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道生 《教师》2014,(8):1-1
每一位校长都期望自己的学校有“大师”,至少有一批“名师”。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对于绝大多数学校而言是没有“大师”的,甚至是没有几位“名师”的。即或名校也不例外,因为“名校里的老师并名师”,名校也面临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的困境。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戴铜 《江苏教育》2007,(13):52-53
近几年来.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新聘了130多位青年教师来校任教。在青春活力不断加强的同时,学校原有的名师资源也被一定程度地稀释。为了进一步保持和放大优质资源,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实施“名师创名校、名校塑名师”战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队伍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3.
甘泽杰 《青年教师》2009,(12):31-32
校以师名,师助校名,交相辉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水平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造就名师,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基础。正所谓“以名师建名校,以名校育名师。”纵观名师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名优教师的成长是有其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4.
为"教学名师"喝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需要“教学名师”师资队伍建设与高校教学质量二者之间息息相关 ,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名牌高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学校学科水平高、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大师汇聚。名师造就了名校,没有名师的名校是不可想象的,而名校培养和促进了名师的成长,通过名师的大旗弘扬了名校的传统和声誉;名师吸引、培养了高徒,优秀的学生又反衬出名师的睿智和远见 ,传承了名校的校风;名校、名师和高徒之间互为依存、互为促进、互为发展。而在这三者之中 ,名师是一个中心环节。从高校的发展历程来看…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名师队伍,带动和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校长,必须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名师队伍,实现“以名师建名校,以名校育名师”的良性循环。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有三点:  相似文献   

6.
去年底,襄樊市教育局首次启动了“襄樊市中小学名师”“襄樊市中小学名校长”评选活动。此次评选将产生20名中小学名师(含“湖北名师”5人)、5 名中小学名校长。  相似文献   

7.
为师之我见     
我认为,当前或未来可以称作名师的人,应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应该是一个具有温文尔雅的仪表风范,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的道德水准,广博复合的知识储备,多才多艺的职业技能的人。总之,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契诃夫云:“一切都应该是美的。”有一位记者曾就“何谓名师”请教现代一位学者,这位学者这样诠释,“大学者,非大楼、大房、大广场也,而是有大师也”。也就是说,名校出名师,名师带名校,名师是名校的招牌。  相似文献   

8.
培养名师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加快名校建设步伐的一项重要工程.打造名师团队,学校应成为名师发掘的“伯乐”,名师培育的“摇篮”,名师成长的“阶梯”,名师展示的“舞台”,发挥名师效应的“红娘”.  相似文献   

9.
诠释名师     
教育要发展,教学质量要提高,名师是不可少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派生出来的至理名言已为广大教师和各级教育主管领导琅琅上口,什么“名校造就名师,名师支撑名校”;什么“山因寺得名,寺为山争辉”(寺,此处特指名师)……目前情况是:校、学区、区、市都有数量不等,“师  相似文献   

10.
名校有名师,名师强名校,名师战略是红安县张家湾中学近年来制订的重大决策。进入21世纪,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学校领导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破冰启航,多角度、多途径探索强校方略。最终确立了“育名师、创名校、出名人、立名声”的办学思路,把名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做大做强的头等大事,以名师效应带动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少滨 《青年教师》2009,(11):50-51
《明师心语》是《中国特级教师文库》第一辑中的一部,作者是原北京市第五中学校长吴昌顺。我读《明师心语》是被书名所吸引,我奇怪为什么是“明师”而不是“名师”呢?“名师”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指著名的教师、闻名的教师。学校的名师工程,树名师建名校等,让名师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心中的梦想。窦桂梅、赵谦翔、魏书生、李镇西等各地名师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那么此“明师”何意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了这本书,读罢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  相似文献   

12.
从2003年起,我市教育系统开始实施“创建名校、培育名科、造就名师”的“三名”工程,至今已经评出两批共17所名校。为了充分发挥我市名校的辐射示范作用,本刊特开辟“名校校长谈”专栏,总结、宣传、推广名校的办学特色和先进经验,进一步打造南昌教育品牌,提升南昌教育形象,不断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担负着培育人才、振兴民族的重任。只有拥有一支由各级名师导航、护航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素质教育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教育现代化才能早日实现,教育事业才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如今,名师造就名校,名校培育名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面,笔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怎样努力成为学科教学带头人。  相似文献   

14.
教改的三大课题集中在师资、课程和评价三个方面。新课改在全面推进,但是,以什么标准确定名校、名师?对于一个教育方案,怎样认定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这里.我们刊发此文,请大家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2009,(13):125-125
正所谓“名师铸就名校”,可名师如何练成?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新的课标教材正逐步推广,怎样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标理念,完成从旧的教学模式向新课程教学的转变,作为从事教育工作三年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的你,更需要培训先行,是一跃而跨过从骨干到名师的距离,抑或是慢慢平庸、泯然众人?  相似文献   

16.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将要探讨的问题是:名校的超越。显然,这是对本刊今年第一期独家策划“名校是怎样炼成的”——名校的生长问题的一个继续和深入。如果说“名校的生长”着重探讨的是名校生长的原点以及特色、品牌的形成。那么,“名校的超越”着重探讨的则是名校在特色、品牌等形成以后如何创新和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2009,(14):73-73
正所谓“名师铸就名校”,可名师如何练成?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新的课标教材正逐步推广,怎样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标理念,完成从旧的教学模式向新课程教学的转变,作为从事教育工作三年以上的青年骨干教师的你,更需要培训先行,一跃而跨过从骨干到名师的距离,抑或是慢慢平庸、泯然众人?  相似文献   

18.
毕英姿 《吉林教育》2006,(10):15-15
天津路小学是一所历史久远的名校,名校造就名师,名师发展名校已成为它优良的传统规律。正是靠着这条正确的轨道,天津路小学才能经久不衰,且日益蓬勃发展。这是天津路小学具有无限生命力和广阔发展空间的关键所在。像数学精英吴锡珍、语文名家陆鸿庭两位省内知名的特级教师,她俩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艺,至今仍是我们许许多多青年教师的典范。可以说名师兴校这浓烈的文化氛围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早已潜流在天津路小学的历史长河中。为此,造就一代名师,培养一批名师,建设过硬的教师团队是我们学校目前极其重要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教文体局启动“创名校、推名师、育名生”的“三名工程”,即在学校实现特色办学中创建名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推选名师,在学生个性彰显中培育名生。  相似文献   

20.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8,(17):F0002-F0002
《高考数学》2008年7月将进行新一轮改版。隆重推出“名校学案”、“创新试题”两个主打专栏。“名校学案”设置名师异学、学习诊断、释疑解惑、学习一得、达标强训五个子栏目,透彻解析考点,同步指导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