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边巴 《西藏科技》2006,(9):48-48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被胰腺分泌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严密的生命体征,器官功能监测,加强治疗,精心护理,将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胰腺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因子与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叶内动脉是胰腺微循环障碍中首先受累的部位,在急性胰腺炎发生 发展过程中,胰腺微循环障碍既可作为始动因素,也可作为持续和加剧损害的因素。急性胰 腺炎时,胰腺微循环损伤表现为胰腺微血管痉挛、通透性改变、滋养组织灌流改变和白细胞 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等。然而,胰腺微循环损伤的影响因子是复杂的;从分子血液流变学角 度阐明胰腺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机制,对于揭示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它不仅是胰腺局部的炎症,而且涉及多个脏器功能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无论是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出现的并发症多,死亡率极高,危及病人生命。特殊的高原环境,交通不发达,经济较为落后,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差,对饮食的保健知识浅薄,所以胰腺炎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但由于经济原因,对内地价格昂贵的治疗方法,使人望而却步,只能接受危险度小而有效的非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本文介绍急性胰腺炎介入治疗和护理特点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对家兔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观察用药前、后微循环系统毛细血管开放数目、毛细血管血流流态、微血管管径等指标的恢复情况。每隔5min观察一次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可使微血管口径扩大(P〈0.05);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可使微血管开放数目增多(P〈0.05);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可使微血管血液流态改善(p〈0.05);结论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对家兔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23)
影像学检查是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其中以彩超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对于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高,能够清晰的了解和掌握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本文围绕彩超技术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当今危重病的代表,具有病死率高(10%~20%)、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昂等问题,其主要危害性在于病死率高及青壮年多发。纵观其病变过程,存在两次病死高峰:早期的多脏器功能衰竭与后期的胰腺坏死继发感染。这两次高峰占总病死人数的95%左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7项课题基金的资助下,历时二十年,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难点,运用转化医学理念,以降低病死率为目标导向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原创性地设计了一系列新技术,并提出富有创建性的理论。项目主要完成人有周蒙滔、张启瑜、陈必成、郑明华、洪万东、孙洪伟、徐丹、王维明、金约朋、施红旗、余正平、宋其同、李德泉、孙学成、贾国葆。项目成果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张崇新 《学会》2001,(8):47-47
急性胰腺炎是最常见的胰腺疾病,也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28例,并同西医组20例进行了对比,中西医结合组取得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坏死胰腺组织合并感染可形成胰腺脓肿。由于胰腺脓肿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常不能及时确诊而延误治疗。美国麻省总医院在1974~1984年共收治急性胰腺炎1818例,其中并发胰腺脓肿45例(2.5%),均经手术治疗,其临床经验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环境下外源性L-精氨酸预处理在鼠第一肝门阻断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基础上建立L-精氨酸预处理模型,观察其保护作用。结果血清GSH-ST及MDA活性外源性L-精安酸预处理组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S组;而I/R组各时相点则明显较S组及IPC组为高,血清CAT活性L-精氨酸组各时相点均明显低于S组而高于I/R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L-精氨酸预处理对高原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其机理与L-精氨酸预处理明显减少高原缺氧环境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高原大鼠I/R时肝细胞损伤及改善肝脏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胆道引流术(EBD)对急性胰腺炎(AP)重症化的预防作用及机理。方法:206例AP患者被随机分为EBD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0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EBD组加行EBD。结果:EBD治疗组和S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转化为SAP患者的治愈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EBD作为一种微小侵入性治疗手段,能有引流胆汁,防止胆汁逆流入胰管而阻断AP的重症化过程,且具有痛苦小,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