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新闻采访要采集到报道所需要的素材,固然有多种多样的手段,但是善于目击尤为重要。所谓目击,就是采访时亲眼去察看。当前,我们进行新闻改革,提倡多写现场短新闻,自然需要运用目击式采访的手段,即便改进一般新闻写作,克服干巴冗长的单调叙述,也必须从新闻采访人手,多用目击式采访肯定会大有益处的。许多记者和通讯员的实践表明,运用目击式采访,有如下的种种作用:  相似文献   

2.
再过几天就是张琪玉教授八十大寿了。林平忠主任告诉我,戴维民院长希望为张教授祝寿。我不会写诗,但这些年南政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在张教授、戴院长的领导下,不仅在全军多次获得荣誉,而且成为全国图情界的一个强系,所以有感而发,写上几句,以表达对张教授的祝福。  相似文献   

3.
张祉祐教授是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兼任馆长,已于最近退休。他在任职期间,认真负责,对西安交大图书资料情报工作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退休前,他写了一篇介绍经验的文章,在校庆报告会上宣读并获得好评。经全国高校图工委常委石方同志推荐,我们将张教授的文章全文刊登出来,希望能对众多的兼职馆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宝丰县小店乡20个行政村,村村都有通讯员,在乡中心通讯组率领下,全乡重要新闻都能及时上报。马街北村通讯员周良把猪饲料添加剂的用法、效果传授给群众,收到良好效果。他及时写稿送县广播站,向全县推广。马街周梦果交售万斤粮,该村通讯员怕写不好,邀附近几个村的通讯员联合采访,共同写作。不仅电台及时播出,也锻炼了大家的写作能力。乡棉纺厂厂长王全生是一位成绩显著的农民企业家,为介绍他的风采和经验,乡中心通讯组率领大家联合采写,系统地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5.
刘站长送礼     
宜阳县三乡本来是个通讯报道先进单位,去年由于几名骨干通讯员调走,乡领导班子调换,一时,通讯工作跌入深谷。今年下半年,乡领导决定重整旗鼓,文化站站长刘福亚,骑车一个村一个村地发动通讯员,还物色了一些有基础而又想写的新手。在一次全乡的通讯会上,刘站长向大家讲了采写经验和业务知识,公布了新的奖励办法。会议结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临泉县鲖城区委十分关心通讯员的成长,积极为他们提供报道线索,帮助采访。区委明确表态,支持大家写批评稿。去年还把一名曾写批评稿,反映该区农民负担过重的通讯员聘请到区委通讯组里。区委主要负责同志经常召集通讯员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和工作中的困难,协助解决。还规定,凡获得县里奖励的通讯员,区委还  相似文献   

7.
视觉新闻写作的特点,具有目击现场的形象、画面或镜头以及典型的细节。换句话说,新闻中要再现报道现场的一情一景或人物活动,使读者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新闻写作要做到这一步,记者或通讯员只坐在办公室单凭冥思苦想实现不了。那么,写好视觉新闻的关键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基层通讯员朋友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激发大家写好稿、出精品的热情,本刊和郑州“金牛”集团决定从1997年第11期起到1998年第10期止,举办“金牛杯”通讯员征文比赛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击新闻,就是通过记者、通讯员的眼睛,去反映那种稍纵即逝、不会重视的新闻事件发生的景象。它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是用形象表达的一种新闻报道,让读者也能从新闻报道中感受到记者、通讯员所目睹的情景。目击新闻和现场见闻有共同点,也有差异点。共同点,一是都讲究时效性和新闻性,二是都强调采写者必须亲临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但两者也存在着差异点。去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采访现场见闻,要求采写者把眼、耳、鼻、舌、身、心全用上。对目击新闻的采写者来说,虽然也有这般要求,但它毕竟侧重于目击,稿件内容也侧重于具有强烈的视觉感。这是其一。其二,目击新闻所反映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一些通讯员的要求,《新闻界》从这期开始, 在“通讯员园地”中,增设“稿件评析”栏目。此次,约请四川日报高级编辑许联炳同志撰文,通过谈一篇通讯员来稿的编改,阐明通讯员如何深化、升华主题,并紧紧围绕主题选取材料,把稿子写好,增强其效应。这里,我们将原稿和见报稿一并附后,供大家研读比较,看看编者有哪些精妙之笔可借鉴,欢迎大家赐稿。  相似文献   

11.
平顶山一矿重视新闻报道工作,宣传科每年给通讯员订《新闻爱好者》50多份,发给大家,还定期组织学习。爱好写新闻的职工逐年增多,报道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为满足通讯员的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2.
良师益友     
阎景龙是新安县人民广播站副站长兼编播组长。提起他,和他打过交道的通讯员都会用“良师”,“益友”等词语赞美他。仓头乡离休干部傅振亚酷爱新闻写作,不长时间,写了20余篇,投出后,绝大多数落了空,傅振亚心里很苦恼。后来有人让他去找阎站长。他一见老阎,果然,他又是热情地送书,又是耐心地指点。傅振亚又写了几篇,有的很快被电台、报刊采用。去年9月,有人向老阎反映说:仓头乡新发展了10多个通讯员,大家写稿热情很高,可就是不得要领,摸不着头绪。老阎当即决定择日到仓头指  相似文献   

13.
本刊在1994年第9期“通讯员园地”栏目提供了一件新闻事实,请通讯员同志设计一条导语。由于来稿较多。不可能一一发表。经过评析,现选出以下几条写得较好的导语发表于此,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长期在林区工作,是个写稿已40年的老通讯员。近几年来,在我们通讯员中给报纸、刊物、电台写稿的人越来越少了。最近我对本地和外地的一些通讯员做了调查,发现不少人很苦恼。苦恼什么呢? 比较普遍的是感到写的稿子常常不被新闻单位重视。满腔热情地写了一篇又一篇稿子,寄出去大多石沉大海,很少有回音。有位通讯员一连给一家报纸写了10多篇稿子,每次都附上一封信,请编辑老师在百忙中给予指导。稿子一篇未发,“老师”也一字不回。后来他想出个办法,投稿时除再三恳求编辑指导  相似文献   

15.
《新闻通讯》自创刊以来,深受基层通讯员的欢迎,她在我县的订户日渐增多,大家称她是“未见面的老师,不集中的培训”。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过去,我因稿件见报率低,主观地认为“报社无熟人,投稿没有门”。读了1991年第9期《新闻通讯》上刊登的徐清璞同志写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企业基层通讯员谁都想写有分量的稿件,但本单位“巴掌大”的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凡人常事,既无写头,也写不出大名堂,更不用说能写轰动的新闻了,一名通讯员曾开玩笑地说:“咱们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个业余通讯员出身的记者。在与通讯员接触中,经常听到大家说,整天身在工厂、车间,哪有什么新闻好写。其实,只要做个有心人,稿件是写不完的。 一、食堂吃饭有建议 一次,我到广西南宁担任全国乒乓球比赛的组织工作。广西体委食堂采取的是“分食制”,这在当时全国是罕见的。联想到“合食制”有不少弊病:如一不卫生,二不经济,三不准时。我即向人民日报写了一篇有关“分食制”好的建议,很快被全文刊登。事实证明,只要问题抓得准,人民日报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二、听报告中有言论 我曾听了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的一次报告。他说:“如果下一届世界乒乓球团体赛,男团拿不到冠军,我将卸下‘乌纱帽’,以谢国人。”在当时来说,有这种风险意识是十分可贵的。我听后内心很受感动。当晚提笔写了一篇《赞立军令状》的言论,发给国家体委主办的《乒乓世界》杂志,被头条全文刊用。1995年5月2日,我在人民日报‘今日谈’发表的小言论《要用足40小时》,也是在听报告时,针对有的人误解‘双休日’就  相似文献   

18.
自从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后,在我们的报刊特别是一些地市县小报中,不断出现某某县、某某乡“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少多少个……”的报道,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外行人看了这些报道,懵懵懂懂,似是而非,甚至以讹传讹;内行人看了哈哈一笑,说我们报纸是“胡登”,严重影响了报纸的声誉。究其原因,并非我们的记者和通讯员写了失实的假报道,而是对“外向型经济”一词没有真正地理解所致。这些同志错把有出口创汇的企业当成“外向型经济”的企业,故某某县、某某乡有多少出口创汇的企业,就想当然地把某某县、某某乡说成有多少个“外向型经济”的企业,甚至有的县、乡领导在向记者和通讯员介绍情况时也是如此说,难怪我们一些年轻记者和通讯员如此写。那么,究竟什么是外向型经济?据笔者所知,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其中写的应该是作者身历、目击或亲自查访的事实。然而,现在有许多作者(记者、通讯员)却是当的“二传手”、“经销户”,所用材料多是纸上得来、电话要来。下面不妨展示几种:照抄照搬,招牌换记。有的人惯吃“现成饭”,对拿到的公文或简报,不作调查,便在  相似文献   

20.
想好了再写     
我经常和通讯员打交道,发现有的通讯员采访回来,也不好好想一想,稿纸一铺就写将起来。写了上句,不知道下句是什么,写完了第一段,不知下一段要说什么,半天也没把文章写成。这是一些通讯员的通病。那么,采访之后,什么时候动笔合适呢? 首先要把主题确定下来,写个什么意思要弄清楚。用什么形式写也要弄清楚,写消息,写通讯,还是写故事,要选定一种。文章用个什么标题;写几层意思,每层意思写几段,每段都需要那些材料;文章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这些都想清楚了。才可以动笔。总之,动笔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