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及其基本规律的现有形态应该重新考察和分析。本文围绕列宁的阐述 ,从历史、理论到实践 ,逐层论证了“分”的实质 :不是简单的“分割”和分析 ,而是统一物内在的变易和生成。不仅要认识到过程的一分为二 ,还要认识整个过程的核心的否定的否定 ;一切事物和过程导致差异和矛盾的无限性 ,始终贯穿着质量互变和否定的否定 ,经当代科学实践证明 ,这是对立统一规律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新观点,阐述了转化不是仅仅是对立面的同一,更不只有相对性的同一,转化是一种基本过程,具有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发展--对当代发展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我们把发展当作不证自明、无可置疑的自然“事实”对待,缺乏对发展观念本身的批判。对发展观念的前提预设,印它的经验前提和逻辑前提进行批判显得十分必要。当前世界上通用的发展观念都是以西方的经验为基点的,漠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化传统和现实国情。这种发展本身所蕴涵的理性的偏狭、社会演化论的偏执以及目的论、决定论等观念是导致人类对发展代价缺乏准备,对发展的前途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秀红 《教育科学》2005,21(1):38-40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只有用辩证的方法才能真正地揭示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规律,才能为道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要使德育产生实效性,就必须树立辩证的学生道德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包含的辩证发展观具有四种特性:它既在特殊过程的研究中,又在一般发展的研究中,所以是二重的;作为客观研究的灵魂,它自然具有客现性;它包含着马克思的立场、目的和批判,所以具有主观性;它与一定发展主体的活动紧密联系,所以又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新的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三个有利于”,特别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以追求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内涵,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架构了中国发展分三步走,东西部协调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阐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集成和思想结晶,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要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三个有利于”,特别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以追求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内涵,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架构了中国发展分三步走,东西部协调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认识活动“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是由自身内在矛盾推动的辩证运动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必须通过制约和影响认识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实现。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内在逻辑线索,是认识活动由其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起点经中介条件向真理性认识结论辩证运动、系统演进的过程。为逻辑分析的需要,我们将这样的过程称之为一个“认识单元”。作为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逻辑起点的认识角度及其丰富的内在规定性,在理论形态内在角度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总结了近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  相似文献   

12.
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认为理性是道德和法的基础。现代西方的理性是形式理性,法和道德都是建立在形式理性基础之上的。实质理性不同于形式理性,形式理性是明晰的、是对唯一的普遍的形式的追求,而实质理性是模糊的,如对价值的追求产生价值理性,对最优的内容组合的追求产生中庸理性。建立在形式理性基础之上的形式法和建立在实质理性基础之上的实质道德之间存在冲突,那么它们是否可以相互融合呢?我们必须吸收现代西方和中国传统化的合理因素,在社会治理上实现法治和德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自身发展的高级形态,既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这一论述对于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旅游现象中的矛盾对立统一律与旅游理论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民体系的旅游学科理论成为近年来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这一进程的快慢不仅关系到旅游学科的生存。也直接影响着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作运用马克思主义 矛盾对立统一律的基本原理,与旅游实际情况相经 透视旅游现象中的种种矛盾基础上进行抽象思考,运用从 具体到抽象到思维的具体的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试图推导出旅游理论体系所必需的两大组成部分,基本概念和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5.
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本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缺乏实证科学的有效论证,具有先验主义色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从其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激烈地反对旧唯物主义的抽象物质观,认为世界的物质性是随着人的实践的深化和主体性的发展而不断展现的动态过程;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的终极意义上的本体论的改造,是唯物主义从传统形态进入现代形态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为主要依据,提出了以社会统筹发展为基础的整体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人本观、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动力的协调发展观.深入研究和深刻领会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发展体现的是人类自身对教育的理解与追求,而这种理解过程又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合理的教育发展观,是促使教育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性条件.本文在分析现行教育发展观内涵及其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探讨了促使教育发展观变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和谐发展观是人类学的必然逻辑。既然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应该是整个文化的转型,所以不能只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应该追求经济、文化、生态的协调、和谐发展。既然文化是相对的,那么,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应该走符合自身特色的道路.而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而且这两个方面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照搬别人的模式,肯定就不可能有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人类学的整体观和文化相对观都指向和谐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在后现代主义丰富的思想库里,有着诸多关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观点。但由于它们散见于各种后现代理论的文献中,且没有一以贯之的体系,因而准确把握较为困难。认真分析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含义、后现代主义和谐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启示,将有益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