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颖 《兰台世界》2012,(18):14-15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西文化的交融都在以不同程度、不同维度、不同方式进行着。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文化交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认为,索引一词,抄自日本。本文指出,索引一词,我国古已有之。严复、王国维从英文Index译为索引,在中国现代索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意义上的索引这一术语,应当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中西文化的发展,必然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而在中西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蔡元培具有自己独特的中西文化观念,在新形成的中西文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主要是追求思想的现代性,虽然反对西方的现代性思潮,但是其发展受到了西方思潮的一些影响,蔡元培的中西文化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为此本文针对蔡元培"中西文化"融合思想下对新文化运动的定位,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沈艺虹 《东南传播》2011,(6):139-14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林语堂在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时用现代文明的眼光打量和取舍中国文明,用自己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在集体日常生活中让西方人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用中西文化融合立场传播中国文化,林语堂在书中将旷怀达观、陶情潜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情调予以充分的话语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林语堂以他独特的方式向西方世界阐释东方文明和中国文化,为中西文化搭建沟通的桥梁。林语堂也因此在美国创造了传播中国文化的神话。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的商业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活动,深受西方广告意识与经营理念的影响,但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新旧更迭、中西碰撞的特殊时代造就了商业广告文化的色彩纷呈.作为中国近代期刊史上存世最长、最具影响力的政论性综合杂志,《东方杂志》曾刊发过大量商业广告.这些广告成为近代全球交往格局中西文化冲突与涵化的缩影,其商业广告投射出了基于中西文化民族认同和价值观认同的文化冲突,也展现了从中西并立到求索中西文化之调和的过程,呈现出多元文化碰撞与交织的时代特色,体现出民国时期文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将近结束的时候,中国学术界把目光投向了世纪反思,尤其是投向了世纪交接的前后。人们重新审视在那样个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所走过的路程,并试图从中发现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走向的密码。在这样的学术思潮里,涌现了一大批相关研究成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也包括文学在内的诸多领域。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郭延礼教授就一直关注着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并着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在先后出版了《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和《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7.
《新闻出版交流》2000,(4):28-29
1927年 ,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政治风云突变的年份。而对于王国维来说 ,这一年同样也不寻常 ,因为正处于壮年的王国维将他生命历程的终点定格在了这一年的风风雨雨中。1927年的6月2日 ,王国维像往常一样 ,吃完早饭便去了研究院。到校后 ,他先记起自己忘了把学生们的成绩册带到办公室 ,于是就让研究院的工友去家中取。此后他遇到研究院办公室秘书侯厚培 ,便与侯聊起下学期招生安排的话题 ,他谈了许多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过了许久才与侯分手。临别时 ,王国维向侯厚培提出借三元大洋 ,但侯正好未带现洋 ,只能借给他纸币。王国维拿了钱…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正在学术界蓬勃展开.在探讨中,人们一般都是以西方文化作参照系,对两种不同的中西文化加以比较,从而获得对传统文化全面深刻的认识.很明显,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必然离不开卷帙浩繁的古籍图书,因为这些古籍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材料和依据,同时图书编纂过程本身就反映了不少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本文试从中国古代类书和西方百科全书的比较中,分析一下中西文化的不同特质在工具书发展中的表现. 在对类书和百科全书进行比较之前,我们应首先考虑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图书馆学"的建设与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清菊 《图书馆杂志》2005,24(7):3-5,16
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图书馆学的发端、发展过程不仅是一个引进西方文化或西方科学的历程,而且也是中国人思考如何创建中国自身的图书馆学的历程。在这方面,梁启超所提出的“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的思路,至今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思想意义。本文以梁启超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辞为切入点,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探讨了这一思路的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思想,是在新、旧、中、西文化思潮的争辩和斗争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是各派思想激烈冲撞和不断调和的结果。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新民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中西文化的相互调和以及世界图书馆学思想的融汇贯通。在此过程中,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思想打上了文化保守主义的烙印。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1.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对外传播的窗口,在对外文化传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中西文化在历史、语言、审美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本文意在通过《西藏一年》从纪录片的内容、故事、人物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纪录片如何跨越文化差异,更好地承担对外传播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黄芳 《编辑之友》2011,(3):111-114
在20世纪30年代杂志出版的繁盛期,大量由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创办的英文杂志未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与研究,尤其是以《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1928-1940,1945-1946))和《天下》月刊(T’ienHsia Monthly,1935—1941)为代表在上海出版的众多英文杂志。这些英文杂志阵群,构建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跨文化之桥。依借英文传媒,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中西文化进行广泛译介;在吸纳引入西方文化的同时,还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了海外,并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域下寻求中国现代文化的发  相似文献   

13.
这一轮文化体制改革若从2003年算起,已有七八年时间。文化体制改革是从管办分离开始的。管办分开以后,办的这一方面的深化改革比较到位了,管的那一半又如何?聂震宁同志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与此相近的一个问题: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改革的目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本书是关于近代中国博物馆研究的专著。近代是中国博物馆产生及初步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段,博物馆从无到有的创建过程中,不但从根本上冲击了中国古物私藏秘守的固有模式,同时宣扬了新的公共文化观念,拓展了公共服务空间,对此后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该书在中西文化冲突及交流的背景下,分析近代中国博物馆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的倡议为不断推进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时机,中国文化的推广是一项长期、繁杂的工程,其传播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环节,都需要循序渐进地加以完善,国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制定系统的文化推广战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中国文化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合作发展中,努力向世界真诚、真实地展示中国的国情。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要保持发展势头,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度和影响力会有质的飞跃,创造出更多世人喜爱的优质产品,体现中国的文化和精神。中国文化"走出去"表达了中华民族推进各国文化交流交融的美好愿望,也顺应了丰富世界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要求。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在坚持自己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地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国文化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鲁克园 《兰台世界》2013,(4):128-129
<正>清朝时期,西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清代时期的中国在整体上还是一个保守、闭关的封建国家,但是这一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也在慢慢开展起来。清代的各种传教士中耶稣会人员实力雄厚,很多人有着较为丰富的科技知  相似文献   

17.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因其文化传教策略和中国社会需要,开始在华展开翻译出版活动,创办了墨海书馆、广学会等一批翻译出版机构,翻译和出版了大量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书籍,在近代中国翻译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促进了我国翻译出版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方哲学传入中国及国人对其评介与出版,是中国文化与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这个历程进行历史的考察是极有启示性的工作,无疑具有很大的艰巨性。笔者有幸参加《民国时期总书目·哲学分册》的编辑工作,在北京、上海、南京、重庆等图书馆披览群书,了解西方哲学在我国传播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与出版情况,同时还向哲学  相似文献   

19.
英国李提摩太是晚清时期的一个传教士,他积极倡导中国大兴教育,对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传教、教育改革以及具体实践等方面探讨李提摩太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20世纪之交,正是中国学术文化发生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中西思想撞击、古今交替的文化转型期,中国美学思想界诞生了王国维、蔡元培和梁启超这三位重要的开拓者。他们在美学史上的意义乃至在整个民族学术与文化演进上的意义,正日渐引起学界的关注。王国维和蔡元培二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有相关美学研究专著问世。而三巨头中的梁启超,虽不乏单篇研究论文以及专著教材中的部分章节,但关于其美学思想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