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新课标的重要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怎样调动学生人人参与学习?怎样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到课外去?为解决上述问题,我校语文学科组实施了"导学题纲"教学模式。一、什么是语文"导学题纲"?所谓"导学题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杜伟 《黑河教育》2013,(3):27-27
学习目标会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预设导学流程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1.直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2.预设学习目标师: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本节课我们要完成哪些学习目标?(学生预设本节课学习目标)3.完成导学指要一(学生通过导学指要一认识组合图形、会分解组合图形)师:大家玩过七巧板吗?请同学们拿出导学卡,看导学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以来,导学案教学逐渐流行。但是,由于导学案上的知识量过大,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掌握导学案上的所有内容,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导学案如何设计?笔者就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体会。一、导学案应注重"学"导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必须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英语课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  相似文献   

4.
如何使思品课“活”起来,使学生愿学、乐学呢?我认为,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型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参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创设情境要“真”在思品课教学中,激情是实现知行转化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触景生情。如教学《公用设施的自述》一课,我首先叙述了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然后,又诉说了它们的苦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提出如下问题:①你知道哪些设施是公用设施?②它们有什么作用?③你是怎样对待的?学生带着这…  相似文献   

5.
古诗虽然意象丰富,意境深刻,但由于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怎样在古诗教学中把握循序渐进这个原则呢?我校范如刚老师精心准备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案例l] 师:(出示挂图)仔细看图,说说插图画了什么内容? 生:陆游在冬天的夜里教他的儿子子聿读书. 师:还画了什么? 生:翠竹、苍松. 师:你认为翠竹和苍松有什么特点? 生:坚强,有韧劲. 生:坚韧不拔. 师:读书需要怎样的韧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 [点评]插图形象生动、画面精美,易于引起学生兴趣,利用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的紧密相关性,运用探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也渗透了课文的思想内涵.由于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变得跃跃欲试了.  相似文献   

6.
1.根据课题整体感知题目体现了文章的中心,尤其是题眼,我们可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徐霞客阅读大地是怎么回事?结果怎样?《献你一束花》:谁献给谁一束花?仅仅是一束花吗?还有什么?2.带着疑难整体感知如《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谁学会了查无字词典?无字词典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引导学生带着疑难读书,就可整  相似文献   

7.
目前,很多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形同虚设,成了“花架子”,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不知道怎样科学地设计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是认为制定学习目标可有可无。导学案中,设计学习目标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程度,并逐渐养成明确目标的意识。怎样让学生迅速明确学习目标并培养目标意识,对导学案设计提出了高要求。本文试图就导学案中怎样设计并呈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胡振凯 《今日教育》2012,(Z1):48-49
思考如下四个问题:一是教什么,要分清教材中哪些是基本事实,哪些是基本的结论,隐含了什么研究问题的方法,经过了怎样的研究历程等。二是为什么教,要明确所教的目的,学习这些内容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等。三是怎么教,根据学生思维的线索设计什么样的程序,提出什么样的导学性问题,怎样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怎样进行反馈矫正等。四是教的结果怎么样。  相似文献   

9.
鲁家宝 《教书育人》2013,(14):21-22
河南省罗山县教育体育局承担的《学生自主尝试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实验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总课题组批准立项的子课题。"自主尝试三环节"教学模式是本课题实验的阶段性成果,"自主尝试"就是学生在积极主动、我要学的驱动力情感作用下,在导学提纲"学什么、怎样学、学后有哪些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期在阅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四十八回后半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时,从林黛玉引导香菱学诗中得到启示,对常州市正在热推的“学案导学法”,从教师说课和实际上课时该导什么、怎么导、导到什么程度、导有哪些要求等实质性问题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不少《导学稿》中,“学习目标”在学生预学前已定好,甚至“课堂研学内容和处理方式”也已在课前成文,“以学定教”已名存实亡.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走不出“按图索骥”的怪圈,被导学稿牵着鼻子走,学生也陷入枯燥而无奈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必须走出“导学”误区,开展有效的预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很多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形同虚设,成了"花架子",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不知道怎样科学地设计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是认为制定学习目标可有可无。导学案中,设计学习目标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程度,并逐渐养成明确目标的意识。怎样让学生迅速明确学习目标并培养目标意识,对导学案设计提出了高要求。本文试图就导学案中怎样设计并呈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精彩的马戏》是六年级第三册《语文》的第十四课。从内容上看《,精彩的马戏》一文写的是动物的杂技,鲜活有趣,再配以多幅动物施展特技的插图,所以课文图文并茂,深受学生喜欢。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怎样来上这一课?怎样带着学生来学习这一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这一课的教学肯定是分三步走:首先是学生字,读课文。提问: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然后是读全文,学课文。提问:课文是怎样写猴子爬杆的?黑熊是怎么表演的?山羊是怎么走钢丝的?最后是读全文,再总结。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这场马戏怎么样?(精彩)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晰、明朗,能…  相似文献   

14.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诗题,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生:写钓鱼的事。  相似文献   

15.
在高效课堂创建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将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导学案应运而生,成为高效课堂创建不可或缺的得力工具和推进高效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设计和编写导学案呢?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创建的主线。导学案设计重点要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如何的问题,要针对高效课堂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6.
(学习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风》时,教师通过自读、释词、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意境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课例片段:师:学习这首古诗,你会回答老师的这几个问题吗?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②诗中景物有哪些色彩?③诗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④诗中景物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古诗中描写了树叶凋零的秋景、百花盛开的春景、巨浪滔天的水面、随风摇摆的竹林。)[设计意图]对古诗的整体把握是我们改写古诗的前提,它可以使我们将古诗的内容全面地表现出来,为下面进行的改写做准备。师: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  相似文献   

17.
一、揭题明法,自读探究师:这是一首古诗,对于古诗的学习我们并不陌生,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古诗学习有哪些方法?生:读,背,思,悟。师:我们来交流一下怎么读背,怎么思悟。生:读诗、背诗都要体会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要有滋有味地读读背背,这是理解古诗的基础。生:边读边想诗人究竟要表达什么情感,说明什么道理?对于我们有何意义?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导学的过程,通过教师追问、点拨、讲解和引导等多种形式,基于学生所学,顺应并促进学生之学,最终实现导学课堂的高效率。那么,教师该在什么时候进行导学呢?笔者认为,导学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时机。  相似文献   

19.
问题教案一、欣赏音乐,激思导学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乐曲。(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2.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板书课题:二泉映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3.读读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如: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这首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在黑板上写出三个“?”。)二、围绕问题,探究品读(一)第一个问题: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1.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乐曲是谁谱写的?2…  相似文献   

20.
金钧 《教书育人》2012,(4):16-17
每次上完课,有多少教师会扪心自问:在这节课,学生能接受授课内容吗?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吗?还有哪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学生学得快乐吗?事实上许多教师会自问:我完成教学任务了吗?甚至会这样自慰:我终于完成教学任务了!什么是教学任务?陈新宇主编的《中学教育学》中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