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充分关注了学生的生活,作是生活的反映,来源于生活的作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说和写的主观能动性。《谁不说俺家乡好》这样的作题材源于学生熟悉有趣的生活场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交流欲望,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的对象,展示自己所熟悉的家乡的山水风物等,而且体裁不限,内容不拘,便于学生开拓思路。学生自然思如涌,畅所欲言,生活的涓涓细流在笔下汩汩地流淌。  相似文献   

2.
周伟存 《青海教育》2005,(11):28-28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能力.直是语教师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语教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笔对如何提高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作能力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并从学生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作存在的内在困难.进而提出提高学生作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农村中学生作文兴趣普遍不高的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1,从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兴趣;2,挖掘教材之外的农村生活题材练笔;3,引导家庭给学生买书订报;4,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作文课内容丰富而形式活泼。  相似文献   

4.
原生态写作撤消了作教学中的人为框框,在习作内容上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价值取向,反映儿童真实思想、语言形态,体现儿童现实语言发展水平,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来选择作内容,自由倾吐,使每个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展现原生态的自我。  相似文献   

5.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那里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有捕鱼捉鸟的无穷乐趣.有春耕秋获的忙碌与喜悦.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与风情.有层出不穷的新人和新事。农村中学进行作文训练有许多优势。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认为农村中学进行作文训练不能离开本土.政有将作文训练与农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农村五彩缤纷的生活才会诱发学生的作文欲望.丰富他们的写作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张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农村小学学生生活在农村,学习在农村,交往在农村,他们与农村生活休戚相关,农村生活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取之不尽,为农村小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积淀。农村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应结合农村实际。我校地处农村,在对农村小学生品德教育中,充分利用农村生活教育资源,融合农村生活实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启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发掘校内外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虽然农村生活比较单调,家长重视不够。但只要我们善于识别、开发和运用课内外的作文资源,运用自身的优势,方法得当,农村学生作文训练的渠道也是丰富的。  相似文献   

8.
杨峰 《成才之路》2010,(2):36-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我国农村小学由于处于偏僻的农村,信息不足,孩子们的知识面狭窄,习作大都索然无味,大部分学生习作时,围绕主题苦思冥想、东拼西凑.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只是无病呻吟。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写作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善于从生活着的农村去捕捉素材,并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从而乐于去写作文,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9.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由此可见,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使学生写出丰富多彩的、充满灵气的、体现个性的习作,就要让学生积极地走进生活.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触摸周围的草和木,欣赏眼前的景和物,使学生写出富有时代气息、具有新意的习作,写出真实的生活,抒发独特的感受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农村学生走进生活。让农村生活在习作中闪光呢?笔者认为从这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选材构思、思维逻辑等的综合训练,因此,它最能集中地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然而在当前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外、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导致农村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面对这些问题,语文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和写作需要出发,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写作教学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平时,我常去农村基层学校.喜欢翻看学生作文,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评语都有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大面积的存在.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作文水平的提高。结合这些问题.围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农村学校实际,我认为给学生作文下评语,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来和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条件极为艰苦,信息相对闭塞,学生活动局限于极狭小的圈子里。学生见识少、读物少,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路在何处?这是一直困扰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近年来,笔者大胆探索,希望走出一条既符合农村初中现有实际,又能提高广大学生作文水平的路。  相似文献   

13.
刘国芬 《现代语文》2007,(3):117-1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版七九年级段在关于作文教学目标中的第二、第三点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事实上,七~九年级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农村中学师生的一个难题,由于初始阶段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上中学后多数同学还没有作文兴趣,作文时无事可叙,无景可绘,无情可抒,内容没有生活的反映和鲜活个性。为了改变学生作文的这种现状,我根据学生和学校地域的实际情况,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尝试,意在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启迪他们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农村文化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农村小学的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民间文化.使之与作文教学密切结合,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本文主张让学生走进农家、走进田野、走进家乡名人,亲自去收集、整理这些民间文化,并结合小作者的亲身体会、实践,写出大量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反映农村新风貌的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的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可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来源于生活的作文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说和写的主观能动性。生活犹如泉水,源泉丰盈永不枯竭.没有生活.作文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相似文献   

16.
王其清 《考试周刊》2011,(83):62-63
由于广大农村学生作文基础差,阅读范围狭窄,作文教学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绝大多数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甚至是拒之于千里之外。那么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真的就不能有所提高了吗?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相对而言,城市学生的生活内容与活动空间显然要比农村学生的丰富宽广得多,写起作文来也就容易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7.
中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尺度。可是,农村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限制,导致很多学生作文存在困难。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创设情境,精心“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冲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学会思考;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学会表达;及时组织评改,培养学生评改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山区基层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生活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作文资源.如果能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去细致观察,深入调查,合理开发.那么.学生就可避免捉襟见肘之窘和搜肠刮肚之苦,自然就能享受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乐趣。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活动中.围绕山区基层中学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灵福 《教师》2014,(9):66-67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课改以来,受经济文化、学校办学条件整体相对落后等方面的影响,农村学校作文教学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学校,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已成困扰农村学校语文教师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总结了自己在农村学校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探讨通过引领学生深入农村生活,开展切合农村学校和学生实际,独具乡土特色的作文教学方法,探索农村学校走出的作文教学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马爱权 《教师》2012,(25):102-102
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对于推进小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应当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一、拓展语言积累,提高表达能力长期以来,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农村小学的学生阅读量较少、知识面较窄,表达能力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如何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已经成为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l多阅读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过不停。”鼓励采用默读、朗读、诵读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题材和内容。通过组织相关的比赛等,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纠正方言中的语言词汇的语音;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等。2.勤做笔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