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近年来,师范教育类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有所下降,通过深度思考和理性分析,找出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师范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提升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豫方言区上声语音失范类型和成因的基础上,对上声语音失范的类型从音位学角度进行了划分和解析,最后得出了在语音教学活动以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语言实践中,能否正确地把握和辨析语音缺陷是教学是否成功和评判是否准确的关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中,读单音节字词部分的上声音节及双音节词语后一上声音节时,调值应为214,如读作21或211值,即判为“语音缺陷”。这似乎已是PSC评分标准的共识。但从上声音节的读音现状、上声声调的基本特征、语音评分标准和PSC的性质及目的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这种共识确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4.
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词语选择判断",要能测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语的规范程度,应研 究广西方言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选用适合反映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的词语。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豫方言区上声语音失范类型和成因的基础上,对上声语音失范的类型从音位学角度进行了划分和解析。最后得出了在语音教学活动以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语言实践中,能否正确地把握和辨析语音缺陷是教学是否成功和评判是否准确的关键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苗杰 《小学语文》2012,(3):62-64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国为加快共同语普及进程、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而设置的一种语言口语测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测试以口试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7.
梁晓霞 《广西教育》2012,(38):41-42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全程为口试,没有笔试,主要考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能力。普通话水平测试共设四道题,总分100分。第一题,读单音节字词,10分;第二题,读多音节词语,20分,第三题,朗读短文,30分;第四题,命题说话,40分。命题说话题主要测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时的语音标准程度,说成句成段话语时的自然流畅度,所使用的词汇、语法是否规范,能否围绕主题组织语言。应试人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强不强,普通话口语表达是否规范标准,最终是通过“说话”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一 自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颁发<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后,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PSC)陆续在全国各行业展开,中学教师首当其冲成为测试的主要对象.PSC包含四个部分:(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二)读双音节词语50个;(三)朗读作品;(四)说话.其中"朗读项"占30%.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指出:此项测试目的是考查应试人用普通话朗读水平书面材料的水平,重点考察语音、连读音变(上声、"一"、"不")、语调(语气)等项目.各地在普通话培训时,都比较注重朗读的辅导.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在PSC中的朗读状况究竟如何呢?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规范程度的检测。应试人在测试中被评定的普通话等级应该是客观、可靠的。但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测试,主观性很强,不同与于笔试中的选择题和是非题,评分难以客观、准确,常常出现较大的误差,降低了测试的信度。在评分中影响客观化的因素我们称之为非客观因素。本文主要谈谈PSC评分中出现的非客观因素的干扰及尽量减少这些因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项”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普通话水平测试重要组成部分的"说话",旨在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依托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本文就应试人在"说话"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莫帆 《考试周刊》2008,(14):11-12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考试,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可以帮助应试人在测试时提高应试水平.本文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试卷构成和每道题的测查目的,针对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应试技巧.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性质“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而且主要侧重在语言形式规范程度的测试,不是语言知识的测试,也不是表达技巧的测试,更不是文化考试”(仲哲明1997)。“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是以我们所期望的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规范为参考标准。通过测试评定应试人普通话口语水平接近这一标准的尺度,即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为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服务。”普通话水平测试对于在职老师和学生尤其重要。随着PSC工作的全面展开,参加测试的在职教师和学生普通话水平和规范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作为浙江省普通话测试员,笔者在积累…  相似文献   

13.
董蓓 《林区教学》2011,(7):28-30
朗读短文是考察应试人连续发音时使用普通话的准确程度和流畅程度。朗读短文一共读400个音节,除了考察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变调之外,还要考察"啊"的音变、停连、重音、速度、句调、词语的轻重格式等等,可以说涉及了普通话语音的各个方面,而且分值较大,有30分。朗读短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影响极大,所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检测,检测标准严格、公正。然而,测试员在具体操作、把握这些评分标准时,却显得尺度不一,宽严不定。针对这一现象,文章试从主客观因素入手,探寻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在具体操作中,对应试人普通话基础的地域性差异认识不够或处置不当,都会造成不应有的测试偏误。所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对应试人的等级要求应体现这种差异性,不搞一刀切,这样才能坚定测评标准,规范测试行为,维护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0月.教育部、国家语委正式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1994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简称原《大纲》),2004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教育部语用司审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的必然,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依法推进的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测查应试人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在具体操作中,对应试人普通话基础的地域性差异认识不够或处置不当,都会造成不应有的测试偏误.所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对应试人的等级要求应体现这种差异性,不搞一刀切,这样才能坚定测评标准,规范测试行为,维护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短文朗读主要是测查应试人用普通话朗读书面语的标准规范程度,考核应试人朗读每个字音的标准程度、对短文的熟练程度、朗读的语速是否适中以及语调是否规范等.在实际测评过程中应试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朗读中易出现的问题,应试人要控制好适中的朗读语速、保持正确的朗读状态、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熟练地运用朗读的外部技巧,才能在这一项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测前培训可以使应试人熟悉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测试程序和测试纪律 ,有助于提高应试人普通话水平 ,是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三项基本措施之一,是测查应试人普通话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口语考试。由于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很大一部分受测人为在校的大中专学生.他们求新求变的心理,使他们平时的言语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如网络语言等流行语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说话题目中自然地表现出来。这些流行语词是否合乎普通话的规范,如何认定,这是在测试中存在的一个问题。针对此,应从语言的规范化原则入手,具体分析这些常出现在说话题目中的流行语词的规范性,从而解决测试实际中如何操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