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科学家是国家的,还是世界的?这个难题似乎同生物学的伦理道德问题一般难以解答。巴斯德曾经说过的"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似乎可以给人启发。而应崇福先生又是如何做的?他选择了离开美国,回到那个曾经哺育自己的国家,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更为可贵的是,他心中始终饱含着对世界的博爱。我的观点与巴斯德类似,但是受应崇福先生的影响与其有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2.
<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从求学海外,到功成名就之际毅然归国,应崇福先生对待科学刻苦钻研,对待祖国碧血丹心,无论是为全人类科学技术进步而奋斗,还是为祖国谋富强,先生可谓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科学家应有的担当与情怀。归来是游子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家给人的一般印象是超然世外、专心学术,但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终究无法摆脱时代命运的影响。超声学家应崇福先生于归国途中写给美国导师的一封信勾勒出了这种影响的轮廓。应崇福先生早年在教会学校求学,这一经历使他惯于与外国人打交道。之后他到美国留学,并不像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那样局限在中国留学生组织的圈子里。他积  相似文献   

4.
<正>此篇文章是在读了应崇福先生归国途中的一封信后,结合自身经历产生一些感想,更准确地说,是对自己的一些审视与反思。在课上初读此信,我最大的感受是,应崇福先生信中所写的内容与我心中的预想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我竟没有想到,应先生在给教授的信中的话语竟然是这般朴实,在旅行中的所观所见,甚至是买相机的事情都分享给了丘尔教  相似文献   

5.
2018年11月1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召开座谈会,纪念师昌绪先生诞辰100周年,追忆和学习师昌绪先生的爱国奋斗精神和崇高做人风范。师昌绪先生不仅是著名的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还是著名的战略科学家,更是一名爱国学者;不仅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丰硕成果,还为祖国培养了大批材料与工程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更为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决策及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期刊发座谈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以深切缅怀师昌绪先生。  相似文献   

6.
《科协论坛》2014,(9):6-6
<正>2014年9月4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愿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也是规范社会行为、评判是非曲直的重要价值标准。科技工作者作为先进生产力开拓者和先进文化传播者,是科技知识和科学精神的直接载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理应走在前面、作出表率。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科技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我们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郑重倡议:坚持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立身行事必须坚守的行为准则,努力做爱国的公民、敬业的学者、诚  相似文献   

7.
尼科拉·耶哥罗维奇·儒科夫斯基(Н(?)колайЕгоровичЖоковский)已经在俄罗斯科学历史上,成为一位伟大的代表人物。有一位儒科夫斯基最接近的学生,科学院院士柴普莱金(С.А.Чаилыгин)曾经这样谈到他的先生:“他以自己聪明的和坚强的个性将高深的数学知识和工程科学结合起来,他是科学和技术结合的最优秀的工作者,他几乎是一位博  相似文献   

8.
听说我要去采访申泮文先生,南开大学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有好几项全国之最 他是仍坚守在教学一线的年龄最大的中科院院士; 他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是“血统”最纯的’‘南开人”; 他极力倡导爱国主  相似文献   

9.
应崇福先生(1918—2011)是我国著名的超声学家。他生于浙江宁波,长在武汉,1948年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后因朝鲜战争爆发被迫滞留美国,遂在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 罗恩·丘尔教授(Rohn Truell)的金属研究实验室工作,就此与超声研究结缘。此后四年间,他先后完成三篇超声方面的论文,其中《关于固体中的超声散射》堪称经典之作,数十年后还不断为该领域研究者所援引。1955年11月底,应崇福谢绝美国师友挽留,由旧金山搭乘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国。回国后,他进入中国科学院,从此先后在应用物理研究所、 电子所、声学所等单位,致力于超声的应用普及和理论研究工作,几经波折仍初衷不改,开山创业,成果丰硕,为国内外学界、业界所推重。 1955年12月12日,船行近菲律宾的时候,他写下了这封给丘尔教授的信,讲述旅途见闻并申述自己选择回国的原因。原信为英文,译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正>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评审会议召开4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经评审委员会审议通过,共有25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其中实用工程奖获得者15名,成果转化奖获得者10名,将于今年6月在吉林省召开的中国科协第十九届年会开幕式上对获奖者予以表彰。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是由周光召先生和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查济民先生提议,中国科协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黄第藩高级工程师的书房内挂着惟一一幅条幅.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一生对科学追求的理念,也是他走过漫漫的科学探索之路的写照。  相似文献   

12.
王志珍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0):1121-1122
<正>世界上任何创举,人永远是主导性的第一要素。中国科技发展70年的辉煌也不例外,它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结果。早期回国的许多爱国科学家中,如:李四光,为新中国脱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赵忠尧、王淦昌奠定和开拓了中国的核科学;华罗庚开辟了中国近代数学;王应睐领导组织了新中国科学家领先合成蛋白质和核酸。新中国成立前后,以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  相似文献   

13.
蒋燕  费昭祥 《科学中国人》2014,(8S):157-157
游戏不是战争,战争也绝不是游戏,游戏却是现代战争的缩影;解读游戏,辅助战争,这应是当代基层文化工作者、各级指战员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王振铎与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科技模型的复原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铎先生是从事博物馆事业的科学工作者,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他在复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博物馆的陈列形式设计和陈列设备设计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着重介绍了他科学复原古科技模型的工作及特点,初步统计了这些模型的数目,并依据学科分类,制成表格,注明名称,时代,比例尺,复原依据,附以备注,说明该模型的结构特点及陈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在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  相似文献   

16.
赵红州先生是中国科学计量学的奠基人和最伟大的科学计量学家,是本文作者科学计量学研究生涯的引路人。作者从1989年《带头学科理论的数学解释》为缘结识赵红州先生谈起,回忆了参加赵红州先生的科学计量学沙龙的经历,总结了得到赵先生修书指导和耳提面命而跟进研究的多个"赵红州问题",展示了与赵先生合作的一些理论与应用成果。作者感恩因跟随赵先生学习和研究提升了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形成了问题导向兴趣驱使的研究风格。今年是赵先生离世20周年,本文既是对赵先生的缅怀,也是对他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弘扬。  相似文献   

17.
刘国华  张幸 《科学学研究》2000,18(1):104-109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科学家肩负着极其重大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他必须为提高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而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因此,他必须具有为人类社会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居安思危的超前意识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这些方面,竺可桢先生可以说是我国科学家的典范。他的一言一行,都不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竺先生早在1953年就已注意到我国的水土保持问题,此后他反复强调这一问题,表现了一个科学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反观今天的科学界,在我们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身上,往往存在着一股浮躁情绪。追逐个人名利而不惜弄虚做假,急功近利而浮于表面文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当此之际,大力宣传和介绍竺可桢先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质,质朴的科学思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数学史家梁宗巨教授是我国世界数学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194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从50年代初开始,长期致力于数学史研究与教学,是国内第一位世界数学史研究方向硕士学位指导教师,他受父辈,兄长影响走上求学之路,爱国主义思想和学界前辈的帮助是他努力工作,毕生奉献的动力,他的一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缩影,堪称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的楷模。  相似文献   

19.
赵红州先生已经离开我们20年了。在他短暂的学术生涯里,他著书立说,上下求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为中国科学计量学和科学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本文中,利用他所倡导的科学计量学的方法,我们对赵红州先生的著作论文的发文特征和被引情况,进行计量统计和可视化展现,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清晰和生动的科学计量学开拓者的形象。我们发现,赵红州先生的很多理论发现,以及他的治学方法和态度,他的国际视野和知识阔度,以及他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和建言,远远的超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赵红州留给我们的最为可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20.
《科协论坛》2015,(1):14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愿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2014年9月,中国科协举行"科技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并发布了《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立身行事必须坚守的行为准则,努力做爱国的公民、敬业的学者、诚信的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