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晓  李杨华  甘歆 《大众科技》2007,(7):107-109
初步研究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山茶油的工艺,探索在不同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分离温度等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35~40MPa,萃取温度30℃;分离釜Ⅰ压力8~11MPa,温度55~75℃;分离釜Ⅱ温度室温~40℃,即可获得比较好的萃取率,萃取的山茶油纯度较高;在成型的萃取设备中,小萃取釜的工艺参数对大釜参数的选择有着较大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初步研究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山茶油的工艺,探索在不同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分离温度等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35-40MPa,萃取温度30℃;分离釜Ⅰ压力8-11MPa,温度55-75℃;分离釜Ⅱ温度室温-40℃,即可获得比较好的萃取率,萃取的山茶油纯度较高;在成型的萃取设备中,小萃取釜的工艺参数对大釜参数的选择有着较大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萃取牡丹籽油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临界CO2萃取牡丹籽油工艺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到萃取过程最佳工艺:物料粉碎40目,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5℃,解析压力9MPa,解析温度60℃,萃取2.5h,CO2流量30L/h。萃取率为95.73%。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粒度40目,固定堆积密度为100克/罐,萃取压力30MPa,CO2流速10公斤/小时,时间2小时。本方法可靠、简单,可用于生产。本文对护肝片中五味子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流体萃取温郁金中的挥发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颜继忠  童胜强  陈钢 《科技通报》2004,20(4):355-358
目的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温郁金中的挥发油.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 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时间90min、CO2动态流量4kg/h、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5℃;并用GC/MS确定了挥发油中的10种主要成分.结论 与水蒸汽蒸馏法相比较,超临界萃取法具有萃取率高、耗时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超临界CO2对微孔草的油萃取工艺,着重探讨了影响微孔草油提取的主要因素,温度,压力,时间,结果显示,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微孔草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CO2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流程,重点对影响植物油脂萃取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时间、CO2流量和夹带剂的选择进行了探讨,最后阐明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工艺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是国外上世纪8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项物质精制分离高新技术。它是利用超临界CO_2流体(即温度在临界温度31.2℃、压力在临界压力7.3Mpa以上的CO_2流体)特有的溶解能力,有选择地萃取待分离物质的有效成份,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压力、时间、流量等办法来改变超临界CO_2流体的溶解能力,从而使被萃取物完全或基本析出,达到分离目的。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分离手段在中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简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原理、流程、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并探讨了影响中药超临界CO2萃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辅助萃取荷叶挥发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对西藏大蒜晒制干粉提取大蒜素进行了三种常规提取和超临界提取的比较实验,并对未经提取的大蒜干粉、提取物、超临界CO2提取剩余干粉进行了大蒜素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1)大蒜晒制干粉中每克干粉含活性成分(含硫化合物)0.0341g,超临界CO2萃取后的大蒜干粉中每克干粉含大蒜素为0.77g,超临界CO2萃取的效率理论值为77.6%,(2)超临界CO2萃取实验中实际得到的大蒜素远低于理论值,只有0.0012g每克大蒜干粉,其原因可能是超临界系统容积大损耗大;(3)通过水煮-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浸泡提取法以及乙醇浸泡提取法三个实验的比较,表明,无论在大蒜油得率、大蒜素纯度以及大蒜素含量方面,水煮-有机溶剂萃取法均比其他两种方法有优势,乙醇浸泡提取法大蒜粗提物多,杂质含量也很最高.  相似文献   

12.
李乃柱  赵波 《科技广场》2009,(11):18-20
针对柱塞泵转子生产工艺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双金属挤压铸挂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用procast软件进行挤压铸挂模拟仿真,得到一组最优的工艺参数:充型温度1150℃、充型速度0.2m/s、充型压力80MPa、保压时闻是3s、模具温度600℃.在该工艺参数下,挤压铸挂成形的转子缩孔及缩松最少,实验证明这种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辅助萃取荷叶挥发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图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青霉素钾盐萃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以青霉素钾盐萃取收率为指标对萃取工艺参数进行筛选。分别从温度、pH值和破乳剂用量三个方面,优选出青霉素钾盐萃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A2、B2、C3,即温度在14-16℃,pH在1.7-2.0,破乳剂的量在3ml。通过实验证明的萃取的收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来分离、提纯化合物就是新近发展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它不仅能在化工领域中应用,而且已为石油、食品、煤炭、医药、烟草等工业所采用。国外的研究非常活跃,国内也已起步。该技术开发的一个重点就是其基础理论的研究,包括相平衡的计算,分离效率的确定等。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其它萃取过程一样,属于平衡分离过程,因而在论证其方案,确定工艺指标和设备设计中,都需要有此过程中涉及的相平衡数据。我们针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用于醇——水体系分离和用超临界CO_2回收石油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相平衡关系,用状态方程法进行关联计算,作为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出发点。选用十个含超临界CO_2的二元系进行计算,考察了有关状态方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牡丹籽油不同提油方法的提取工艺、所得牡丹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牡丹籽油色泽浅、透明澄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皂化值、过氧化值含量较低,品质优于索氏抽提法、化学溶剂浸提法、压榨法和水代法所得油,最后提出了复合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萃取植物油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和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详细地阐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萃取植物油脂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松子仁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松子仁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试验以松子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除去松子原料中的油脂。在测定松子蛋白等电点的基础上,设定了正交试验,得出提取松子蛋白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碱提pH10.0,碱提时间120分钟,碱提温度为40℃,在pH4.6时提取蛋白质,其收率最高为17.48%。  相似文献   

19.
王赛  蒋孟如  刘昌树 《大众科技》2021,23(6):27-29,7
为探究含乳即食粉沸腾造粒的最优工艺,选用Taguchi法进行参数优化,最佳造粒工艺条件为:总喷液量为17.99%,造粒段入风温度为99.91℃,喷液速度为40 mL/min,喷雾压力为1.6 kg/cm2,造粒段风门压力为0.85 kg/cm2,干燥段入风温度为94.4℃,干燥段风门压力为0.79 kg/cm2,干燥时...  相似文献   

20.
<正>伊拉克米桑油田储层流体中高含腐蚀性气体CO2及H 2S,2个主力油层Asmari和Mishrif,其中Asmari层,CO2分压为0.2 MPa,不含HS2气体;而Mishrif层CO2分压最高为1.3 MPa,H2S分压最高达到了0.8 MPa,CO2/H2S分压比范围2~6,属于高含硫化氢范围,此范围内,H 2 S的存在会对CO2腐蚀有促进作用。储层温度为91℃~112℃,地层水中氯离子含量为139552mg/L(Mishrif层的测试结果,Asmari层的离子组成未知)。以往的研究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