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清末小学科学教育和教科书的蒙起 1903年,在内受政治大革命的推动和外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压力下,清政府试图施改革行新政,在教育举措上就是“废科举,兴学校”.,而“废读经,学格致”则为这种“新学校”的重要标志。这里所说的“格致”就是当时科学课的名称,其来源于《礼记·大学》上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格”,即推究,“致”,即求得,“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物理学?它的英文词physics来源于希腊文,原义是自然。而中文最初译为“格致”,取自中国古代哲学非常重要的概念“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得到的知识。现在对物理学的普遍解释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这听起来相当简单,但这个简单定义的后面却是一个难以刻画的极其丰富的内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许多人认为,物理学就是早先的格致学,两者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实质是相同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笔者拟以史料为依据,对此进行一些探讨。“格致学”亦称“格物学”,“格物致知”最初出自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历史上对格物致知有着不同的理解:汉代郑玄认为:“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以致或至。”宋以后儒者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也颇多分歧。朱熹等将其解释为“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的手段,但把这仅看作是启发内心直觉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的手段。明朝王守仁则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所谓格物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明朝王鳌在《震泽长语经传》中这样解释:“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源之地是  相似文献   

4.
科学作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最初并没有“科学”这个名称,早期使用的却是“格致”一词。“格致”源于《礼记·大学》中的“致知在植物,物格而后知至”。可见“植物致知”即探究事物原理,以求取知识。明末天后六年(1626年),出版了《空际格致》一书,内容着重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论n其中“空际”相当于“自然”二字,“格致”即“科学”一词。清时,“格致”成为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的统称。至今,上海市还有一所“格致中学”,其前身为1847年成立的“格致书院”。“科学”一词,系于19世纪末至20世…  相似文献   

5.
1872年《中西见闻录》中记载了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我国最高学府——“北京同文馆”岁考的“格物”试题,这是现存有案可考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物理试卷.当时试卷尚不以现叫法“物理”为名,而名为“格物”.“格物”一词源出自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一语,简记为“格物致知”.其大意为“要知某物的原理或运动规律,必须先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格”在此处有“推究、深究”之意.可知,“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或规律,与现用的“物理一词意义相近.该试卷内共给出了九个问题:1以…  相似文献   

6.
范春湘 《现代语文》2006,(2):105-105
四书之一《大学》里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就是探察事物:“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可见古代圣人就非常重视用探究的方法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即"格物"、"致知",这两词来源于《礼记》,《礼记·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此书却只提及了"格物"与"致知",并未做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为后世提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宋以来作为儒学两大派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也对"格物致知"作了大相径庭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139年前,上海市格致中学的先驱们在创办书院时取"格致"为名,其意义何其深远。"格物致知"出自于《礼记·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儒家宏大抱负的起点,也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格物"、"致知"位列八目的前两位,强调了其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与之相呼应,当年格致书院的课程原则汲取了"经世致用"的内涵,可谓目标明确、含义深刻。"经世致用"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  相似文献   

9.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中的《大学》一篇.《大学》提出了“三纲”、“八条目”,“格物”、“致知”作为“八条目”其中之二,具有道德修养方面的含义.北宋程颢、程颐在此基础上发挥出与“天理”相符的“格物致知”论,此后朱熹作《补传》对“格物致知”进行新的诠释,王阳明又将其复归于道德修养的含义.本文就“二程”、朱熹、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称科学为格物致知——即格物而致知,既要去格物,去调查、研究、观察、实验等,同时又要格出物的性质、物的规律性这些知来。爱因斯坦指出:科学是探求意义的经历。他所谓的意义,就是关于自然的性质、规律性、理论解释模  相似文献   

11.
汤斌 ( 1 62 7- 1 689) ,字孔伯 ,晚号潜庵 ,睢州 (今河南睢县 )人 ,自幼发奋苦读 ,潜心经学 ,康熙十七年 ( 1 679)授韩林院侍讲 ,成为皇太子的教师。康熙二十五年( 1 687)授礼部尚书 ,管詹事府事 ,翌年改授工部尚书。此外还担任《明史》总裁宫。有《洛学篇》、《潜庵遗稿》行世。汤斌的哲学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 ,他继承了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 ,认为“程朱为吾儒之正宗” ,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格物致知”说。他认为 :“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 ,致知之知即所先后之知 ,即知止有定之知。格致诚 ,正所以正身。”物就是正心 ,而正人心在于崇经术…  相似文献   

12.
139年前,上海市格致中学的先驱们在创办书院时取"格致"为名,其意义何其深远."格物致知"出自于《礼记·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儒家宏大抱负的起点,也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格物"、"致知"位列八目的前两位,强调了其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与之相呼应,当年格致书院的课程原则汲取了"经世致用"的内涵,可谓目标明确、含义深刻."经世致用"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以此为课程原则,在于注重实学教育,强调学以致用、关注国计民生、解决实际问题,是学校先驱们"富国强民"办学目标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①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以(获得)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②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  相似文献   

14.
"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被提出,汉唐对之进行注疏,宋明注重义理诠释。宋元时期,"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逐渐关联。明清之时由于受到西学影响,格致之学受到关注,在晚清,"格致"成为西学science的译词,学校也开设格致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为科学技术。后又以"格致"与"科学"混用,最终,"科学"作为science的正式译词得到了公认和广泛使用,"格致"或"格物致知"与"科学"又分了手。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可以明确"格物致知"涵义的演变历程,可以分辨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格物致知"和科学及科学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本《大学》因其在篇章结构上没有明白的阐释“三纲领”和“致知格物”的文字以及没有明言功夫之下手处这两个问题,遂多有学者质疑其有错简或缺文.当代新儒家之代表人物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分别就《大学》篇章结构的逻辑关系和义理方面作了颇有深度的探讨.而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大学》之功夫入手处在“诚意”,“格物”之“格”乃悬置之意,古本《大学》欲以“诚意”统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并无错简或缺文.  相似文献   

16.
在面对晚明“崇虚尚无”学风与西学物理冲击的背景下,方以智重新诠解传统“格物致知”说,并试图调节朱熹与阳明“格物”之争,提出“格物”之“物”不仅是外在物理之学,也包含内在心性之学。就“格致”的路径而言,方以智提出“心物互格”使得心物主体互通,消解心物彼此二元分别的新路径。就“格致”的指向而言,方以智提出“不落有无”以达贯通内外、超越有无;展现了其对传统儒学的突破,及其汇通诸家与内在超越的思想面向。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传统教育中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即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大概就是现代科学所讲的实践求知。通过语文教学实践发现,语文学习其实就有这个意思,尤其是中考复习阶段。现代文阅读复习中的格物致知,就是在阅读讲练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求知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阅读讲练的整个过程与多个环节中,本文拟就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中的几个主要环节作阐述。  相似文献   

18.
释“格致”     
《现代汉语词典》:“格致:‘格物致知’的略语。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清末讲西学的人用它做物理、化学等科学的总称。”  相似文献   

19.
课文摘要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一部书就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来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学家王阳明(1472—1529),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从“格物”做起。他决定先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20.
课内检测一、填空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______。题目中"格物"和"致知"的说法出自《______》:"格物"的意思是___________,"致知"的意思是_______。从作者看来,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应是对一切事物都要保留一个"_______"的态度,要靠"______"来发现事物的真相。2.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是由宋代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