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6月12日-20日.为庆祝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由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河北省文化厅、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板城烧锅酒”杯第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为省会观众献上了一系列高水准、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成为历届社会力量参与力夔最大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活动。  相似文献   

2.
张越 《教育》2007,(19)
6月9日是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于6月8日到18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本次展览分为年画、剪纸、皮影、木偶、染织5个专题,通过展板、实物、现场制作和表演等方式,多方  相似文献   

3.
6月14日,在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经国务院公布,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化论坛》2010,(4):131-132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于2010年6月2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进展和成果”发布会上指出,“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西江大学学报》2006,27(3):18-19
端砚是肇庆市的传统手工制品,并且享誉海内外。最近,“端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推动“端砚制作技艺”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旅游科学研究中心牵头,肇庆学院组成了师生共同参加的课题组,就“端砚制作技艺”进行资料的搜集、采访、整理和研究,并于2006年5月14日召开了由学校和黄岗镇领导、肇庆市端砚界知名人士及课题组成员参加的“‘端砚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会”。现将此次座谈会发言摘要发表,以期引起各方重视,共同为肇庆市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我们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都不能起到十分有效的保护效果,因而应强调从转变观惫、更新理念、深层研究、动态保护等方面加以认真思考。本文以四川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力求通过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以此更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化论坛》2012,(5):132-132
87万项非遗资源,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488位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6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数据有力展示了我国“十一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有其起因,我国当前的现状决定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在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当晚,第八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金华开幕。这是一次主题为“美丽浙江”的优秀传统表演艺术展演,汇集了《缙云旗幡》、《十里红妆》、《大奏鼓》、《踏白船》、《十八蝴蝶》、《严州虾灯舞》、《九狮图》、《硬头狮子》、《青田百鸟灯》、《浦江迎会》等15个来自浙江各个地市的精彩节目。听,《磐安先锋》嘹亮的唢呐声响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是使用“民族民间文化”这个术语,后与国际接轨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容范围上有差异,前者比后者宽和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译名的误导,在保护方向中上容易产生误导;文化空间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类别,而是民俗活动的一种载体;以儒家为核心的上层文化,所弘扬的大传统作为正统,既不适合传统文化艺术的保存,也不适合多元民俗的发展。而被一些学者称为“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民间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延续处于濒危的严重局面,要进行全面普查、确认、收集、登记、立档,尽可能做到原生态性的保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建立文化生态区。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了我国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各地农村申报和保护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为了更好地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保护并在群众文化的创新中弘扬和发展,笔者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了我国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各地农村申报和保护工作也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为了更好地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保护并在群众文化的创新中弘扬和发展,笔者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3.
“双创”即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努力实现“双创”。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是舞蹈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的重要命题。文章立足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从其前期准备、内容立意、形式创造三个方面阐释“双创”理念下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创作高质量的舞蹈作品提供参考,也为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中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民间与专业、东方与西方的借鉴与融合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初具规模,发展余地十分广阔,除现有陈列需进一步扩充外,还可以增设水产养殖、资源保护、水产加工、渔业后勤、渔民文体……等等专题陈列,关键是要做好本领域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保护、研究、宣传工作,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研究和利用。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无形的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与上述传统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型性,原态性和活态性的特征,把它融入到陈列中展示出来,能达到深入到观众的内心深处,满足观众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原生态唱法在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下称《青歌赛》)上的闪亮登场,着实让我国广大电视观众有些措手不及。于是,在2006年第十二届《青歌赛》举办前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包括专家学者和平民百姓在内的关于“原生态唱法”的讨论热潮,并随着在《青歌赛》“休战期间”我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即2006年6月10)的到来,来自四面八方的称赞声更是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逐步得以建立和完善。文章在全面梳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形成适合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升中央与地方紧密联动的政策执行力等七个方面总结了现有政策的成绩,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从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管理的政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政策、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项目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和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宏观的文化遗产概念和遗产保护的有关规则,我是外行。对于这些方面的认识,我主要是通过直观感受获得的。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论述了国际法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形成,之后分别通过国际环境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知识产权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证。同时着重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的关系——以民间传说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的形态之一,其产生和传播明显依附于某些物质形态,缺少“物质”的客观基础,传说便无从生发和建构。因此,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不能绝对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很难区分,两者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调查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忽视其中“物质”的形态。具象、直观的“物质”形态对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促使非物质文化得以流传,使之成为遗产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物质”和非物质两者之间同构的互动关系,透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0.
夏明宇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1):F0003-F0003
去年11月8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重庆文理学院新落成的红河校区恪勤楼多功能厅举行。专程莅校的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肖敏,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遣产体护中心主任段明,副主任谭小兵,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牟延林,重庆文理学院全体校领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等数百人出席了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