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视觉图像测量教学实验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视觉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速度快、柔性好等突出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产品或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的非接触、快速测量中。在精密检测技术教学中,为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视觉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该文设计了一套视觉图像测量教学实验装置,系统地介绍了实验装置的组成,单目摄像机标定、双目视觉传感器标定和双目视觉测量圆孔直径3个实验的工作原理和实验步骤,给出了实验参考结果。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7):100-103
设计了基于NI ELVIS的心电信号测量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包括一整套电路设计开发流程,首先由学生在Multisim上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然后利用NI ELVIS原型开发板完成心电采集电路的搭建,最后通过LabVIEW图形化开发软件实现心电信号的实时动态显示,从而完成整个心电测量实验。实践表明,该实验系统能很好地完成心电信号测量的实验,并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灵活、方便地为学生提供一个亲手实践的实验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结果清晰明确,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结合生产线的视觉检测实验系统。首先分析了视觉检测实验系统的构成因素;然后分析了如何构建面向生产线的视觉检测系统的思路与步骤;最后,以药品生产线瓶盖缝隙自动检测设计为例,探讨了构建视觉检测实验系统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与结果。实践效果表明,该设计实验使教学贴近实际应用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飞机部件数字化对接装配原理,设计搭建包含机身、机翼实验件、数控柔性定位器、测量系统、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设计了数字化装配定位、大尺寸零件测量、大部件调姿轨迹规划和对接过程集成控制4个实验模块,让学生从单点知识到集成应用、硬件到软件、概念到实际操作掌握飞机大部件对接装配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开展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性、工程性研究与学习提供实验环境,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配合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开设了名为"基于VC++的典型零件尺寸视觉测量"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给定具有典型特征的工件,在视觉测量实验台上,用VC++编制程序,实现图像采集、处理及视觉测量系统的调焦、标定等过程,最终求出工件的被测参数.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知识,并提高了解决问题与编程设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与Lab VIEW的零件同心度公差测量实验平台。通过二值化图像处理消除零件倒角的干扰,采用先腐蚀后作差的形态学边缘提取方法,得到单一像素的连续的内外圆边缘特征;应用最小二乘拟合圆方法得到精确的圆心坐标,由欧几里德公式计算圆心距离,通过标定转换为长度尺寸,开发测量程序系统,实现同心度公差测量的准确判断。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检测正确率高,速度快,界面友好,适合学生实验,还能满足生产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原理,搭建包含双目摄像机、标定材料、数据采集软件的实验平台,并设计了图像获取、相机标定、立体匹配、三维测量与重建4个实验项目,让学生从硬件到软件、由浅及深掌握双目视觉的基本理论及应用,为学生开展创新性、工程性研究与学习提供知识积累和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依据实验内容及教学目的,利用正常教学周和暑期开放实验,构建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三级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该体系包括基础实验(一级)、半开放的综合实验(二级)和全开放研究性实验(三级),构建目的在于逐步提高学生的细胞生物学实验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构建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三级职业能力实践课程体系,提出了三级职业能力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初步探索了三级职业能力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创建了“工学融合,三级递进”的实践技能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控技术方面的知识,设计了一套基于运动控制板卡的综合实验系统。整个系统采用PC机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和算法处理单元,以CPLD作为底层运动控制主芯片,实现从PC端到机电端的数字运动控制。实践表明,该系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为数控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硬件不足、投入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人身与设备安全等难题,根据智能制造数字化、系统化、综合化等特点,结合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智能制造虚实结合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应用研究。阐述了虚实结合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虚实结合的系统级、设备级、基础级分层次的三级项目教学体系,并进行了虚实结合项目教学平台的建设。通过该平台,实现了从虚拟到实训、从基础到系统的创新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且不受硬件条件的限制,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光纤倒像器缺陷检测系统,通过对成像系统的机理研究并结合光纤倒像器缺陷特点,选用远心工业镜头配合千万像素的工业相机,实现了光纤倒像器表面缺陷的一次性成像,并保证了足够的分辨率。在检测算法上利用形态学运算中的膨胀和腐蚀运算得到其边缘轮廓,通过求取边缘像素的加权平均灰度值作为原图像的分割阈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实现缺陷分割。同时,该系统与人工检测相比效率提高近2倍,速度可达2 s/个,重复精度大于98.8%,整体系统运行稳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热能工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和毕业设计中对燃烧测量的需要,开发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的燃烧火焰温度图像检测系统。该系统硬件以千兆网彩色CCD摄像机为核心,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及比色图像测温理论进行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展示千兆网彩色CCD摄像机原理及应用、展现参考点比色法测温的理念、测温方法的实验验证及教学应用。该系统操作方便,在实验教学应用中效果良好,对促进学生掌握燃烧测量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5.
针对摄影测量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及课程特点,对摄影测量算法设计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具体是将软件开发中的插件技术与算法设计训练有机结合,将各个算法模块通过插件嵌入到系统框架中.教师设计系统框架、预先定义插件接口,由学生编程实现算法插件,构成完整的数据实验系统,利用统一的数据和可视化软件框架进行验证和评估.该教学方式使得算法设计的实践过程既独立又统一,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理论和技术应用研究的系统化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一流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背景下,表面工程课程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课程构建了“一中心、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一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三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文和英文结合。通过创设情境,结合BOPPPS目标驱动,构建以学习目标为核心的教学闭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材料综合实验及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录制教学视频、制作中英文课件,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通过课程思政的全覆盖,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创新式的教学模式促进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实验测量和成像理论探讨了柱状透镜阵列的成像规律和远、中、近景物的照相、图像合成,实验研究了几种3D照相的结构和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完整的科研实验技能学习体系,构建了高效可行的实验教学课程,并对近年开展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实验教学课程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优化和实践。课程将科学理论与实验技能有机结合,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融合到共聚焦显微镜实验教学中,克服大型成像仪器教学中时间和空间限制。该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原理、应用和实验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景深、位置测量的随机误差与凹透镜焦距测量值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推导出相应的函数关系,总结了影响凹透镜焦距测量值的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发现,选择凸透镜的物距大于2倍的凸透镜焦距使得虚物为小像较为合适,然后选择较大的虚物物距可以减小焦距的测量误差。在仪器调节方面,给出不同操作方式中景深和位置测量误差对焦距测量值范围的影响,发现通过固定凸透镜和像屏而移动凹透镜的操作方式更容易获得清晰的再次成像,这有利于实验中提高凹透镜焦距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个高校金融学教学中最为欠缺的环节。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金融学专业构建了系统性、多层次的"三级实践教学体系"。第一级校内实验课程群涵盖了"课程实验"、"金融专业综合实验"以及"校内仿真综合实习"等各种不同培养要求的实验课程;第二级校内课外实践通过"挑战杯"、"理财规划大赛"等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第三级校外实践通过"实践基地培训"和"校企联合培养"提升和检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金融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增强,不仅在各种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大奖,毕业生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在珠三角地区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