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王晓秋 《现代语文》2009,(11):45-45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需求的多样性。这是语文新课标下阅读教学所关注的重心所在。那么,怎样充分关注学生阅读需求的多样性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地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而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瓯潮 《教育现代化》2005,(11):100-100
新课标对语文教改提出新的要求:“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这一要求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位置。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个信号: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张扬失落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专家于漪曾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练,要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人类人文精神的亮点,沐浴人性的光辉,使学生受到这种熏染,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教师应给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的舞台。作为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在阅读、写作、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和理解,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突出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5.
程爱兰 《学语文》2007,(3):0-50
歌德说:“一旦一个思想和一种性格结合,就会发生使这个世界几千年来都惊诧不已的事情。”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当今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也不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 ,而更应该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因此 ,从学生的个性需要出发最大程度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个性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只重视单一传授知识、忽视学生能力个性培养的传统教学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大部分教师已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个体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一个人的个性 ,不仅影响人的思想素…  相似文献   

7.
梁红梅 《广西教育》2005,(10A):33-33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教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是教师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和谐地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的各类型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主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使教学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地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而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对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课程丰富的人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材料的反映又是多元的。”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章产生不同感受和体验。语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自主阅读所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传统的语阅读教学不珍视学生阅读实践中的个性化行为。一篇章,划分段落层次老师讲定了,人物形象老师分析定了……这样,老师的讲解分析代替了学生阅读实践主体意识活动。老师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加于学生。  相似文献   

11.
谈教学,谈授课,当然都离不开一个话题: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陛呢?这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学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教学课堂。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创新人格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这门课的特点赋予语文老师更为广义的教学任务,除了传播文化知识外,还要做社会思想、道德风尚的传递者,学生个性的塑造者,这些工作都渗透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潜移默化中。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奏响语文课改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4.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那么,如何在遵循教学共同规律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笔者尝试了以下教学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成效。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后文简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据此,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生的阅读个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精神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唤起每个学生个人的人格独立性。“个性”,《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心理学上解释为“个性是个体独特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教育学中定义“个性”为个体在先天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主要是教育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利于自身解放的,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崇高在于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铸造灵魂。教师要用美好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铸就民族未来的奇光异彩。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教师除了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外,还必须重视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材中小少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都涉及到人性、人格、意志等。因此,联系实际去分析理解作品人物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个性心理素质的教育,小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语文教材,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对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也大有裨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有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世界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时代需要的人才,除了具备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过程中担负重要使命的语文教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语文理念,其中关于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实践中该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呢?应通过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来培养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尝试,请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是有个性的。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张扬,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