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明瑟教育收益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清燃 《未来与发展》2010,(9):35-39,48
本文首先回顾了各位学者对我国居民明瑟教育收益率研究的成果,接着阐述了本文回归模型的选择和数据来源,然后运用回归模型对2004-2008年实际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基本结论。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不考虑行业性质的情况下,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仍呈上升趋势;在考虑行业性质的情况下,受教育年限对收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明瑟教育收益率失效。  相似文献   

2.
使用2006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总体回归和分阶段回归方法.对分层教育收益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收益率高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收益率;在初中受教育水平和高中受教育水平的人群中,较贫穷者的教育收益率高于较富裕者的教育收益率。因此,如果实施教育扩展计划,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让较贫穷者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会明显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这样既能提高经济效率,又能有效解决收入差异过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秦立秀 《科教文汇》2009,(15):20-20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攻读硕士研究生属于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那么作为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人们必将关注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问题。2009年金融风暴袭卷全球,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硕士生的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分析投资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否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以期为个人和社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收益率看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改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高等教育收益率的角度,探讨了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社会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系列的估算数据,从理论上阐述了对高等教育这一“准公共产品”收费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教育收益率的高低既是教育对于经济发展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引导个人投资教育的重要依据。本文运用明瑟收益率模型对我国西部农村不同文化程度下农村居民的教育收益率进行了分类测定。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文化层次农村居民收入的构成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的流动以及非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西部农村教育收益率提高的重要力量,且在非农业收入水平上,文化层次越高,非农业经济收入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攻读硕士研究生属于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那么作为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人们必将关注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问题。2009年金融风暴袭卷全球,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硕士生的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分析投资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否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以期为个人和社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计算并比较我国农村各教育阶段各类型教育收益率,得到关于农村教育结构调整方面的一些启示:巩固义务教育阶段的成果,加快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规模和质量,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教育中,要强调二三产业生产技术教育和第一产业生产技术教育并重.  相似文献   

8.
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25个城市1542家企业的经营环境调查数据,研究了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收益率的影响。基于研发产出存在异质性的假设,本文运用Roy模型对企业的研发能力偏差进行了纠正,并计算出每家企业潜在的研发收益率和无研发收益率,以及因企业特征而异的研发收益率。研究发现,不同竞争环境下的企业研发收益率存在显著差别,低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平均研发收益率要高于高竞争环境,企业会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是否进行研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研究用日收益率和用周收益率计算所得到的β系数估计值是否存在差异,再对其进行算术平均计算观察其特征;并且研究β系数的稳定性,包括β系数在年度估计时段内和不同时段之间是否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依据吉林省的微观数据,文章分析了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对个人教育收益的影响。在收入方程中引入社会背景变量后,明显地降低了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而且,应用隐变量模型采用家庭背景变量作为工具变量之后得到修正的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为7.5%左右。估计结果表明,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确实对个人教育收益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依据吉林省的微观数据,文章分析了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对个人教育收益的影响。在收入方程中引入社会背景变量后,明显地降低了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而且,应用隐变量模型采用家庭背景变量作为工具变量之后得到修正的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为7.5%左右。估计结果表明,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确实对个人教育收益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城乡差距、不同教育程度、性别差异和国际比较等四个方面对以往关于中国个人教育收益率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一致性结论,但也有存在分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微分法计算内部收益率的思路和方法,以寻求复杂计算中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上海股票市场收益率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陶亚民  蔡明超 《预测》1999,18(2):57-58,78
分别运用柯莫哥洛夫拟合优度检验法和异方差的t检验法对上海股票市场股票收益率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排除异常事件干扰的情况下,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进一步研究表明,持有期按日、周、月变化时,投资收益在逐步上升,但相互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雷宗光  张君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9):35-36,70
研究了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时间序列,经检验其具有马氏性,并建立了马尔可夫链模型。取交易日分时数据,根据分时数据确定状态初始概率分布,通过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对下一交易日的日收益率进行了预测。对该模型分析和计算,得出其为有限状态的不可约、非周期马尔可夫链,求解其平稳分布,从而得到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概率分布。并预测了沪深300指数上涨或下跌的概率,可为投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对股票收益到底有何影响?这是国外理论界和我国证券界争论不体的问题。对我国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有负相关关系,而股票收益与产出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产出增长与通货膨胀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夏程波  庄媛媛 《软科学》2012,26(2):57-60
运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和房地产收益率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房地产收益率的波动具有区制依赖性特点;通货膨胀率预期成分在"低速增长区制"、"中速增长区制"阶段,均显著影响房地产收益率,并且方向相反;通货膨胀率周期成分在三个区制中都与房地产收益率显著相关,除了在高速发展阶段与房地产收益率负相关外,在其余阶段均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我国股市收益率非线性下的随机游走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芳  刘志新 《预测》1999,18(6):33-36
在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分布和独立性进行检验后,我们发现该收益率序列不独立、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随后我们运用乘积过程模型对中国股市收益率在非线性模型下的随机游走假设进行了检验,认为中国股市收益率服从随机游走假设。  相似文献   

19.
内部收益率法是目前投资方案评价中广为采纳的一种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内部收益率法存在净现金流量难以确定的问题。由决策者提供年净现金流量及基准折现率的估计范围,利用模糊决策理论改进内部收益率法,并二分法求解内部收益率区间,从而准确的评估投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1988—2002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的三个横截面微观数据集的子集,采用Heckman两步法分析了教育对我国已婚女性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已婚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劳动力参与概率也随之增加,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组参与劳动概率最高,小学以下组最低。而且,随着已婚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收入也有显著增加。但是相对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结果,经过修正后的系数估计值明显降低,而且与其他同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已婚女性的教育收益率是比较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