对大家说:“不好意思,方便一下。”朋友给美国人解释说:“方便”就是去洗手间。美国人点点头记住了。过了几天,美国人参加一个酒会,一个人在碰杯的时候说:“希望方便的时候去美国看看”。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在“方便”的时候去美国呢?但始终忍住没问……又过了几天,一个美女主播要采访美国人,打电话预约,问美国人,能不能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去采访他,美国人忍不住问到:为什么要在你“方便”的时候采访我?美女主播马上说:那就在你“方便”的时候好了,美国人当即晕倒,第二天买了机票立马回国了。  相似文献   

10.
大诗人屈原,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屈原,这“原”字,本是他的字,而非名;“平”才是他的名。要问屈平是何人,恐怕相当多的中国人不知你问的是谁;如果说传统的端午节是纪念屈平的,可能大部分中国人会认为你说的不对。  相似文献   

11.
这是我在文萃小学教书的第一年,与之前在新西兰当老师的经历很不同。记得当年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问我:“你为什么要出国当老师?”初出茅庐的我不假思索就说道:“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别人总说国外的教育好,我希望在国外任教的经历能够有助于我以后回国之后的任教。”冥冥中似有神助,赴新西兰任教和回国后找工作都很顺利。  相似文献   

12.
在湘中方言中,“路”除了有“道路”的意思,还有“好处”和“希望”的意思。若说某人“有路得”,就是说他“会得到好处”;若说某人干某事“有路”,就是说他“有可能心想事成”。路,从大的方面讲,是人生的去向;从小的方面讲,则关系到一时的成败得失,甚至关乎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3.
万祎 《留学生》2009,(4):38-40
全球有5亿人口在讲的西班牙语在中国依然被当成“小语种”;提起西班牙,想到的就是斗牛、弗拉门戈等符号……正是这些“误解”,靠语言培训和文化交流“两只脚走路”的塞万提斯学院才得以存在。塞万提斯学院的院长易玛说,他们的工作就是要通过西班牙语与中国对话……  相似文献   

14.
施复亮是国共合作实现之前较早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可以说,他从1922年成为跨党党员起就开始接纳三民主义。孙中山逝世后,他开始涉足对三民主义的宣传。国民革命失败后,由于对革命前景的判断失误.他选择留在国民党继续奋斗。从此,他以大量的精力研究三民主义并形成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施复亮“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和复活“革命的国民党”为中心内容,以挽救中国革命为最高宗旨,寄托着施复亮探求中华民族解放道路的全部希望。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语文》2005,(9):29-29
杰克霍金斯是美国一所学院的橄榄球队教练,他竭力想物色好球员。但是好球员学业不行,院方不愿录取。有一天,教练带着一位优秀的年轻球员去见院长,希望院方同意他免试入学。经过一番劝说后院长说:“那我最好先问问他几个问题。”最后院长说:“那么,五乘七得多少?”学生想了很久,然后回答说:“三十六。”院长摊开双手失望地看了看教练。可是教练认真地说,“噢,录取他吧,先生。他的答案只比正确答案多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叫做瑞江明的孟加拉人在中国学习中文的故事.他的中文的标准程度让很多初见他的朋友都极其诧异。地地道道的北京腔.及其乐观开朗的天性.使他来到中国以后便交到了许多要好的中国朋友。他对中国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并希望将中文学好之后一年后能在中国学习计算机专业.他希望能在中国工作将赚的钱拿回国投资或者建设祖国。  相似文献   

17.
留学短波     
留美学人颜光美博士近期促成了11名在美优秀留学人员于今年7月前后回国,共同在中山医科大学开创事业。5月10日下午,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会见了颜光美博士。 已于今年2月先期回国的颜光美是分子神经学、药理学方面的专家。他于1991年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访问研究,并取得很大成绩。他说,他的事业在中国,只有回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他还联络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留学人员和他一起回国,现已有11名留学人员决定到中山医科大学工作。他们大多是分子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科学方面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均为各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 韦钰充分肯定了颜光美等人回国开创事业的举动。她说,以群体形式同期回国,并且是到同一单位工作,这在国内尚不多见。希望大家能真正发挥群体优势,找准国际前沿与国内实际情况的最好结合点,为中国未来15年的关键阶段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询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有哲人说过:18世纪发现了儿童,19世纪发现了妇女。时代进入了21世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口号也喊了20多年,中国的中小学生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本期发表的3篇文章,从不同视角作出分析,其相同点是都在疾呼:救救孩子!然而,我们的“万世师表”孔夫子云:“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爱他,能不叫他劳苦吗?忠心于他,能不教诲他吗?)孟夫子说得更直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本刊愿就此“教育生态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欢迎摈弃空话的田野调查和切实可行的对策倡议。  相似文献   

19.
回国前夕,我只是跟美国朋友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要回国发展了”,却意外地见他们都带着羡慕的目光感叹.“你一定在国内有好的机会了”。似乎在许多同人眼里,如今有本事的人,都想着回国,美国的吸引力已所剩无几——清新的空气、不太贵的教育和医疗养老,仅此而已。他们都认为,中国才是真正干事业和施展人生的大舞台,“海归”是一大批海外学子和华侨的“时尚”。  相似文献   

20.
第五届“中国留学生科技交流会”已拉下了帷幕。据了解,仅在广州,目前留学人员创办的比较成功的高新技术企业就达80多家。然而在留交会上,记者发现,也有不少的留学生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他们把创业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国内环境不好,一味地抱怨政府,抱怨风险投资。来自挪威的陆国纯博士说,每届的留交会他都带着项目来,但至今没有谈成一桩,每年的差旅费却花了不少,说起来一肚子怨气。他带来的项目是一项石油监控项目,但奔波了半个中国,谈了无数家企业都没有人愿意投资,他认为国内企业多注重短平快的项目,因此今年他回来是希望能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