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郑茂  张丽 《华章》2012,(34)
本文通过分析《喜福会》中的人物对白,阐述了礼貌原则可帮助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的更好完成.因此,适当运用礼貌原则,不仅可协助人们更加顺利地进行日常交流和交际,更能有助于跨文化交际朝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社交场合,说汉语和说英语国家的人群聊天交际中,文化差异容易造成双方的误解,甚至引起冲突,因此研究社交场合中英语和汉语聊天话题的差异对于中西方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以电影《喜福会》为例,试图对社交场合聊天中中西方话题差异的表现和原因进行阐述,分析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该注意的方面,对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焦圣华 《海外英语》2013,(16):243-244
在社交场合,说汉语和说英语国家的人群聊天交际中,文化差异容易造成双方的误解,甚至引起冲突,因此研究社交场合中英语和汉语聊天话题的差异对于中西方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以电影《喜福会》为例,试图对社交场合聊天中中西方话题差异的表现和原因进行阐述,分析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该注意的方面,对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支从跨立化交际的角度对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分析。小说中的中国母亲和美国化的女儿们的矛盾冲突正是两种变化的冲突。在探讨第一代中国秽民和她们的后代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以及她们如何解决矛盾以及最后互相理解中.我们看到中西文化由冲突碰撞到融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喜福会》这部电影中主要的主人公为四对美籍华人母女,电影时间跨度非常大,体现了华人女性命运的发展历史,其中详细的描述了中国女性以往的惨淡生活,以及她们维权主义的苏醒,为改变自身命运而做出的努力。电影故事情节以"鸿毛的故事"为开始,同样最终也以"鸿毛的故事"为结尾。本文将对电影《喜福会》中的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能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对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的解读,从跨文化语篇分析的角度挖掘和分析了母亲一代和女儿一代不同的女性角色认同。吴夙愿,钟林东,映映,苏安梅,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四位女性在价值观,行为规范,对自己和对女儿女性角色的认同无不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女性应该是顺从,听话,与丈夫和谐相处的。而女儿一代,即吴晶妹,韦弗利,丽娜和罗丝则是在美国出生的一代,行为规范,价值观,对自己的角色认同,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处处与母亲一代的认同相冲突,表现出个性、独立、追求自我价值等。文章从Ron Scollon的语篇系统,其中包括意识观念,社会化,语篇形式和面子体系四个方面,分析和阐释了女性角色认同的差异受中西方语篇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于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中西文化对抗、母女关系、以及女儿们的身份认同等方面。本文认为,《喜福会》也是一部成长小说,它不仅讲述了四对母女之间价值观的碰撞,还描述了几位女性的成长历程。本文将对小说中吴精妹、龚琳达和许安梅的故事进行研究,探讨母亲们在旧中国以及女儿们在美国遇到的种种磨难和她们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9.
<喜福会>中儒家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和中庸之道上.本文主要从麻将和母女关系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探讨了出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女关系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将以作品为基础分析母亲的形象与女儿的形象,拟通过对母女形象的分析探求谭恩美在异国所寻求的那份无法割舍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11.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是近年来受人瞩目的小说家,身处中美文化交叉点之上,以其切身的体会,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作了《喜福会》.这部小说所塑造的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华裔女儿们,大多排斥自己的族裔文化传统,而认同美国的价值观念,甚至憎恨华裔身份,消极评价、否定自我.这种心理,正是在强大的种族歧视和同化压力下自卑情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其小说《喜福会》中选择母女关系作为故事的重要线索,表现母女之间存在的矛盾。文章分析这种矛盾产生的由来、其深层根源和解决的过程,以揭示华裔家庭面临的困扰,暗示出母女间的理解和沟通是解决这些困扰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Amy Tan`s well-known masterpiece The Joy Luck Club has been discussed by scholars and writers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topics mainly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s and daughters, the role of ...  相似文献   

14.
石田颖宏 《海外英语》2014,(19):180-181
Amy Tan’s well-known masterpiece The Joy Luck Club has been discussed by scholars and writers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topics mainly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s and daughters, the role of immigrants, Androcentrism and so forth.However,“The Other”of Orientalism is rarely talked about. So this paper probes The Other in several aspects.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有时违反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借此传达隐含会话含义。电影《喜福会》中琳达与韦弗利的母女对话所体现出的内心活动和真实意图可通过这一语用学理论的分析得以挖掘。  相似文献   

16.
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集中描写了四对母女:抛却国难家仇的四位母亲移居美国和生长在美国的华裔第二代女儿们。因为成长环境、自身经历、所受教育的不同,母女的价值观迥异。从“他者”和“主体”的角度来解读母女关系,挖掘中美文化的差异,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撞。母女矛盾的解决体现了血浓于水的人性情感和两种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学者伊万-佐哈尔建立的多元系统理论为解释文学翻译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运用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小说中个别中文词语的音译策略。这些拼音词语在拼写、词性和断句方面在强势文化影响下的改变以及小说在回译拼音词语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都体现了翻译文学的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文化身份一直是华裔作家关注的永恒主题。谭恩美也不例外。她在作品《喜福会》中对华裔女性的文化身份进行了探讨。本文侧重分析华裔女胜如何在西方文化中沦为“他者”致使身份的丧失及以何种方式达到文化身份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9.
袁凌钰 《海外英语》2011,(10):298-299
The Joy Luck Club, written by Amy Tan, has got a landslide winning when it was published in the year of 1989. It not only attracts the western readers but also the Asian ones. Amy Tan wrote this novel partly according to her own living experience. Her mother is the first generation and she is totally growing up in America. She herself does not hav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her mother when she was young. What we can tell from the Joy Luck Club. This paper will reread the novel from the feminism aspect about the four pair’s mothers and daughters, not only focusing on the daughters’ rebirth from their marriage but also on their rediscovering of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是一部以母女关系为主题的小说。谭恩美以第一人称为主,伴随第三人称转换的叙述方法,通过富于特色的移民语言和女性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