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校园归属感能够促进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对大学自身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发现,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A学院在校大学生在总体上有相对强的校园归属感和校园责任感,大部分学生能够把自己看成学校的一员,愿意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责任.但校园归属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校园满意度不高影响着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因此应加大校园软硬件设施特别是校园人文关怀建设的力度,来增强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  相似文献   

2.
《课程.教材.教法》2017,(5):113-120
减少校园欺凌行为、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对新教育实验学校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进行配对抽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并比较校园欺凌、学校归属感的现状以及相关效应,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频次较低,其学校归属感整体较强。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两者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显著的影响。新教育实验所创设的理想校园令学生更少地遭受校园欺凌,增强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对学生学习表现的积极影响显著且稳定。确立与新教育实验精神相通的学校宗旨,借鉴新教育实验思想和实践,对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学校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由于反学校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师生关系的淡化,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正日趋缺乏。要培养中学生归属感,办学理念应体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尊重每一位学生,加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归属,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对特定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与维系。[1]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与维系的心理表现,它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件或一个现象的认同程度。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学校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有归属感表示有安全感并认同爱你之人的感觉,有集体感。安全感包括被照顾、不忧虑、被保护的感觉。归属感的增加有助于减少甚至消除学生的疏离感,而且相应地,能够积极地影响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控制以及责任感。本文所探讨的对象主要是中学生,而且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通过"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网络调查平台,对我国48所高校、共计59372名大学生进行了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产生直接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不产生直接影响;院校声誉对学生学校归属感产生正向影响。为此,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构建和谐校园;加大校园支持力度,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培养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复杂化、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宽泛化以及现有辅导员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的不健全,越发凸显出高校辅导员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缺乏应有的认同感,造成了辅导员对工作的倦怠,产生了对其自身职业发展前途的困惑。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辅导员自身在工作经验、职业归属感和责任感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认知度,同时由于社会大众、高校职能部门、大学生等群体对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存在认识偏差,加之辅导员在薪酬政治待遇、职业发展空间、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缺乏应有的保障,使得越来越多的辅导员产生了职业认同危机,给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母校认同缺失的心理成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校认同是学生对母校诸多方面的认可而产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是一种对学校的热爱、依恋、怀念、思念的心态。然而,现在却有很多大学生对母校不认同、认同缺失。找出学生母校认同缺失心理成因,并形成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举,同时也将对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产生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飞  杨坤 《教学与管理》2006,(10):24-26
归属,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对特定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与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与维系的心理表现,它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件或一个现象的认同程度。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学校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有归属感表示有安全感并认同爱你之人的感觉,有集体感。安全感包括被照顾、不忧虑、被保护的感觉。归属感的增加有助于减少甚至消除学生的疏离感,而且相应地,能够积极地影响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控制以及责任感。本文所探讨的对象主要是中学生,而且大部分都是初级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学的分析主要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处于艾里克森所说的人格发展的第五个阶段——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也就是说这一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一个逆反和反抗阶段。  相似文献   

9.
认同一般是对"归属感"和"身份"的双重鉴定,专升本学生作为本科院校的特殊群体,在对其就读学校与自身定位两方面的认同感普遍较低。本文结合专升本学生的群体性质,从"学校文化"、"学科专业"及"自身定位"三个方面进行认同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专升本学生认同教育的实施路径和开展方式,更好地凸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辽宁省内九所高职院校28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运用Spssl 6.0 forwindows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考察了高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加强高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建议:加强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给学生更多的精神关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建设,以人为本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及学生自身认同集体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和谐校园建设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目标,学校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认同对于构建和谐校园至关重要。在学校认同中,学生对学校品牌的认同最为直观和可测。通过以北京某师范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的对学校品牌认同状况的考察表明,学校品牌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学校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整合和挖掘品牌资源,实施品牌管理,以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质量及特色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2.
和谐校园文化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陶冶塑造功能、激励导向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凝聚整合功能: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滞后导致辅导员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产生职业倦怠感;应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辅导员创新能力和水平、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是指大学生能够并愿意把自己看成所在大学的一员,对自己所在大学表现出认同、喜欢、依恋,愿意在该学校学习、生活,并希望自己能被学校及老师同学接纳的一种心理感受。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都会发挥重大作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主要与学校知名度及学校环境、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和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有关。因此,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就应改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完善教学设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谐学校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研究——以H大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洁义 《高教论坛》2010,(4):122-125
借助《大学生学校归属感调查》,对H大学11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并在6个因子上进行多维度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校学生在学校归属感的6个因子上不存在性别以及独生子女维度上的显著差异。而在生源、专业、年级的差异T检验结果表明该校学生在以下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来自城市的学生在个人地位认可上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2)文理科学生在责任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工科学生;(3)该校本科生在除责任感之外的其他5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研究生。  相似文献   

15.
归属感是人的基本需要,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能引导学生形成对学校的向心力,在学校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收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学校和教师可以从身份归属感、情感归属感、精神归属感等方面来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促进和引导学生在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让学生在一个认同的、有归属感的学校生活和学习,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各种因素进行探究,以便找到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学生的困惑。环境、成长、规范、关系和情感因素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程度较大,是组成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因素。学生的家庭背景、经历等会影响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强度。一般来讲女生的学校归属感比男生的要强。担任学生干部或参加社团活动都会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因此,学校要开展一些针对性活动,教师要多关怀和帮助学生,多利用网络途径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从而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7.
远程学生学校归属感培养方法探讨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影响高校远程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的不利因素与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远程学生学校归属感培养方法:加强网上虚拟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学生实体的支持服务、发挥师生交互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调动远程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随后,以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育学生为例,进行对比测验,并对测验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了上述方法对提高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周守勤 《广西教育》2012,(26):29-29
对于中学而言,幸福校园是指具备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的育人方法、健康的身心发展等要素的校园。它使生活、学习在这里的学生时刻感受到幸福,并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幸福校园的基本理念就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同时兼顾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与归属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辅导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与其工作归属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队伍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对辅导员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影响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工作回报、工作条件、工作价值、工作本身和人际关系这五个维度测量辅导员对工作的归属感。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校园欺凌的发生与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有关。对西部五省的4744名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越高,校园欺凌行为越少;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能够增加学生的正向学校归属感,减少负向学校归属感,进而对校园欺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实施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创建关心的学校氛围,增强学生正向学校归属感,减少校园欺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