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下第二单元“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编选了四大古典长篇小说的经典选段,包括据原著改写的《草船借箭》,有删节的《景阳冈》和《猴王出世》,节选自原文的《红楼春趣》。本单元要求“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并“学习写读后感”。学习哪些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呢?结合课后题、导语以及交流平台的相关信息可...  相似文献   

2.
陈正 《小学教学设计》2024,(Z1):101-103
<正>五下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选编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有哪些?笔者对四篇课文“课后习题、阅读链接、资料袋、课前导语、交流平台”等助学系统进行归类整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理解词句意思,如《景阳冈》中“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猜一猜意思”;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何处觅“红楼”?它是“心”的“意象”,还是滚滚红尘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红学”可说是派别林立,方法繁多,但有许多“红学”成果却是对读者的“误导”,其原因在于这些研究者是从非艺术鉴赏的眼光去寻找《红楼梦》之外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白盾先生提出:应“还红楼以红楼”即“还文学以文学”,这是研究“红楼”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它使“红楼”的研究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选择,上升到现代文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正>“红楼”,是有门槛的!门槛之一,鉴赏力;门槛之二,人生觉解的欲望与能力。对艺术大师的作品的鉴赏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生觉解的欲望与能力,多与阅历相关,“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很难拨开弥漫于“红楼”四周的“悲凉之雾”,去摸清“红楼”的门径。正因如此,“红楼”将许多人挡在了门外!  相似文献   

6.
李红梅 《小学语文》2013,(7):122-126
围绕“如何认识与把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年段特点”议题,“2013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与会代表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几多拔云见日,几多共振共鸣,几多思维碰撞,几多疑惑犹存。本文综合了小组发言和会议资料内容,学术观点期待与广大教师、读者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7.
圆梦的殿堂     
谁没有绮丽的梦想?然而,又有几人能驾驭梦想的翅膀!当人生进入暮秋时节,回首往事,有多少美妙的憧憬未能如愿以偿!叹流年似水,带走了春日的绚丽芬芳,夏日的浓荫绿浪,留下了几多迷茫,几多惆怅。转瞬间,两鬓悄悄染秋霜,奈何冬日将临窗!  相似文献   

8.
一、释名 叹词是一种特殊的虚词。古称为嗟叹辞叹息辞等。《马氏文通》称“叹字”;严复《英文汉诂》称“叱叹字”。此外大同小异的名称尚多。“叹”在《说文》里有“歎,嘆”之分:“叹,吞叹也,从口叹声省。一曰太息也。”段玉裁注云:“歏近于喜,叹近于哀。故叹训吞叹,吞其叹而不能发。”又“一曰太息。”段注云:“此别一义。”但王筠则曰:“言吞  相似文献   

9.
戏剧作为一种通俗的文艺样式,在《红楼梦》由小说文本向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的传播过程申所起作用十分巨大。但众多的清代“红楼戏”中,清代“红楼”第一戏创作与流传至今却未有定论。清代道光年间泰州人仲振奎《红楼梦传奇》,作为清代红楼戏曲的“开山之作”,推动了《红楼梦》在全社会范围的传播进程,促进了“红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卖海蛳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9,(7):F0002-F0002
一人见卖海蛳者,唤住要买,问曰:“几多钱一斤?”卖者笑曰:“从来海蛳是量的。”其人即喝曰:“这难道不晓得!问你几多钱一丈?”  相似文献   

11.
吴兰征及其《绛蘅秋》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并风行之后,各种“《红楼梦》戏曲”(以下简称“红楼戏”)便应运而生,使得“红楼故事”不仅传阅于读书人之手,而且流香于市井乡野之间、妇孺村叟之口。在清代众多的“红楼戏”署名作者中,吴兰征作为唯一的女性创作者是不容忽视也是不应该被忽视的。那么,她是怎样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解读《红楼梦》并融注到她的《绛蘅秋》创作中的呢?我们从她的这部“红楼戏”中,是否能捕捉到一些可贵的信息呢?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探究的。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精深博大,气象万千。它有吐珠纳玉、张扬活力的艺术空间;其禅一般的“红楼”意象、与鲁迅相通的悲剧意识、满含生命哲学的人物性格世界、尽揽个性心灵解放史的丰富意蕴,都使它由“具体之学”升华为“理想艺术”和“优秀艺术”的“哲学”。“红楼美学”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少年文艺》的“阅读”栏目推出了“闫红读红楼”系列,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至今编辑部仍常常收到读者来信,询问为什么不再刊登了。自本期起,《少年文艺》将继续不定期地刊登“闫红读红楼”,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错把“谓叹”当“喟叹”——“喟·谓”辨 2003年上半年,韩国一度因经济问题政局动荡,该国总统如坐针毡。当时《参考消息》发了这样一个新闻标题:“卢武铉谓叹:韩国总统不好当”。这其中“谓叹”的“谓”,显然是“喟”字之误,想来很可能是打错了字。不过,在语用实际中,喟叹的“喟”,  相似文献   

15.
情荡红楼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请解其中味? 问你我之所能,且然者何?思你我之所使,又然者何?想牡丹之花容,芙蓉之月貌,兼有沉鱼之美,落雁之姿,却终究受爱所困,因情而尽。红楼之梦,一抹净土,帘梦幽幽,却葬花池。堪叹,堪怜!故——情荡红楼也。  相似文献   

16.
后世把以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及相关续作为主要题材创作的戏曲作品叫作“红楼戏曲”。“红楼”戏剧与曲艺作品,在《红楼梦》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但对于清代首部红楼戏剧和第一部曲艺作品的创作、流传及对后世影响等《红楼梦》改编与传播史上的一些关键问题,至今却未见详细地考证与定论。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书名中“红楼”一词究属何指,历来是红学研究中的盲点,一般以为仅是泛指“巨家大室”,并无深层意蕴,但考之于该书其它诸名,皆有具象可指,因对“红楼”一词寻根究源,所得结论如下:秦可卿即警幻仙子的幻形;秦氏托梦(给凤姐与宝玉)之所即天香楼;天香楼即红楼;秦氏所托之梦即“红楼梦”;《红楼梦》之名有多重寓意;《红楼梦》应是该书本名。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爱子心切的父母,无不期盼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从孩子呱呱落地到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几乎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含辛茹苦的背后,几多欢乐,几多忧愁,几多无奈……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怎样教育孩子,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如何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这是一个值  相似文献   

19.
1.“鸡兔同笼”是我国民间流传的诗歌形式的数学题:“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看来脚有100只,几多鸡儿几多兔?”解决此问题,设鸡为戈只,兔为y只,则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字圣叹。“圣叹”即圣人孔子之叹。《论语》中记栽了孔子称赞弟子曾点的志向,金若采改字“圣叹”,就是把自己与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相提并论,坚信自己若早生2000年,也一定会得到孔圣人的赞叹,可见他恃才傲物的狂放个性。后来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被杀于南京三山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