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2 092名高职生的无聊感和手机成瘾状况,并研究高职生无聊感和手机成瘾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男生无聊感低于女生,二年级低于一年级;高职生无聊感和手机成瘾有正相关,且无聊感对其手机成瘾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申峻松 《文教资料》2010,(33):232-234
在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学生中出现了旷课严重、网络成瘾等问题.严重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各类问题的成因.强化学生管理工作,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不当使用互联网甚至网络成瘾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成因的分析,对个人、学校、家庭等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学宽松的环境、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学校相关管理缺乏导致部分学生形成网瘾。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的德育及日常管理,开展心理咨询,强化师德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以高职学生作为特定研究群体,对其网络成瘾心理形成发展规律进行客观、理性的研究分析,从中可得到预防和矫正教育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采用量表法以478名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气质类型、手机成瘾和孤独感的关系,并综合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考察变量间的关系.由相关分析得出高职学生孤独感与其气质类型中的胆汁质成分、抑郁质成分呈显著正相关;孤独感与其手机成瘾中的各因素均呈显著正相关;手机成瘾与其气质类型中各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手机成瘾在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利用自编的手机成瘾网络调查程序,通过 调查问卷了解了高中生群体中手机成瘾的现状,浅析了手机成 瘾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成瘾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泉州市5所高职院校学生中进行了现场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发生率为9.27%;男生比女生、三年级比一二年级的学生陷入网络的程度深;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者每周上网时长、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上网主要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应从多方面进行针对性防控。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他们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良心理品质以及强烈的心理需求,是其容易沉迷于网络的主要原因。一些无用的、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信息充斥网络,很容易造成中小学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冲突,身心健康受到侵害。还可能会导致中小学学生非人性化倾向,使他们以一种外在化的、符号化的方式来对待真实的社会,容易产生孤僻、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的人格障碍。预防“网络成瘾失序症”在中小学学生中的大面积蔓延,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爱心、责任和义务课题。  相似文献   

10.
张立  鄂春桃 《考试周刊》2011,(3):197-197
手机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同时也带来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高职学生如何合理使用手机。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结合实际给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黎明职业大学7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手机新媒体呈现高普及率、高使用率的特点。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存在对手机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对手机新媒体传递的不良信息抗干扰能力较弱,且学习研究能力降低等问题。提出建立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手机媒体素养,拓展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新媒体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民航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个案分析:首先,界定\"微视域\"和\"手机依赖\",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某高职院校200名在校学生进行手机依赖问卷的调查,通过分析得出结论:(1)性别方面智能手机依赖不存在差异;(2)不同生源地学生不存在差异;(3)不同年级学生存在差异。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后,建议学校与家长、社会、个人合作,结合宣传、引导、督促等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形成正确的网络视域导向。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是指不论在宿舍还是教室,把自己与校园隔绝开来,手上都捧着手机上网聊天或玩游戏、阅读和看电影的族群。这些学生自承\"每五秒钟,就会查看手机\",大多不善与人交往,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中不能自拔,对自身危害极大,必须应以有效干预手段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既是校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危害进行分析,希望建立一套预警机制,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络成瘾、营造健康纯净的校园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25岁以下)规模为1.75亿人,由此带来的大学生网瘾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就高职院校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从上网现状、网络特点、网瘾表现、成因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高职学院学生网瘾问题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通过校企合作和学生顶岗实习,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也能够实现他们高质量就业。因此,顶岗实习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顶岗实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一些策略促进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如让学生了解企业,精心选择实习岗位,加强教育和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机成瘾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助长攀比之风,加重了经济负担;削弱学习动机,耗费学习时间,影响着学业、人际交往以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导致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因此,防治大学生手机成瘾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全方位关注;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及其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孤独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421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1手机成瘾检出率为19.2%;2手机成瘾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来源地差异;3手机成瘾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显著负相关;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孤独感、社会支持对手机成瘾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手机成瘾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并受到孤独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手机考试模式的实施,需要具备软件、硬件两方面的条件。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施期末手机考试是新环境下无纸化考试的新型探索,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认可,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手机考试出现的考生集中提前交卷,考场秩序难以把控等问题,提出了净化考场秩序、改进答题系统、完善题库内容等改进措施,为完善手机考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