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令不少实践者“鱼跃阔海、鸟飞高空”。走进新课程,笔者惊喜地发现:数学教学目标从纯粹的知识技能转向了“三维”目标;课堂上教师关注着教学的发展性、人文性;学生们探索着、合作着……,呈现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在欣喜之余,笔者也产生了些许想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在华夏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的数学老师们,同样以高度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投入其中。学习与交流,理论与实践,成为我们教学生活的主旋律。不定期的、经常性的课改沙龙,成为我们交流学习心得、探讨实践得失的舞台。以下是我们其中一次沙龙情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例如,教学年、月、日时,先让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年龄,然后由学生动笔算一算,他们的年龄相当于多少月,多少日,多少时,多少分,多少秒。这样学生有兴趣。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和学生的交际离不开课堂用语。当我们在精心设计教学中每个环节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推敲一下我们的课堂用语呢?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与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云南教育2003年第5期新教材的教学使我树立了这样的理念: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课堂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一、教科书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库课程改革初始,我们很多老师都感到茫然,但随着课程标准培训学习、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及实践,发现新的教科书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库。如何利用这个资源,以实现新的教学目标,要靠我们…  相似文献   

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9.
2002年秋季开学后,当我拿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这本图文并茂的课本时,翻开里面的彩页,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引导与合作。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教师怎样用新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数学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合作与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机械地做数学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进行数学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和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2.
13.
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数学成为枯燥无味的代名词,题海战、反复训练成为数学教学的法宝。由此带给学生的是身心俱损的伤害,引发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心理。今天的教育是学生明天的生活,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构建“可能的生活”。学生“可能的生活”是创造性的生活,是运用有价值的数学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人生价值,使理想现实化的生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从理念、目标、内容、过程、方式等诸方面为学生构建“可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则是以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前提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贯彻课改精神,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落实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一、加强目的性学习活动并不像游戏那样轻松、愉快、有趣,有时,它是一种紧张、艰苦而又枯燥的活动。实践证明,使学生明确知识的价值以及学习的具体要求和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  相似文献   

15.
教学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形式与内容、方式与方法、要求与落实、新理念与课程等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不仅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也困扰着许多教研人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更好地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我们特开辟了这个名为“争鸣与探索”的栏目,以便和教师一起探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期特推出王立芹、周发涛和马肃霜三位老师的文章,以供大家争鸣,讨论,也欢迎广大读者踊跃为本栏目投稿,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首先应着重引导他们学会获取新知识。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谈几点做法。一、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具有高度的严密性和内在联系,往往前期学习的知识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后继知识是前期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和生长点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因为新旧知识间的连…  相似文献   

17.
18.
面对新一轮课改,每一位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积极的课堂教学的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令人欣慰。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或实质,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盲目地“跟风”追求“时髦”而陷  相似文献   

19.
动态生成性是对教育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过去强调教育过程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刘宗泽 《四川教育》2002,(11):34-3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以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一、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