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何青  粟斌 《现代语文》2011,(7):8-10
一直以来,王崧舟老师都在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教学,着重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以达到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协同发展的美好理想。虽然,教育界的学者专家对"诗意语文"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2.
许森 《教师》2011,(8):92-92
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诗意。诗意,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对话、民主交往过程中学生充满生命激情的诗意行为,为学生主动发展、生动发展提供诗情的舞台。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诗意语文"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它既是对当下社会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时代回应,也是对语文新课程重新确认民族文化传统的现实探索。所谓诗意语文,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艺术的手段、方法,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联想,领悟课文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更是一门体现人文关怀的学科。审美情感的培养不是语文教学的第一目标,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目标。我们可以充分挖掘作品中的审美因子,营造诗意的课堂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从而塑造学生美好的内心,健全的人格。"人,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相似文献   

5.
佘蜀强 《师道》2012,(7):73-75
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提及:"语文教育的极境,当是诗意人生的教育。诗意的教育,自然不是诗歌教育。但是,优秀的诗歌应当是最富诗意的。在文学教育中,诗歌毫无疑问应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是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场所,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灵性,富有诗意,色彩斑斓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积极营造浓郁的语文"文化"的氛围,学生耳闻目染,使"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美好情感的渗透有机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诗意语文"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诗意语文既是对当下我国社会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时代回应,也是对语文新课程重新确认民族文化传统的现实探索。诗意语文是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夏莹 《文教资料》2010,(25):58-59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教师可通过挖掘文章中的人文内涵;创设情境,把握情感;启发诱导,大胆想象;教学中渗透"音视文化",使学生获得视听愉悦之感等途径引导学生体悟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教育,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鲜活,使学生感受语文的诗意与灵性。  相似文献   

9.
梁静 《考试周刊》2010,(53):54-55
在日益深化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应以语感的培养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而学生语感的培养则应抓住关键阶段---初中,在关键阶段,语文教学不应只停留在教科书上,而要在大量文质俱佳的言语作品---目标语言的熏陶之下拓延学生的阅读范围,变语言"习得"为语言"学得",以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感.其次,还要走进大自然,走进家庭、社会生活,让学生的语感活起来,最终逐渐达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得心应手地运用母语,以求人的"诗意的栖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一个焕发着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课堂,也必定能成为师生课堂生活的"诗意栖居地"。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语文的学习成为快乐的学习,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相似文献   

11.
周婕 《教师》2021,(18):30-31
在教学中唤醒学生"心灵中的诗人",用诗意引导学生拥抱、谱写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这是诗意语文的精神体现.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守"诗意语文"之守望与初心,更有效地彰显汉语的诗性品质.同时,还得重视"诗意语文"的构建策略思忖,努力从保护学生童真童趣的角度上将语言转化为形象与意象、心境与情境,带领学生体验与抒发诗意情感...  相似文献   

12.
"教学细节"被余映潮老师称为"诗意手法"。他从几十年语文教学经验和研究中发现和概括出60余种行之有效的诗意手法,获得同行的广泛好评。这些手法源自探索和创新,对一线老师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指导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很有益处,也大大丰富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3.
道家云,"至法乃无法"。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应是"雪落无声""静水流深"。教师不刻意去指导学生,而是做一名语文课上的"麦田守望者",让"交流"成为主旋律,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探讨"成为语文课的灵魂,以求索精神去探寻作品的精髓,人生的要义。让"拓展"成为语文课的延伸,在拓展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诗意的语文课堂上,感受语文的千般美丽。  相似文献   

14.
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更是诗意。语文教学要抓住“诗意”核心,鼓励学生创造,引导学生“诗意”地生活,用诗意润泽学生的心田,在学生幼小的心田播下“诗意”这颗创造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并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诗意体验,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常常伴随着这样的高峰体验。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是诗意语文的旨趣所在。诗意语文关怀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性情,滋润其心灵,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是依据语文文本的诗意创造的境界,它丰富多彩,各具风姿,韵味独特,各擅其妙。语文教学的诗意境界还要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文字向心灵拓展,让生命与诗意结伴同行。一个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学校在语文教育中孜孜不倦地追寻着这种充满诗意的生命化教育,让生命在语文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6.
"诗意语文"是王崧舟所提出的一种教学观。诗意语文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出路在于回归文本、回归人本、回归文化从而真正的回归母语教学。这不仅是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一种积极探索而且也符合了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现今的语文阅读教学缺乏诗意,不是在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而是在败坏学生的读书胃口。解决办法:美文美导、美文美读、美文美品,打造语文课堂的诗意厚重和构筑诗意精致的语文课堂,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途径之一,我们语文老师要用一身诗意设计组织教学,为学生寻找学习语文的诗意和远方,让学生深深迷恋上语文。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诗歌在中高考中占很小比例,师生忽视诗歌教学,从而使它成一种可以复制的技术、语言的习得成了僵直的图解,让美丽的诗歌意境、人文意蕴被残酷的脂解,语文教师变得越来越没底蕴,语文的文化语境也变得十分的苍白,丰富的生存体验成为学生奢侈的梦想……要在科学和人文之间寻求归路,诗意语文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本文把"新诗"和"外国诗歌"统称现代诗歌)。  相似文献   

19.
汤茂荣 《考试周刊》2011,(35):47-48
一、课题的提出 在语文教学要求中,课前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一个好的导入是一节出色的语文课的基础,可以说,有了一个出色的导入,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课文导入设计是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的重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语文教学。诗人荷尔德林曾经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20.
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条分缕析的讲解,把一篇篇美文肢解得诗意全无;隔三羞五的试卷,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激情严重受挫;急功近利的硬性灌输,则使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和审美意识熏陶功能退避三含。时下的语文教学急需诗意。语文教师则更应诗意地生活着,语文教学更应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