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语原生他动词句中,主语承担执行句子行为或动作的主体功能,谓语起着作用于客体、致使客体产生某种变化的驱使作用,主体的意志性和动作性构成了他动词句的主要特征。但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并非总是单一的,非意志表现凸显了他动词的意志性缺失,呈现表征结构和深层语义的对立分裂状况。探究他动词句的非意志现象,对于活用他动词的语法资源,消除语言应用的误解和歧义,提高日语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即在使动句中,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宾语才是动作的施行者。使动用法的句子在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判断使动用法时应注意使动用法与一般动词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一、使动用法 现代汉语里宾语总是动作行为或变化的对象,动作行为或变化是主语发出的,而文言文里有时动词后面跟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的动作行为或变化不是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即是主语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或变化,含有“使他(它)那样”的意思。这就叫做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一书中说:“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这就是说,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并不是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翻译时常常要加“使”或“让”。例如:  相似文献   

5.
Ⅰ.动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动词不定式在句子中有名词、形容词、副词特点。它可以做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它也有动词特点。它所表示的动作,在意义上有动作的执行者,称为逻辑主语。动作的承受者称为逻辑宾语。动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逻辑宾语由句子中那个成份承担,决定动词不定式的语态形式。主动语态的不定式,它的逻辑主语常常由名词,代词,或者由介词  相似文献   

6.
动词在句子里,一般充当谓语,表示由主语发出的动作或行为.这种用法,叫动词的普通用法,又叫一般用法.但有时,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所施发的,而是主语促使宾语发出的,这种用法,叫动词的使动用法.由于及物动词的普通用法和使动用法,表现形式完全相同,都是“动词+宾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把"字句就是句子中的谓语由带把字的词句连接动词来充当,它是现代汉语文学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也就是由"把"构成的句式,是汉语中的一种主动式动词谓语句。这种句式又称为"处置式",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宾语作出了"处置"。例如,使其位置或状态改变。基本的结构为:主语+"把"+宾语+动作。在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放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中,有些动词后面接了一个宾语后句子意思仍不完整,还需要在宾语之后再加上一个词、短语或句子来补充说明其身份、特征、状态或所做的动作,这个补充成分就叫做宾语补足语。宾语与补足语在逻辑上有着主谓或主表关系。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动  相似文献   

9.
《马氏文通》在讲述“动字”时指出:“外动字之行,有施有受。受者居宾次,常也。如受者居主次,则为受动字,明其以受者为主也。”(引自汉语语法丛书版一六○页)马氏认为,及物动词的动作有施行者,有承受者,动作的承受者处于宾语位置是常规,如果承受者处于主语位置,动词就成了“受动字”,这样就可以突出动作的承受者了。马氏列举了六种“外动转为受动”的句式。马氏根据主语和动词的施受关系不同,把主语是动作行为施行者的句子叫“外动”,把主语是动作承受者的句子叫“受动”,这种“受动”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大)一九八九年第九期所载《谈古汉语特殊动宾结构的特点》一文(以下简称《谈》文)指出了古汉语特殊动宾结构的两个主要特点。宾语不是动诃直接涉及的对象,而是主语直接涉及的对象;动词有的是主语的动作行为,有的是宾语的动作行为或特征。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稍感不足的是,作者就此两点展开不够,论述也欠全面。  相似文献   

11.
在日语中,一个句子中同时出现两个以上“”或者“”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当一个句子里同时有两个“”时,只能有一个提示主题(大主语),另一个只能表示对比,起强调作用。当强调的内容是状态、存在、动作等的主体(小主语)时,小主语用“”,强调的内容是谓语部分时,小主语用“”。当一个句子中同时有两个“”时,大主语的“”表示排他,是句子叙述的重点,强调在一定范围中,被判断状态、存在、动作的主体只有“”或者在一定范围中的最甚者;小主语的“”只单纯表示被判断状态、存在、动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栩玉玲 《考试周刊》2011,(68):112-112
日语中的动词根据动作涉及其他事物与否.即是否与宾语搭配,可分为两类:自动词和他动词。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古今汉语有其一脉相承之处。从语法角度看,古今汉语有很大的一致性,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中心语、宾语、定语,动诃经常作述语中心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述语中心语和状语。如下例: 赵太后 新用事。(《战国策·赵策》) 主语 谓语 述语 宾语 状语 中心语 名词“赵太后”作句子的主语,形容词“新”作句子的状语,动词“用”作句子的述语中心语,名词“事”作句子的宾语。 (左师)触詟‖〔愿〕见|太后。(《战国策·赵策》) 名词“左师”作句子的定语,名词“触詟”作句子的主语中心语,能愿动词“愿”作句子的状语,动词“见”作句子的述语中心语,名词“太后”作句子的宾语。 但是,古今汉语语法更有其不同之处,这也正是我们阅读古书的人所需要特别注意的。在上古汉语里,词类活用的现象比现代汉语更多一些,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现代汉语里诸如:“他比阿Q更阿Q。”句子里的后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光杆动词句由于其本身结构简单、表意单一,所以它们的出现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很大,需要由语境来为其提供完句成分,也正因为这样,光杆动词句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本文从大量的访谈节目和影视剧本中选取了一些光杆动词句,并对这些光杆动词句中的主语和谓语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求我们能够对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光杆动词句的语法特征有一个简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领属关系分裂这一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了领属关系分裂的条件及移位等级(不及物动词句>及物动词句宾语>及物动词句主语),以及领属关系移位中的标记及标记颠倒现象,并对领属分裂这一现象作出了功能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企图另辟蹊径,对古汉语使动关系进行新的探索。(一)什么叫使动关系什么叫使动关系?我们来举例说明。《赤壁之战》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可烧而走也。”把省去的成份补上,即:吾可烧而走之也。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句子的内部结构关系:主语“吾”发出一个动作“烧”,作用在宾语“之”上,使宾语也发出一个动作“走”。(“吾”代黄盖,  相似文献   

17.
缪庭 《新高考》2004,(4):26-27
逻辑主语不是真正的句子主语,而是与某个动作、某种状态有主谓关系的成分。非谓语动词仍具有动词的特征,它们都有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形式时,逻辑主语即动作的承受者。绝大多数非谓语动词在它所在的句子中都有逻辑主语,它们形式各异。  相似文献   

18.
以2523个日语复合动词为主要统计对象,通过分析格构造、意义特征及意义领域,明确了日语复合动词前后项的基本像,认为日语复合动词前项要素的大部分为不包含变化意义的〈が,き〉格动作动词,并往往是与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相关的具体动作,而后项动词则很多是包含变化意义的、与〈に〉格相关的动词,由此进一步论证并发展了日语复合动词的基本结构是“主体动作(经过)→对象变化(结果)”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情感动词的最大句法功能特征就是主语与宾语是由在句子中作谓语的情感动词构筑起来的"使动关系",其中主语是施动者,是引起情感反应的条件,宾语是这种情感反应的承受者,即结果。情感动词这种使动关系的运用也叫逆向功能的运用,主要有五种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20.
状语和定语所修饰的对象一般是确定的,但有时充当状语的词语可前移中后移,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位置上的名词的定语;有些句子中的主语或宾语位置上的名词的定语也可后移或前移谓语动词前作状语,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本即对上述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