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是通过以下五条途径实现的。一、改革家长会,优化三个关系,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成长环境。在实践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校开展了怎样开好家长会的大讨论。从校长到全校教师一致认识到:家长会是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关心、支持的重要途径,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家长会的形式也必须改革。自去年开始,我们每次的全体学生家长会都开得别开生面,得到了全体学生家长的赞赏。改革后的家长会包括五项议程:一是组织家长参观各班举办的手…  相似文献   

2.
陈杰 《中学文科》2006,(9):92-92
家长会是联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如何成功召开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会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每个班主任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何尤 《教育艺术》2005,(1):39-39
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交流信息,相互理解支持,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家长会,教师了解了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状况。家长也通过家长会了解到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守纪等情况。然后教师、家长共同研究,寻求互相配合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需要创设一个情意场,在情意场中,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我觉得教育工作同样也需要创设情意场,营造一种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教育氛围——即教育场,这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力具有重要作用。最近,我抓住召开家长会的契机,与学生配合召开了一个班会,非常成功。在家长会和班会  相似文献   

5.
家长会是学校和家长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它既方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为教师和家长交流教育思想提供了平台。然而由于部分教育者认识上的误区,现在的家长会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会的作用,我认为教育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德育模式,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校以家长学校建设为载体,在全校学生及家长中开展了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系列德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背景2004年上半年,我校政教处发现不少学生模仿成人,沾染上很多不良习惯,更不知关爱他人和感恩。学校召开家长会时  相似文献   

7.
李卫东 《中国德育》2004,(12):34-35
不久前,有学校对全校600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最害怕老师说的话”一栏里,“明天开家长会”排在第3位。为什么学生这样怕开家长会?因为在学生眼里,家长会就是老师在家长面前对他们进行的批斗会、揭短会、告状会,往往父母开完家长会后要对他们实行“秋后算帐”,所以他们不敢、甚至不愿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不通知家长、以种种借口说家长没空来、  相似文献   

8.
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的平台。大多数学生家长都不太情愿参加家长会,可能是由于家长会的模式单调、内容乏味等原因造成的。一提到家长会,一般都会想到考试结束了、学生成绩出来了。家长一听说要开家长会,心中就会犯愁,一个劲地嘀咕,不知自己的孩子考得怎么样、是不是又犯了什么错误?心中总是不安,因为自己对于学生在校的表现心中没底。  相似文献   

9.
学校家长会在展示学校教育、获取家长理解和支持、挖掘家长资源、吸纳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内容单一、参与主体错位、形式呆板、次数偏少、会后缺少总结和落实等问题的影响,在实践中家长会并未能发挥预期作用,甚至给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带来诸多不良后果。教师可从与家长建立平等关系、丰富家长会内容、创新家长会形式等方面作出改进,以使家长会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家长会都是家长和教师的交流,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顾虑重重,他们害怕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家长打报告,说缺点。以往的家长会枯燥、乏味,很难发挥家长会的督促、鼓励作用,而且很难引导学生从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所以家长会一直都在开,年年开,开出来的问题也不少,效果平平。我一直考虑能否让学生自己当家长,来次换位思考,实现家长、学生、教师心灵问的沟通。因此这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就这样酝酿成熟了。家长会上学生自编自演的一个小话剧,而“家长”的真正身份却是学生自己。看时机已到,班主任赶紧出来调解:“这位家长,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物质的满足,他们更需要你的关心、理解、鼓励。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本科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对人才培养中普通和强化辅修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辅修模式为例,探讨强化辅修模式的创新性和优势———二次招生吸引全校优秀生源、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案例教学、独立的班级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强化辅修模式对于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另一特点在于对生源鉴别的重视、对课程教学方式创新的注重以及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辅修专业/双学位制的发展背景,阐述了辅修专业/双学位制的基本内涵、意义及其培养方案,指出了实行辅修专业/双学位制下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选修,以提高修读率。  相似文献   

13.
跨校辅修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进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颁布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中部分政策阻碍了跨校辅修,使辅修生的构成天平向校内倾斜,跨校辅修规模缩减,学生局限于本校而难以基于优势学科建构复合型知识结构,带来辅修教育质量下滑的风险;使继续开设跨校辅修的高校面临证书合法性、公平性风险,使辅修自由度受到限制,有碍于跨校辅修发挥其本真价值。本研究在上海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倾听和梳理高校在困境中的积极思考、行动及转型应对,建议教育部明确对跨校辅修的支持,建议综改司介入以协调政策矛盾,建议高校持续完善辅修制度设计、提升辅修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关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侵权责任的立法存在法律效力较低、责任不明确、免责事由和归责原则不统一等问题。《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为此种侵权责任的承担提供了最高法律依据,并对责任确定、归责原则、补充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的处理应明确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和过错原则以及法定的免责事由,有关的地方性立法应作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确定学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是要明确学校和未成年学生究竞是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本文认为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学校对未成年学生承担的只是部分的监护职责,即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这种监护职责,是通过《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公法要求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而不是来自合同的约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所负责任之有无、大小,应根据学校在事故中是否负有过错,及过错的大小来确定。同时在未成年学生伤害案件中应适用过错推定,倒置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学生在校发生损害的民事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不负监护之责,而是负教育和管理的责任。未成年学生损害发生在学校保护范围内是学校承担其民事责任的前提。学校承担未成年学生在校发生损害的民事责任除了主要适应归责原则之外,还应适应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7.
论维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学校教育中必须纠正各种侵犯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 ,维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受教育权、全面发展权、申诉权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小概率事件原则在体育统计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提高我国体育统计中统计推断应用的重要途径是正确认识和理解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小概率事件原则。据此以提高学生统计推断方法及其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珠宝鉴定与营销管理”跨校辅修专业开设二年来,得到了上海市东北片区高校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珠宝鉴定与营销管理”跨校辅修专业的建设与实践,认为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开设跨校辅修专业,有利于发挥高校特色专业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快速有效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小学生辱骂、殴打教师等侵犯教师人身权利的行为屡见不鲜,令人深思。究其原因,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人身权缺乏法律保护;教师权利的规定笼统模糊;侵权者未得到应有的惩罚;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失衡,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未成年学生的侵权行为。因此,完善教育立法,明确教师的权利,给侵权者以适当的法律惩处并全面加强法制教育,对维护教师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树立教师权威,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