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师范教育专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师范教育专业威廉·邓拉普,劳埃德·H.乔伊尔,罗杰·奎利,肯尼思·施米特李家永编译译者按:1995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日本福岛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在福岛大学举行了中、日、美三国师范教育合作研究的研讨会。本文就是美方代表、威斯康...  相似文献   

2.
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经验 ,依据国情改革师范教育体制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当务之急。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的变革的整体策略应当是 :1 .形成多级分流、层次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格局 ;2 .建立学术性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分阶段实施的多元化学制模式 ;3.进行教育类课程改革 ;4.实施院系调整 ,实现结构重组、强强联合 ;5.打破系科封锁 ,实施素质教育 ;6.加强领导 ,形成全校支持改革的合力 ;7.争取国家和社会的最大支持  相似文献   

3.
“两岸师范教育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4月1日~2日在武汉召开。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办。莅会代表58人,其中台湾代表20人,分别来自台湾的四个学术组织(师范教育学会、视听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学会和教育学会),大陆代表38名,分别来自大陆18所师范院校或高等学校。与会代表向研讨会提交论文(论著)52篇(部),其中台湾学者论文17篇,大陆学者论文35篇。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两岸师范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一、契机与危机——两岸师范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大陆的师范教育在教育体制、管  相似文献   

4.
<正> 1992年11月10日至13日,为期四天的“中美教育问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方正式代表200人,美方正式代表230人。中美方代表均有来自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教授,又有来自教育战线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员与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这次会议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美国国际人民交流协  相似文献   

5.
储召生 《教师》2012,(18):9-9
6月14日。首届明德师范教育奖励基金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西南大学、湖南师大、贵州师大等8所师范大学的24名优秀教师和480名优秀学生.分别获得“明德教师奖”和“明德奖学金”。  相似文献   

6.
探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访北京师范大学黄济教授等●本刊记者最近,《教育研究》杂志社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黄济、郭齐家教授和高洪源、郑新蓉、丛立新副教授。采访内容涉及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现将访谈内容摘要刊登如下。一、中...  相似文献   

7.
首届明德师范教育奖励基金颁奖典礼6月1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西南大学、湖南师大、贵州师大8所师范大学的24名优秀教师和480名优秀学生,分别获得"明德教师奖"和"明德奖学金"。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讲话中指出,如何进一步完  相似文献   

8.
1999年9月27日至10月8日,亚太地区和平与国际理解师范教育研讨会在日本东京国立教育研究所召开。来自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12个国家的师范教育和课程研究专家,和平与国际理解师范教育发展项目的发起者和促进者,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的有关官员共30余人参加了全议。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研究室副主任石筠■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郑新蓉博士向大会宣读了中国国家报告,并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相似文献   

9.
中美教育管理研究班是辽宁中美师范教育联合会和美中师范教育联合会合作项目之一,是根据辽宁教育学院和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达成的协议,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的。研究班的宗旨是为省内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现代教育管理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管理干部和专业教师。研究班今年首批在本省招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比较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比较师范教育的研究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为此,国家教委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的同志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比较师范教育》专著,作为1985—1990年高校文科教材。此书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师范大学祝士媛教授以她丰富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见证了新中国学前教育和学前师范教育的发展,通过专访祝老师,以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师范教育的探索之路,以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为蓝本,总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对当今和未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2009,(1):10-13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前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历任北京师大附中教导处副主任、北京师大二附中校长、北京师大教育系主任、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大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等职,并兼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师》2009,(3):25-25
<正>2009年1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与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了"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暨《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出版座谈会"。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中  相似文献   

14.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于今年9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这是继1980年第四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和1985年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后,有关师范教育和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又一次全国性、历史性的盛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制定了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对策;研究了当前师范教育和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确定了改革发展师范教育的基本思路;研究了本世纪末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师》2009,(15):42-42
<正>2009年6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大会暨首届教育创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教育部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16.
日本师范教育发展中值得借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12月,我参加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教育考察团,到日本进行了十五天的访问,着重考察了日本培训中小学教师的状况,对日本的师范教育有进一步的了解。一、日本师范教育的发展日本近代的师范教育,共有117年的历史,可以分成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868年明治维新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工业发展很迅速。工业的发展,要求有文化,懂技术的工人以及科技人材和管理人材。熟练工人和各种人材的需求,给教育的发展以有力的推动。1872年以后,日本就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17.
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省高教局和教育厅于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南京召开了全省师范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认识师范教育现状以及总结、交流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师范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制订全省师范教育的“七五”规划;讨论、研究加速发展师范教育的目标、途径和措施;讨论师范教育改革,研究有关政策问题。省教育厅代厅长罗明同志就普教现状、“七五”师资规划以及教育学院、中师改  相似文献   

18.
罗丹 《世界教育信息》2012,(3):81-F0003
2011年12月8日至9日,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岗计划”政策研讨会在京举行。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公室代表麦吉莲女士、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勇、评估调研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代表、各省教育厅“特岗计划”相关负责人、中央研究机构和高校专家及特岗教师代表等90余人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优先发展师范教育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侧记本刊记者□李石纯在第12个教师节来临之时,国家教委于9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这是继1980年第四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有关师范教育方面的又一次全国性、历史...  相似文献   

20.
应美国美中师范教育联合会的邀请,今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我们陕西教育代表团一行六人,赴美国参加了美中师范教育联合会第十届年会,实地考察了加里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福莱斯诺分校教育学院、福莱斯诺幼儿教育中心、温兰小学、沙莱奥托中学、沙莱奥托高中、华盛顿盖乐得特大学和俄亥俄州特立多市勃西尔完全中学等学校,比较系统地了解了美国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通过参加会议、实地考察和聚餐交谊等活动,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经验,受到了启发。特别是对美国的基础教育从感性到理性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我们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