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标题是《桂林山水》。(板书课题)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生:树多。师: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生:桂树多。  相似文献   

2.
王振华 《湖南教育》2002,(13):46-47
师:在上课之前,请你们听段录音,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很多小朋友已经听出来了,一起来说,是———生:风声。师:对。(板书:“风”)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风很冷。生:风有时候大有时候小。生:风能吹动很多东西。生:风没有颜色。生:……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它有关,题目就叫《画风》(板书:20、画风)大家把课题念一遍。生:(齐念)画风。师:小朋友们,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呢?想到了你就站起来说。生:谁和谁在画风?生:他们在哪儿画风?生:…  相似文献   

3.
设问导入,了解学情,揭示“岩石书”师: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共同学习——生:(齐)《最大的“书”》。师:小手伸出来跟我写课题——(生边书空边说笔顺)师: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生:最大的书。师:预习时,读了这个课题,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相似文献   

4.
一、巧妙导入,初读感知 (板书课题,生高声读)师:看到《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个题目,你希望知道些什么?生:这种“课本”指的是什么?生:为什么“课本”前要加上“绿色的”三个字?生:怎样才能“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狼牙山五壮士》写字课。学习目标:我能把12个生字写正确、规范并且有一定的速度。预设导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4课写字大本营,你们高兴吗?齐读课题。我们写字大本营的121号是——(生齐:书写规范汉字,争做金笔少年。)师:写字课我们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呢?(生确立目标)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梳理出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生齐读)  相似文献   

6.
《今日教育》2006,(5S):11-12
时间:2006年4月1日(星期六) 地点:梦想剧场 执教:王华(重庆市渝中区实验二小) 教学内容:《画风》(人教版二年级) 教学过程:师:读课题.这课讲了哪几个孩子画风呢?巧了,咱们今天要学的生字就是这几个孩子的名字。借助拼音自己读生字。 生读师:小老师教读。 生教读 师:小老师记拼音真熟。咱们来开火车。  相似文献   

7.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告诉听课的老师,课题是什么? 生:《林冲棒打洪教头》。(师板书课题)师:能看见吗?(边写边说)洪教头,教头是他从事的工作,也可以说旱个职务。他从事什么?生:他从事教头。  相似文献   

8.
师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师 :从课题看 ,你能知道些什么呢?生 :这是一篇游记 ,我从“记”字看出来的。生 :我知道双龙洞在金华 ,属于浙江省。师 :看了课题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为什么叫“双龙” ,那里真有龙吗?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多大。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哪些地方值得游览。师 :看来 ,同学们的兴致一点儿也不亚于作者叶圣陶爷爷。这节课 ,我们就陪叶老一起游洞 ,大家愿意吗?生(齐) :愿意。师 :请打开书。快速读课文 ,看看作者从哪儿出发?经过哪儿 ,…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燕子》教学片断。 师:燕子的羽毛是怎样的? 生:(齐)乌黑光亮的。 师:燕子的翅膀呢? 生:(齐)俊俏轻快的。  相似文献   

10.
一、质疑问难,点燃学生思维之火 片断一:(《船长》武凤霞) 师:再读读这段对话,我相信你一定会有问题问船长。(生读。) 生:如果真有人拥挤,船长会让他开枪么? 生:船长刚才还说要把六十人全部救出去,怎么又要打死想逃生的人呢?  相似文献   

11.
案例呈现: 师:(朱自清《匆匆》导入)什么太匆匆呢? 生:(异口同声)时间。  相似文献   

12.
师 :同学们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一篇课文 ,课题是———《万里长城》(板书 :万里长城)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 :你感觉读得好吗?生 :一般。师 :再读得好一点 ,再读。———生二读课题师 :读得怎么样?生 :好了一点了。师 :还能读得更好吗?———生三读课题师 :读得更好了 ,你为什么要把课题这样读呢?生 :因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生 :因为万里长城气魄雄伟。生 :在宇宙飞船上第一个看到的地球上的建筑物就是万里长城。师 :哟 ,你带着崇拜的心去读了。是吗?在宇宙飞船上能看到的建筑物可不多啊 ,其中就有咱…  相似文献   

13.
【课例回放】(教师板书课题、作者)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雅舍》一文。谁知道梁实秋?生:他的散文写得非常好,他好像考入了清华,后来在清华教书。师:还有吗?生:他好像还有作品《白猫王子及其他》。师:知道他的散文集了,很好,这已经不错了。有没有人读过梁实秋的《雅舍》?有吗?  相似文献   

14.
两位教师教授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中国的气温》,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以自然景观的差异创设教学情境,然而两节课学生的反应却不同,原因何在?请看教学片段。教学片段一:师:谁能描述一下窗外的景观?生: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师:若是秋天,应该怎样描述呢?生:秋高气爽。师:东北地区冬季的景观又是怎样的?生:白雪皑皑。师: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观差异呢?生:由于气候的不同。师:组成气候的要素是什么?生:(在师的引导下)气温和降水。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中国的气候。教学片段二:师:放寒假了,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儿歌《三个和尚》)师:三个和尚没水喝,会怎样呢?生:会渴死的!师:你有什么建议?生:一人挑一天水。生:两个两个地轮流拾水喝。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迎接绿色》。 师:(板书课题,提示“迎”的笔画,生跟着书空)大家预习了吗?老师先来出示一些生字、词语,看看你们能否读正确。  相似文献   

17.
【案例】《尊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师板书课题:尊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尊严》,回忆一下,这是发生在哪两位人物之间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8.
张梅 《现代语文》2014,(11):41-44
先来看一下《巍巍中山陵》的上课实录:(生:课前三分钟演讲、点评。)师:在学习《凡尔赛宫》一文后(执教者将苏教版教材顺序作了调整),我们知道学习说明文要从哪些方面入手?生:说明对象、说明中心、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五个方面。师:很好!大家看看这篇课文的标题:《巍巍中山陵》,能看出哪些内容呢?生:说明对象是中山陵、巍巍是说明的中心。师:说明中心应该是一句完整的话。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与交流,课堂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呢?张艳老师的《画杨桃》教学片断可作为一个案例供大家参考。](板书课题)师:今天学习《画杨桃》,老师带来了一个杨桃,现在我们先来画一画杨桃,好吗?生:(欣然)好!师: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你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学生分组,以杨桃为中心围坐,各自用心作画,画好后,教师选几幅有代表性的展示)师:你们看过画后发现了什么问题?生1:画的杨桃不一样。生2:有椭圆的、还有…  相似文献   

20.
第一课时:自读·练习·讨论[上课]师: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察今》。(板书课题)“察今”是什么意思?课文从哪儿选来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阅读课本注释①。生:(打开课本,自读注①。)师:课文是从什么地方选来的?生:是从《吕氏春秋》里节选来的。师:《吕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