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对文献情报的需求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已有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数字资源的建设内容、资源组织模式和资源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设专业专题数据库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建设专业专题数据库的几点建议关于建设专业专题数据库的几点建议崔文忠张万萍钟永恒(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在数据库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开发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中国科学院“百所联网”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初...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科学图书馆(简称"国科图")作为中国科学院Chief OA Officer和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关键推动者的角度,运用多维结构法提出了国科图开放获取战略框架,介绍国科图开放获取实践,包括协助中国科学院建立开放获取战略、组织开放获取研究和知识传播、建设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络、支持中国科学院作者发表开放论文等。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九五”发展目标,探讨了中国科学院西南地区文献情报协作网的发展思路,提出更新思想观念、加快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和加强队伍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建设推广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针对中国科学院数字科研知识环境建设需求,提出机构知识库发展策略和建设推广模式。机构知识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技术、服务、法律等复杂问题的处理与对策方案。以工作实践为基础,围绕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建设战略发展目标制定的系列推广与服务工作机制,对推广与服务实践中的制度、方案与工作办法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和迅速发展 ,信息服务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传统的文献情报服务正受到全新的信息技术的挑战。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科学院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方面的成绩和不足 ,并对发展和完善中国科学院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设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是随着中国科学院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而提出的要求 ,同时也为建设现代化的信息中心提供了机遇。现代化的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应符合文献情报工作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资源环境信息中心的发展目标、基本功能以及资源环境网络建设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动态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实施体制改革组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三期知识创新工程”建设的总体框架下,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在文献情报系统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整合院级文献情报机构,组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法人)负责制,由总馆、二级法人分馆和非法人特色分馆组成。总馆设在北京,承担全院公共文献服务平台的建设与服务,协助规划战略局协调战略情报研究服务,组织文献情报系统参与院信息化和国家平台建设工作。设兰州、成都、武汉3个二级法人分馆,在总馆领…  相似文献   

9.
动态     
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网络与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为加强全院文献信息网络与资源建设的领导与统一协调发展,经院领导和院有关部门的批准,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网络与资源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并于1997年4月9~14日在北京分别召开了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及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的网络建设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业内动态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揭牌今年4月初,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筹)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并通过视频方式在兰州、成都、武汉同时举行了分馆的揭牌仪式。组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56年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体制改革,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将从体制上保证统筹规划、共建共享、联合服务,凝聚全院力量,加强文献资源联合保障体系和集成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建设面向科技创新一线的深层信息服务机制,加强战略性、集成性、知识化的信息服务,形成集成化协同化的战略情报研究体系。同时,凝聚整体力量,主动…  相似文献   

12.
浅析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意义,学科馆员的工作内容、岗位设置和虚拟团队工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工作模式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差异,明确提出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不能照搬高校模式,应有其创新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网络(数字)参考咨询系统(CSDL-DRD,digital reference desk)与服务机制的研制和建设,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投资研建,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联合研究和共同建设。CSDL-DRD服务系统经过2个月的试运行及其部分功能的修改和增进,于2003年4月正式投入运行,全面开通了网上参考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4.
集中—分布式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论述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的集中式和分布式两大服务模式及其主要特点;明确地指出并系统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系统集中控制.和服务分散管理服务模式的实践.并通过对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管理团队建设、管理团队的职责、任务以及联合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等实践的分析,提出了集中与分布相结合模式的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的联合管理模式.通过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联合管理的初步经验总结和发展思考,对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管理模式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动态     
动态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资源与网络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1998年4月12-14日,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资源与网络建设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会议。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主任郭传杰同志和院计划局副局长阎成德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的主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论述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的集中式和分布式两大服务模式及其主要特点;明确地指出并系统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系统集中控制‘和服务分散管理服务模式的实践。并通过对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管理团队建设、管理团队的职责、任务以及联合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等实践的分析,提出了集中与分布相结合模式的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的联合管理模式。通过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联合管理的初步经验总结和发展思考,对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管理模式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建设多馆联盟的中国科学院全院图书馆统一自动化系统,有效解决中国科学院内图书馆资源服务离散、独立法人下图书馆经费和资源独立管理、数据和系统重复建设的问题。[方法/过程] 提出构建多馆联盟模式下的总分馆“云服务”的管理模式,并选用相对成熟、稳定的Aleph500系统对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印本资源、全院统筹订购的电子资源进行有效集成和揭示。[结果/结论] 建成了“全院图书馆统一自动化系统共享服务网络”,形成了中国科学院全院工作和服务联盟,有效支撑了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情报研究与信息咨询”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和计分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人类文明和知识的揭示、传播及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撑和保障,文献情报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达,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为中国科学院的科学研究和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文献信息服务,做出了...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光辉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30年来,国家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科学院做出了巨大的优异成绩,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也跃入了国际先进图书馆的行列.在这样的背景下,介绍30年改革开放这个黄金时代如何造就了一个图书情报工作者,培养其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光辉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30年来,国家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科学院做出了巨大的优异成绩,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也跃入了国际先进图书馆的行列。在这样的背景下,介绍30年改革开放这个黄金时代如何造就了一个图书情报工作者,培养其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