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尼克松“水门事件”之后,不论这个世界出了什么新鲜事儿。新闻记者都喜欢一哄而上.以“XX门”来报道。克林顿的风流韵事叫“拉链门”.女演员阿娇被偷拍叫“艳照门”,恒源祥推出生肖广告叫“广告门”.菲尔普斯吸食大麻叫“大麻门”、博尔特进迪厅叫“艳舞门”.还有许许多多的这“门”,那“门”。在我看来.都有些“邪门儿”。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都是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也是新闻报道的热点.各大媒体都把“两会”当作自己这段时间宣传报道的重点。在往年“两会”期间的新闻大战中.各家传媒都精心策划.派出精兵强将,在宣传报道上大展身手,而网络媒体却作为传统媒体的“配角”.只能到别的报纸或电视台去“转载”或“链接”点什么。  相似文献   

3.
高焕 《档案天地》2008,(4):55-56
众所周知.图书馆学命名为“图书馆学”而不是“图书学”.博物馆学命名为“博物馆学”而不是“文物学”.二者都是以保存机构命名.而不是以保存物命名。那为什么档案学命名为“档案学”而不是“档案馆学”呢?  相似文献   

4.
所谓的“理论创新”在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很时髦的词——当然.至于真的能否“创新”.其“新”是否为“原”又如何来“创”.这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事。表面上看.把原创性与高校里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联系在一起,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见过不少学校的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论文封底上都印着作者保证论文观点具有原创性的承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和黄炎培谈“兴亡周期”.当然有着深刻的政治含义.但任何政治思想的表述,都是离不开语言的。从语言运用的实践来看.“频率”“比率”可以简称为“率”:“心率”就是心脏搏动的频率;“利率”就是利息和本金的比率。  相似文献   

6.
庹震 《新闻与写作》2008,(10):54-54
关于“笨功夫”的不同认识.源于人们对“笨功夫”概念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误以为记者要下“笨功夫”.就是要完全重复昨天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些同志认为:现代社会的记者.不同于过去了.交通条件变了.通讯条件变了.写稿都用上电脑了,还说什么“笨功夫”?  相似文献   

7.
富豪.几乎就是奢华生活的代名词。普通人很羡慕他们中的多数人出入以车代步,起居锦屋华堂.动辄一掷千金,认定他们都很幸福。因此.当“跳楼”、“自缢”这些字眼和这群身家过亿的人联系起来时.社会上的不少人都感到震惊.  相似文献   

8.
我的家乡坐落在四川省青白江区的城乡镇.那时.四川金堂县的县城里边.一条好深的巷子叫“槐树街”.出去有一个庙子叫“川祖庙”。从我当小学生起,这个“川祖庙”就有一拨一拨的壮丁进来集训,两三个月后,就开赴前线去了。这都是我这个小学生亲眼见到的。这些壮丁苦得很,他们穿得稀烂.我没有看见任何强迫,全部是“招派”.而且,人们都是自愿的.  相似文献   

9.
2006年1月12日至17日.踏着春天的脚步.重庆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重庆市政协二届四次会议如期召开。每年的“两会”都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而今年“两会”因处在重庆“十五”完成期和“十一五”启动期的关键节点.因此格外地引人注目.搞好这次新闻报道对每一家媒体而言.都是一场考验报道能力和策划水平的硬仗。《重庆日报》也随之打响了一场“新闻报道战”。  相似文献   

10.
舒芜  少辰 《出版参考》2006,(8):10-10
我不懂什么是“国学”。国.是哪一国?当然是中国。那么别的国家.有没有“学”呢?总不好意思说别国都没有.只有中国有。既然不好意思那么沙文主义.那就只能勉强承认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国学”。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国学”这个词.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只要略微看看晚清以来的思想斗争史,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1.
圣诞与荒诞     
中国向来号称是“礼仪之邦”,最讲究过节。国有国庆.家有家祭,阴历节.阳历节.一年三百六十日,隔三岔五便是节。过完了自己的节.再过别人的节。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当然也就“节多人不烦”.过节总是一件好事.多多益善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当年李闯王的最高理想不就是“天天都过年”嘛!何况中国人又胸襟博大,能够融蛮化夷,许多洋节.都被咱们兼收并蓄.毫不歧视。比如什么盂兰盆节.  相似文献   

12.
《可视力》     
《信息系统工程》2007,(7):98-98
你的公司“看得见”吗? 这个问题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但只要留心.你会发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很多事情确实是“看不见”或“没有被看见”的。一个企业是由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很多人所组成的集体.就算大家都一心工作.仍然有很多部分无法知悉.比如工作状况具体如何.存在的问题都在哪里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10,(23):51-51
去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后.“低碳“成为各大媒体上的高频词汇。作为一个概念.“低碳“开始为中国普通百姓所熟知。而要使”低碳”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得以践行.让每个人都成为标准的环保支持者.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4.
李佐勇 《大观周刊》2012,(31):208-209
县级中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从农村招来的.他们普遍基础差,大部分有“厌学症”,在学习方法、考试作业、心理适应等方面可以说还没入“门”.不知道怎样去学习文化知识。他们大多数是在家长的逼迫下迈进职业学校大门的,但他们又不是弱智青年,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尤其他们都生活在农村.都为父母干过农活和家务,动手能力都比较强。因此.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如何对他们进行“启智”,认识自我,适应环境并树立自信心.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优化课程结构,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吕春 《档案天地》2007,(4):32-34
传奇将军卫立煌.与当时3位重要人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与毛泽东是朋友.做过八路军的“上司”.曾是被中共通缉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终其一生.卫立煌都如同一道难解的谜案。其中,辽沈战役时期.卫立煌如何暗中策应中共.葬送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最令人费解。而要解开这一谜团.  相似文献   

16.
“你幸福吗?” 去年双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节目。“你幸福吗?”央视各路记者走遍大街小巷.以一个简单的问题采访大江南北的老百姓.却收获了千奇百怪的答案.而其中最经典的回答莫过于那句“我姓曾”。随后.“你幸福吗”开始成几何式的传播.并最终成为人人都知道的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17.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精妙而逼真。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这里写赵姑母的唠叨和龙钟,惟妙惟肖。”钱钟书《围城》:“他仿美国人读音,惟妙惟肖。”从这两条典型用例可以看出:第一.写赵姑母和仿美国人,都是人的行为:第二,写和仿的结果都非常逼真。只有符合这两点,才能说“惟妙惟肖”。有人误以为只要两个东西相似.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叫“准妙惟肖”.以致造成误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10,(26):40-41
在现代汽车中.“动力”和”节能”是矛盾的两个方面.”高性能”往往和“高油耗“成为同义词。如何在两个方面都取得进步对于产品偏向于运动性的高档汽车制造商——宝马公司来说是个挑战。  相似文献   

19.
论“图书馆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提出“图书馆人”这一概念.它是由图书馆界的实际工作、教育工作、出版工作和事业管理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概念比“馆员”、“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干部”都更科学、准确、简明.  相似文献   

20.
《新闻爱好者》2011,(1):116-116
一、世博报道中经常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园区中各国展馆千姿百态.“美轮美奂”便成了媒体描写这些展馆的常用词.但常常错写成“美仑美奂”或“关伦美奂”。这一成语形容的是建筑物的高大美观,其中的“轮”含义为“高大”,写成“仑”或“伦”.都是别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