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重庆市"卓越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我执教了一堂《临死前的严监生》,这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一篇古典白话文,因为还没有学习《杨氏之子》的基础,所以对于五年级上期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然而出人意料的,预设的难点没有集中出现在表现严监生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上,而是出现在了严监生是吝啬还是节约的辩论上。  相似文献   

2.
最近观摩了一次大型的课堂教学活动,先后有三位教师展示了《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的教学。他们在教学中都把重点指向严监生临死前伸出的两个指头,引导学生理解严监生的吝啬鬼形象。但令人遗憾的是,三位教师只在介绍《儒林外史》时,提到这是一部讽刺小  相似文献   

3.
邹静 《初中生》2009,(3):32-33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读过的一些作品,其中很多情节都可能淡忘了,可是,那些与人物思想性格血肉相连的细节却总是历历在目。如《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手指——这个精妙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严监生的悭吝,令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4.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儒林外史》.文中的“严监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那伸着的两根手指,就是他的标志.典型人物的典型动作,为“严监生”这一文学形象增添了无穷魅力.有幸又一次走进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张龙老师的课堂,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进了古白话文,品味着“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感受着讽刺小说的辛辣.走出课堂,那挥之不去的浓浓的语文味令我感叹不已:这才是语文课,这才是语文教学,这才是语文教育. 一、这是依据文本特点渗透阅读方法的课堂 张龙老师的课是大气的,他总是能从宏观着眼,自微处着手,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独有之处,却又渗透着阅读文本的共通方法.  相似文献   

5.
《儒林外史》中有这么一个广为人知的细节: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众人皆不知其意,有奖竞猜似的久猜不中,最后赵氏一语中的———为的是灯盏里的两根灯草,恐费了油。这一细节历来被批评家及语文教师引以为表现“严监生是一个吝啬鬼”的经典证据,并且成为一个笑料广泛流传。笔者仔  相似文献   

6.
特级教师吉春亚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把检查"预习"效果、渗透"预习"要领演绎得灵活巧妙,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课前如何预习。上课伊始,吉老师说:我们来认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我国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板书:严监生)师指"监"这个字读jiàn,接着要求学生齐读。师问,知道什么是"监生"吗?学生回答说,监生  相似文献   

7.
死与生     
读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很自然地让人想到了《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故事,也很自然地让人想到了陆游的《示儿》诗。严监生的故事是说,严监生一生吝啬,晚上只准家人点一根灯草的油灯以节省灯油,严监生临死时,家人为方便准备后事,点了一盏有两根灯草的油灯,而严监生竖着两根手指死活不肯断气。众人皆莫解,有人疑其因有两位亲人放心不下不肯断气,有人疑其因有两笔财产未交待不肯断气,惟其宠爱的妾最了解严监生的心理,遂告曰,我知道你看到点着两根灯草的油灯,因心疼浪费灯油而不忍撒手人间,现在我拔掉一根灯草好了。严监生的爱妾…  相似文献   

8.
娄丹 《江西教育》2012,(12):29-29
<正>特级教师吉春亚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时,把检查"预习"效果、渗透"预习"要领演绎得灵活巧妙,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课前如何预习。上课伊始,吉老师说:我们来认识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出自我国古典名著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板书:严监生)师指"监"这个字读jiàn,接着要求学生齐读。师问,知道什么是"监生"吗?学生回答说,监生  相似文献   

9.
读《临死前的严监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严监生的吝啬。一个将死之人,竟为点了两根灯芯而迟迟不肯闭目。待熄了一根,才合眼而去,实在是吝啬呀!但是他真的吝啬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吗?我有些疑问。在严贡生因被告而遁去省城后,是严监生花钱息事的。照理说,官司是他哥哥犯下的,与他无关。他大可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更不必自己破财为他哥哥消灾。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证明他并非锱铢必较,而是一个顾念兄弟情份的人。在为王氏办丧事期间,严监生对必要的花销,也并没有吝啬过。王氏的丧礼,办得也并不寒酸。对于必要的礼数,他也都尽到了。平时,他也…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观摩了《临死前的严监生》(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的公开教学。在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严监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一篇课文。在该课的展示课上,一位教师按照《教师教学用书》中所分析的"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在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  相似文献   

12.
宋光琼 《宁夏教育》2010,(7):107-108
2010年4月15日上午,一节五年级语文课教学正在进行中,教学内容是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临死前的严监生》。初读课文后,执教教师告诉学生:语言大师吴敬梓用简洁的笔墨,形象地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地主临死前的情形。文中主人公严监生,是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他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诸亲六眷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  相似文献   

13.
关于导入新课的方法,人们探讨已久。这里提出两个新法:1.用古今中外与授课内容相联系的名作的片断或形象(主要是人物形象)导入新课。如讲授《泼留希金》和《守财奴》两文时先提问学生: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一个贪婪、吝啬、惜财如命的文学形象,叫什么名字?学生很容易回答严监生。教师即可抓住严监生这个形象的典型特征,对  相似文献   

14.
听了一位优秀教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整体设计新颖,教学过程流畅,教学语言精要,教学效果良好。但对于三个生成性细节的思想教育存处理上尚欠火候。于是,课堂离精彩就相差那么一点点: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读过的一些作品,其中很多情节都可能淡忘了,可是,那些与人物思想性格血肉相连的细节却总是历历在目.如<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手指--这个精妙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严监生的悭吝,令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16.
季娅 《文学教育(上)》2009,(15):158-158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历来被学术界定性为吝啬鬼的形象,其主要依据是吴敬梓对严监生“寿终正寝”的那段细节描写:在生命垂危之际,他既不挂念亲人.也不留恋生命,却为多点出的一茎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乍看这段文字,的确让人匪夷所思。可是,如果你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已成定论的评判和文本的实际内容有很大的出入,严监生很难说是一个贪婪的吝啬鬼,他在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也另有隐情。  相似文献   

17.
适合年级五年级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一本好书是作者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师生共话"读书乐")一、回顾"吝啬鬼"1.看课文中严监生临死前的场景图片,思考:这是一个的严监生。2(.出示精彩文段)回顾课文是如何写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场景,凸显他的吝啬鬼形象的。  相似文献   

18.
两根灯草     
<正>严监生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竖起两根指头。他已经不能说话,只能用手指发出最后的信息,表示最后的心愿。围绕在床前的家里人中只有一个懂得他的心意,伸手把桌上油灯里的两根灯草拨熄了一根,只留下一根。严监生的手指倒下去,眼睛闭上了,离开了人间。这是《儒林外史》里的有名的故事。三百年来严监生受到无数的嘲笑,成为吝啬的典  相似文献   

19.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课文。在贵州铜仁举办的第二届"教育艺术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上,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一小学张战伟老师执教的《临死前的严监生》凭借教学设计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好地落实了"少教多学"的理念,获得了第二届"教育艺术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整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着"少教多学"的理念实施教学,不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关注到教会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即引导学生不  相似文献   

20.
听了一位优秀教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整体设计新颖,教学过程流畅,教学语言精要,教学效果良好。但对于三个生成性细节的思想教育在处理上尚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