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隐私权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与隐私权保护的联系与冲突,从制定隐私权保护法、建立考量原则、倡导自律和完善配套法律措施四个方面探讨推进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隐私权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
谢君 《云南档案》2014,(6):49-51
本文从正确看待知情权和隐私权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知情权和隐私权冲突的原因,提出了当隐私权与公共利益无关时,法律应特别保护隐私权,并通过政治手段、法律手段、社会舆论手段规范档案部门对知情权和隐私权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优质公共信息服务的前提,也是公民顺利获取公共信息的有效保障.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发挥的作用是不客忽视的.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既有可能性也具现实性.它可以填补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空缺,能够为公众营造公平和谐的信息获取环境,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还能防止政府"信息寻租"行为的出现.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社交媒体时代,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更加尖锐,新闻媒体有时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不当披露灾难经历者社交媒体上的隐私信息。针对人物特稿《MU5735航班上的人们》是否侵犯隐私权的问题,业界与学界观点也产生了分歧。本研究历时性地梳理了知情权与隐私权及两者关系的演变,并分析两种权利冲突在社交媒体时代加剧的原因。针对灾难报道的两权冲突大多属于私权利冲突的情况,本文建议新闻媒体以权利协调为基本平衡原则,并遵循“征得知情同意”和“协商隐私管理规则”的操作规范来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  相似文献   

5.
隐私权和知情权冲突中的比例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亦称了解权、知悉权。最初意义上的亦即狭义上的知情权,即知政权,是指获取官方的消息、情报或信息的权利。1945年,美国著名新闻记者肯特·库柏(Kent·Cooper)首先使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探讨了档案开放利用中的知情权及其实现,进而对档案开放利用中的隐私权及其保护进行论述,最后提出对档案开放利用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要区别不同情况对其进行平衡。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是实现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保障。文章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从在《宪法》中进一步明确知情权、转变观念、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有效信息获取渠道、重视信息安全等方面,提出适宜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个人信用档案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隐私权和知情权体现的载体,也反映出了二者的冲突。解决隐私权和知情权冲突的原则,应在不同情况下适用社会公共利益原则、个人意思自治原则和个人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9.
传媒活动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道德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众传媒的言论自由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的今天,应当如何回应在传媒活动中所发生的诸多关于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现象,这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仅仅通过法学意义上的认知与探讨,想要很好地解决这个“二难命题”,显然不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路径。知情权与隐私权是一对关系权利,相辅相成,具有平等的权利地位。平衡传媒活动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有赖于我们建立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通过对大众传媒及其言论自由以及知情权和隐私权进行道德意义上的分析与理解,进而确立“把人作为目的”这一基本原则,并给予个体权利以充分的尊重与保护,在大众传媒的道德选择中获得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2010年10月我爸是李刚事件,做出知情权和隐私权博弈的分析——二权之争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上的表现相去甚远。并试图提出一种草根对于权力阶层声讨,知情权与隐私权博弈中,信息获取与传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信息资源的公共获取不等于免费获取,获取对象也不局限于知识产权豁免的公共信息。本文从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协调出发,对传统书刊等文献资源公共获取方式进行分析。提出现有技术条件下,应充分保障公众的信息获取权,为公众提供多层次的信息获取方式选择。公益性图书馆、商业性文化信息机构是社会文献保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服务模式不同,却在促进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实现中承担着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维护公民知情权是新闻自由的主要体现,而保证公民的个人信息及生活不受干扰是隐私权的主要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存在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冲突的现象。本研究基于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表现,从不同方面协调二者的关系,加强和完善公民隐私权保护,将隐私权作为基本人格权的关键内容,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作用,限制媒体权利,保护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13.
随着艾滋病的迅速蔓延以及艾滋病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艾滋病的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有效维护患者的权利与义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价值位阶的角度来探索患者的隐私权与健康人群的知情权之间的冲突与协调、以及公共健康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力求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权利的有效保护与公共健康权利的维护方面提供相关的伦理思考。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和隐私权是相对立的法学范畴,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矛盾既可以体现在平等主体之间,也可以体现在不平等主体之间。协调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应该遵循政治与公共利益原则、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原则、自由流通和合理限制原则、可克减性原则以及主体参与和磋商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近十多年来,"隐私权"和"知情权"跃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随着信息获取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作为隐私权和知情权的载体成为了二者竟相争夺的核心。事实上,无论是对隐私权的保护还是对知情权的关注,本质上都将归属于信息的占有和披露。  相似文献   

16.
论新闻报道中的公众人物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人物原则可以有效平衡公众知情权与公众人物个人隐私权的冲突。其基本价值在于为新闻报道提供一个标准,使对公众人物的报道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保障公众人物必要的隐私权。在新闻实践中正确运用公众人物原则需要正确把握保护公众人物隐私的度,对不同的公众人物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知情权,而这必然与同知情权相对立的隐私权产生矛盾和冲突。世界各国施行信息公开的实践证明,要使这项制度正常运行,就必须  相似文献   

18.
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未明确给定不予公开的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与国家秘密范畴,致使权利边界模糊不清,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审查、公开信息过程中,隐私权与知情权、信息获取权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权发生冲突。研究认为,冲突的解决方式是重新厘定不予公开的隐私信息、商业秘密、国家秘密范畴;建立严格、合理的保密审查机制及法律问责机制;修订《保秘法》;出台《隐私权法》与《商业秘密法》。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是未成年人隐私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所谓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是指未成年人在互联网络中享有的个人信息、网上个人活动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收集、复制、公开、传播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网络隐私权的出现,使隐私权从“神圣不可侵犯之人格权”演进为当前具有积极性的“免于资料不当公开之自由”.①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共享性,使得商家获取未成年人的信息成本较低,获得的效益很高,更容易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保护是十分必要的.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受到侵犯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未成年人的网络隐私权保护进行法理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言论自由权和政府查询权存在冲突,需要进行平衡.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公平正义理论与信息权利冲突理论,对信息权利的法理基础进行详细论述,并对信息权利集合中的信息表达权、信息传播权、信息获取权、知情权、隐私权等子权利的权利限度表现给予详细阐述,此外,认为信息权利边界的确定方式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立法时界定,二是立法后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