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粲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早年投奔刘表,没有得到重用,又转投曹操,得到曹操的重用,做了侍中,可以出入宫廷,参与政事。名医张仲景年近五十,见到王粲的时候,王粲只有二十岁。张仲景看了王粲的神色,便关切地说:“小伙子,你身体有病啊!”王粲一听很不高兴地说:“那又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建安时期的诗歌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继承了《诗经》的优秀现实主义传统,深刻地反映了现实,抒发了忧思,表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给后世文学以深远的影响。而最能体现这一时期诗歌特点,应推曹氏父子和王粲。王粲在“建安七子”中是最出色的一个,成就也较大,名气也较高,他和曹植在文学史上并称“曹王”。《七哀诗》是王粲诗歌的代表作,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清人方树东在《昭昧詹言》中说:“(七哀诗)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钟嵘的《诗品》把“七哀诗”列入上品。刘勰对王粲更是推崇备至,他说:“仲宣溢才,捷  相似文献   

3.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曹丕《典论·论文》把他排在孔融、陈琳之后,当是按照年岁来排列的。曹丕又说:“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团扇》《桔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这是对王粲的作品作出较早的评论。曹丕又在《与吴质书》里说:“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曹丕认为徐干的辞  相似文献   

4.
A 子 :道家的创始人是谁 ,你知道吗 ?父 :不知道。子 :是老子 !父 :敢这么胡说八道 ,你小子欠揍啊 !B 子 :古代的孔融怎么情愿吃小梨呢 ?父 :因为他看到大梨上有蛀虫。C 子 :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皇帝 ,他修筑了长城。父 :噢 ,真的吗 ?难道秦始皇也搓麻将啊 !D 子 :古代的人怎么都用油灯呢 ?父 :他们是为了省电。E 子 :古代的大臣怎么在皇帝面前都称自己为小人。父 :因为他们的个子比皇帝小。笑语五则(父子对话)  相似文献   

5.
登楼赋     
一、课文讲析《登楼赋》是王粲的代表作之一。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邹县一带)人。博闻强记,通算术善属文,更擅长于诗赋,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幼年时随父移居长安,后避军阀之乱到荆州。他身经离乱,向往治平。作品中表现了对人民的深厚同情和为祖国统一、社会安定而建功立业的理想。赋是一种介于诗歌  相似文献   

6.
论孔融     
<正>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乎者……”因而有所谓“建安七子”之称。其实,孔融的年辈最高,比曹操还大两岁。他在《与曹操论盛孝章书》中说“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可以证明·而且他不象其他六人那样都是曹氏的幕僚和邺下文人集团的成员。胡应麟说:“文举自是汉臣,与王、刘年辈迥绝,列之邺下,其义未安。”曹丕之所以把孔融  相似文献   

7.
王粲是建安文学史上“七子之冠冕”,其诗号称“五言之冠冕”。王粲的诗歌创作随其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前、后不同的风格特色。前期寄人篱下,怀才不遇,多哀伤、沉郁之情,诗风苍凉悲慨。后期政治上深得重用,尽展才华,心情乐观开朗,诗风慷慨豪壮。  相似文献   

8.
史上最早患麻疯病的名人,应该是被誉为“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麻疯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5年,但是在王粲身上却潜伏了20年。  相似文献   

9.
“建安七子”,最早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指生活在汉献帝建安(196—220)时代的七位著名作家。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场、刘桢。刘勰对他们都有评论。刘勰对作家的评论,往往三言两语,抓住要害。十分精采。这样的例子很多,他对“建安七子”的评论就是其中一例。孔融气盛于为笔  相似文献   

10.
汉末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了以“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和“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阝属)”应瑒和刘桢)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他们的作品所体现的,“建安风骨”对后代的许多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王粲(177—217年)则被刘勰誉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这个评价是很高的,王粲十七岁时因为政局动乱从长安到荆州,投奔刘表,在荆州生活了十六年,一直未受到刘表的重用而郁郁不得志,这种心情在他的名作《登楼赋》和《七哀诗》(其二)中都有生动的抒发。二○八年他离开荆州归顺曹操,受到曹操的重用,被辟为丞相掾,后迁军谋祭酒,从曹操西征时还拜为侍中(侍从帝王左右,出入宫廷的官)。那么,王粲何时担任侍中的呢?  相似文献   

11.
王粲传     
《王粲传》删繁就简、具体而微地记述了汉末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令人感慨不已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这是今天古典文学研究者所公认的。可是,当时却不是这样认为的。曹丕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典论·论文》)这是说,“建安七子”皆如良骏,并驰千里,不相上下。曹植说:“然今古作者,  相似文献   

13.
人力投资     
人力投资理论奠基人应推美国的舒尔茨.目前这一理论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研究。舒尔茨认为:物的投资和人的投资都是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而人的投资作用往往会比物的投资作用大得多。他测定: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五分之一是物的投资引起的,其余主要是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的作用,而科学技术的改进也是  相似文献   

14.
刘宝萍 《考试周刊》2012,(26):182-182
我国古代文献《泾野子内篇》中,有一则"西邻五子食不愁"的故事,说的是西邻有五子:长子质朴,次子聪明,三子目盲,四子背驼,五子脚跛。按照传统的教育观点,五人中大约只有一人可以成才,其余四人要么平庸.  相似文献   

15.
钟嵘《诗品》评王粲“文秀而质赢,在曹、刘间别构一体”,历代注《诗品》者于此句,或略而不注,或注而不详。其实“曹刘体”是代表的一种古雅的文学风格,所谓王粲“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是说王粲在曹、刘古雅之体外“别构”秀美一体。以秀为美的审美情趣是在玄学“清通简要”的学术方法的浸润影响下形成的。是长期孕育并脱胎于玄学“言意之辨”的理论之中的。王粲虽未以玄学名世,但他与玄学的两个思想根源有密切关系,其行为方式亦与玄风大盛之后的虚诞之风颇为相似,所以,他应是早期玄学风气中人。王粲既与玄学有如此密切之关系,那末,他在曹、刘古雅之体外“别构”秀美一体,也是符合学理逻辑的。  相似文献   

16.
王粲是建安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号称“七子之冠冕”,其诗在建安诗坛独树一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王粲的诗可以分为两期三类,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前期的五言诗苍凉悲慨,志深笔长;前期的四言诗情至语质,文当而整;后期的五言诗莽苍雄阔,笔势浩荡。我们既要重视以《七哀诗》其一、其二为代表的前期诗作,也应该给以《从军诗》为代表的后期诗作以充分评价,因为它们分别体现了建安诗风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曹操曾擢用大批士族地主进入他的统治集团。如汝颍荀彧、荀攸、陈群、王粲、河内司马懿等人,都先后被曹操委以重任,成为他统治集团的中枢人物。然而,曹操又杀了著名士族孔融、杨修,逼死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这些矛盾的现象表明,曹操与士族地主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存在尖锐的对立。揭示他们之间这种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是研究曹魏政治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1,(24):30-31
主持人龙吟:苏轼为人富情趣、有性情,京城生活风光无限,也惹出风波连连--神宗死后,哲宗继位,苏东坡"连升五级"被提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又当了幼帝的师傅,此时,举国都敬重苏东坡,以与他交朋友,效仿他为荣,连他自己设计的长筒"子瞻帽"都成了有学问的象征。有一次,苏东坡陪同皇帝到醴泉游玩,正好有艺人在表演,一个演滑稽的小丑在台上自夸:"我的文章你们永远比不上。"众艺人说:"何以见得?""你们没看见我头上戴的是什么?子瞻帽!"皇帝回头看看苏东坡,也跟着笑了。  相似文献   

19.
钟嵘《诗品》评王粲"文秀而质羸,在曹、刘间别构一体",历代注《诗品》者于此句,或略而不注,或注而不详.其实"曹刘体"是代表的一种古雅的文学风格,所谓王粲"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是说王粲在曹、刘古雅之体外"别构"秀美一体.以秀为美的审美情趣是在玄学"清通简要"的学术方法的浸润影响下形成的,是长期孕育并脱胎于玄学"言意之辨"的理论之中的.王粲虽未以玄学名世,但他与玄学的两个思想根源有密切关系,其行为方式亦与玄风大盛之后的虚诞之风颇为相似,所以,他应是早期玄学风气中人.王粲既与玄学有如此密切之关系,那末,他在曹、刘古雅之体外"别构"秀美一体,也是符合学理逻辑的.  相似文献   

20.
王粲     
王粲(177年—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人。东汉末年文学家,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王粲是七子中诗、赋最佳者。其诗语言刚健,词气慷慨,《七哀诗》堪称代表,反映了汉末离乱和人民痛苦,对当时军阀割据的局面深表憎恶。《登楼赋》也颇有名。在七子中成就最大,与曹植并称为"曹王"。明人辑有《王侍中文集》,张溥辑有《王侍中集》一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