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的市党政老领导陈国栋、汪道涵、胡立教、夏征农、陈沂、杨堤以及谢希德同志,在为主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上海市第三届集邮展览题词中,都表达了深深的关切之情。他们在题词中殷切希望大家通过邮展受  相似文献   

2.
黄祥辉,1941年生,江西樟树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工集邮协会会长,现任上海市集邮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上海市职工集邮协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3.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4,(8):1-1
大有人在 当今中国,谁藏邮票种数最多?不知道。当今中国人,谁藏邮票最多? 我们也不知道,但本期黄山先生介绍的孟宪铭教授至少可以算是候选人之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邮》2002,(8):3-3
上海海关首届化艺术节第二届集邮展览于7月10日在浦东海关大楼隆重举行开幕式。市邮政局局长、市邮协会长王观铝,上海海关关长、海关邮协名誉会长鲁培军,上海海关副关长、海关邮协会长谢玉和,海关邮协名誉会长陈继虔,海关总署驻上海特派办主任马明根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剪彩。  相似文献   

5.
邮书的版本     
吴荣先 《中国集邮》2001,(12):31-31
研究《红楼梦》的人,非常注意版本国学大师胡适,通过研究《脂评》,发现了《红楼梦》的原名是《石头记》,作是潦倒的曹雪芹,进一步发现后40回是高鹗的补笔,研究《水浒》的权威张国光教授,则从金圣叹腰斩的7l回本.提出了“两种《水浒》.两个宋江”的名论断,澄清了学术界多年的迷雾:事实说明,做学问,版本学决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6.
丁蘖 《上海集邮》2004,(11):6-6
1963年,还是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我,有幸结识了时任上海财经学院教授的陈纪昌先生。彼此常常通信,又因为对各类中国邮票的收集范围大致相同,故论邮换邮,不亦乐乎!1970年我入上海同济大学攻读建筑学,在大学生涯中,文化娱乐活动甚少,集邮成了我的一项主要课余活动。当时,我负责领取一个系六个班的信件,每逢同学来信有纪念、特种邮票,都乐意送给我,因为同学中几乎无人集邮。  相似文献   

7.
《上海集邮》2004,(6):5-5
由陕西省邮政局、省集邮协会主办,省文物局、省旅游局、全国集邮联学术部、本刊以及《集邮》、《中国集邮报》、《集邮博览》、《天津集邮》、《集邮报》、《集邮天地》等报刊社协办的“集邮文化论坛·2004西安”于5月12日在西安邮政大酒店开幕。  相似文献   

8.
去年12月17日,复旦大学校园内,出现了墙报形式的集邮宣传媒体。 这一由复旦大学集邮协会主办的《复旦邮报》,为不定期刊,可在校区内移动展示。创刊号上,除创刊词和沪上邮市介绍资料外,还刊有文博系杨植震教授的  相似文献   

9.
近日偶得普29(《长城》八达岭100分票底边十横连,带左、下、右三侧边纸,为错色变体,与正票相比,应该刷红色的部分全部变成了黄色。经请教北京邮票厂有关技术人员后获知:此票是因为操作过程中误将高压静电的电极接反,使油墨中的红色成份被阴极吸附脱出,仅余黄色成份印在纸上而形成,属漏检次品。至于为什么电极接反会使油墨发生变化?因专业性较强未获详尽解答,笔者不敢妄加解释。  相似文献   

10.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2,(6):38-38
普票人人有,但谁能尽知其中奥秘?新版普票以地球、鸟类为主图,本期彩页将为读奉献紫外线下的普票“真面目”和高倍放大镜下的“苍蝇脚”。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明了。今年的上海集邮节,涌现出一大批学术研究论,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集邮协会一群教授、副教授的论,实际上支撑了两个分会场的活动。本期披露的《城市化推动真如镇邮政发展》便是在上海邮政史集邮学术。  相似文献   

11.
黄山 《上海集邮》2009,(10):21-23
今年,是美国专题集邮协会(ATA)成立60周年,恰好与新中国同龄。6月12-14日,ATA在俄亥俄州的德顿市举办了全国专题集邮展览。我从纽约开车过去,单程11个小时。跑这么老远去看一个邮展,好像不大值得,但是可以顺道看望住在德顿市的邮友孟宪铭教授就不枉此行了。笔者曾在本刊2004年第8、9期这个专栏中介绍过孟教授,本文后面还会谈到他。  相似文献   

12.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20周年纪念暨全国集邮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于8月26日在北京国家邮政局电视电话会议厅召开。大会由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兼秘书长盛名环主持,会长刘平源在会上作了报告,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谭小为到会祝贺并讲话,副会长常延廷宣读了表彰名单,共有14个全国集邮先进单位(省级)、161个集邮先进集体(地市级)和1025名集邮先进个人获得了表彰。  相似文献   

13.
三、报刊集邮文献的交互性1、数量的增加:新中国建国初期,《集邮》一枝独秀,页码仅12页,其上发表的文献量是可想而知的。从80年代起,集邮报刊种类大幅度上升(据笔者统计达数百种之多)。集邮文献数量聚增,所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局面不仅没有产生负面效应,相反为我国集邮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年底集邮协会“盘点”时,有的协会领导往往是愁思百结,干了一年,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是眼睁睁的看着会员人数缩减,而百思不得其解。当然,也有些例外的。北京的“北京集邮茶座”、“老年集邮沙龙”、“新新集邮沙龙”,他们的活动挺热闹,“玩”法也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由上海市集邮协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集邮协会协办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报告会于12月20日在上海集邮大楼举行,上海集邮界近200人欢聚一堂,共庆澳门回归祖国。华东师范大学邵友亮、周伟良、冯志坚教授在报告会上以大量的邮票和图片,分别报告了澳门的地理、历史和传统风俗,以及澳门邮政和邮票的知识。史实表明;澳门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澳门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  相似文献   

16.
《上海集邮》2001,(1):24-25
从1878年发行大龙邮票算起,中国近代邮政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上海集邮活动的萌动几乎与其同步,第一个收买“信封老人头”(即邮票)的广告,就刊登在1879年6月13日的上海《申报》上。上海是中国集邮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7.
《上海集邮》2002,(8):2-2
上海铁路邮协在市邮协“五大”闭幕后,将“五大”精神分层次组织传达、学习和讨论,提出当前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是组织邮协理事学习“五大”的报告和章程,总结成绩,思考当前工作;二是组织各分会负责人和骨干进行学习讨论,找不足,提设想;三是组织协会  相似文献   

18.
二、报刊集邮文献的种类与特点由于报纸、期刊具有信息传递快、出版周期短、时效性强、内容新颖等特点,因而非常适合大众的口味。我在统计分析大量报刊集邮文献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报纸(含非集邮类报纸)刊登普及知识性、趣味性和信息类的集邮文献较多一些,所载的内容比较分散,系统性不强;而期刊除上述内容外,还具有很多的学术内容,对集邮领域中诸多问题的研究、探讨、分析构成了期刊的一大特色。期刊上汇集了较多连续的、系统的、完整的集邮知识和集邮理论,便于检索,有利于集邮文献的再利用,对于提高集邮水平,深入集邮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流通纪念币在新中国铸造和发行起步较晚,作为一种大众投资渠道,更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事情。笔者所认识的一位朋友老安曾于1988年以每枚1.5元的价格购进2500枚,并以2.5元的价格全部卖掉,当时,老安并未意识到流通纪念币正在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果老安至今仍未抛出,其收益率堪称经典之作,足见流通纪念币蕴藏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相似文献   

20.
我们正迎来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无可避免地因之发生改变,其中也包括集邮。笔者2年前开始涉足互联网,深感网上信息量之大,传播速度之快的无穷魅力,交网友、网上购邮、与邮友在线交流、观看网上邮展、阅览网上邮文、用伊妹儿投集邮稿件……受益匪浅,又因特别钟情极限集邮,手中鼠标就常点向极限集邮网站或个人主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