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鲜活的教育实践及冲突社会学与批判教育学理念,可以得出一种新的"基于抗衡的合作主义"的班级观。这是一种主位、客位互释的班级观,其研究出发点是"班级第一性",目的是为公民社会奠基,其班级历程包括教师权威的施展、学生同辈的竞争以及教师权力与学生权势的互动。对于这种班级观来说,冲突是手段,抗衡是机制,合作是目标。这种班级观需要教师树立解放型权威观,成为转化型知识分子;学生通过良好的班级政治生活来涵养未来公民社会的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2.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个性化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能否充分发挥,学生能否全面健康地发展。我院机电专业班级管理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管理理念仍然落后,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还不同程度地注重班级学生考试的分数,并以这种考试的等级性、准确性把学生排队,作为奖惩的依据;好多班级是一个松散的群体,时时处处依赖于班主任的亲临决策和指挥;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竞争机制;班级管理大多实行的是与社会相似的控制主义的基层化管理制度;管理中忽略学生个人的情感、需要、愿望和兴趣,忽略学生个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等。本文试分析技工院校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 ,班级是一种正式的社会组织。但是 ,从交往行为理论的角度看 ,班级应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初级群体 ,即学习共同体。把班级视作学习共同体更有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共同体的理念不是空想。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具有重要价值 ,不仅因为它有交往理论作为基础 ,还因为构建这样的班级的条件现在已初步具备。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研究与逐步推广为班级性质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支持。这种教学观认为 ,知识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解释 ,学生个体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心理建构来获取知识的。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有效地传送到学生的头脑中 ,因而…  相似文献   

4.
一、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1.重视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忽视班级的个性化功能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对学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管理主义片面强调学生社会  相似文献   

5.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培养学生的品行素养和树立良好班风班貌是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选拔开朗真诚、宽厚负责的班团干部可提升班级自主管理的能力;班级口号、班训、班刊、班级博客等班级文化的构建融合了班级的灵魂;小组式的量化评分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凝聚力; "社团节""艺术节""体育节"等群体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班级建设中,班级管理实行的往往是“控制主义的层级化管理”。从班主任到班干部,从班干部到一般学生,层层控制,级级落实,学生(包括班干部)没有创造性的天地,个人的情感、需要、愿望和兴趣等常处于抽象状态。其结果是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班干部成了服从和执行所培养出来的“小警察”,有时还会造成藏族学生和汉族老师的隔阂。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重新给班干部和老师的管理角色定位,应该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把民主选举权真正还给学生。内地西藏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之间不是上下级的行政管理关系,而是平等的学…  相似文献   

7.
班级管理应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培养一班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理念重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提倡“自主化的班级管理”。在“自主化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的立足点从直接管理转移到设计管理上来。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全方位推进学生自主化管理工程的实施,进行班级管理方面大胆改革,围绕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这一指导思想,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符合学生年龄段特征的班级文化目标,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群体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在班级管理中,合理地运用班级规则、班级舆论、班级愿景、班级情感等所创设一种群体“压力”,把这种“压力”有效地转变为群体动力,对班级管理的优化和学生目标的达成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班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班级管理需要新的理论依据。文章把多元智能理论引进班级管理,改变只重成绩而忽视学生其它智能的传统发展观念,在班级管理中注重不同学生的不同优势挖掘,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发挥其优势,并把优势迁移到弱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确保释放学生的智能优势,要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实行多元多维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11.
由于社会舆论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学业倦怠",高职课堂教学出现窘态,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目前的高职教师在课堂有效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错位和空场,这导致了课堂教学目标有所偏失、师生角色错位、职业学习情境缺失、有效沟通空场等情况。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从教师的角度寻找根源,寻找破解高职课堂"失态""失效"的良方,以期提升高职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文化课堂是基于对南菁书院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现代课堂教育价值的多维审视提出的课堂建设愿景。南菁高中的文化课堂建设,承载着学生生命成长的一切价值诉求,凸显"自主为先"的特色,让教学回归到"人"的世界;以学定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幸福成长的需要;以美育整合教学内容,建立课堂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丰富课堂的存在形态,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南菁高中追求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人文性、发展性、生命性"价值的实现,课堂建设由模式建构到文化自觉,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意志,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培养和锻炼。器乐教学进课堂,选择易教易学、方便携带的乐器是前提,兴趣是催化剂,课堂纪律是保障,入门教学是基础,曲目训练是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创新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为基础,以学生创新精神和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较多的讨论、分析机会。引导学生在知识上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培养学生善于合作集智取长。  相似文献   

15.
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从教学组织的层面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了规范。虽然随后从大量公开发表的文献可以看出,人们从各种视角和立场深入研究了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发生了迥然变化。但是,毋容置疑在当下学校教育场域的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同步教学"为主导范型的课堂教学行为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本文运用概念史的分析视角,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布鲁纳、佐藤学的教育思想体系为背景,围绕"目标、内容、方法"等课堂教学元素,运用批判反思的方法论视角,检视五大课堂教学模型从自然主义、观念主义、实验主义、结构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的演进历史进程中,如何在课堂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中阐释教育"成"人这一大问题的课程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艺术素质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它包括教师的课堂仪表、情态、口语和行为姿态 .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中介和手段 .因而 ,教师课堂艺术素质的好坏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影响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的因素 ,不仅在课堂教学艺术本身 ,还有更多的深层次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教师的师德水平、知识水平、表演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普通话水平等 .要提高课堂艺术素质 ,必须从这两个方面或曰两个层次努力 .不仅要学习教学理论 ,更要注重教学实践 .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性、互动与权力--诠释课堂生活的社会学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性、互动、情境定义和权力等是教学社会学的主要关键词,它们可作为考察课堂生活与教学活动的极好的视角:教学是一个社会性的互动过程,是师生不断解释情境和创造教育意义的过程:课堂生活在反复磋商和冲突中充满了丰富性和复杂性;权力的控制与反控制昭示了课堂秩序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文化问题的凸显和教育改革深化的需要,课堂教学文化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对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有了新的诠释,课堂文化的社会学研究、新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等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得以开拓。然而当前的研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基本概念尚未厘清、研究主题孤立分散、研究范式单一、形式化严重,等等。对此应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厘清基本概念的意蕴,建立研究对象的分析框架,重视人类学研究基础上多种范式的整合,把握课堂教学文化研究的精神实质,从而彰显本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Teaching is an activity shar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at is, it is an activity in which teacher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s of education, instruct students in studying. The mutual influence involved is a kind of social interaction. When educators used to talk about the soc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teaching," they stressed only the importance of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collectivism" or explored how best to enhance results, from the angle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 by using "methods of socialization." Most discussions were based on normative study, not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theor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the past decade or more has begun to emphasize "micro" research and emplo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to study teaching and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Not only has its contents and concepts become more substantiv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has also become more complet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primarily the soci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latter. Second, it will analyz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ocial system,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y. Finally, it will conclude with possible approaches to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  相似文献   

20.
彭艳青  陈堃 《科教导刊》2021,(1):184-185
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需求视角下独立学院进行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思想、认知主义思想、建构主义思想.目前为止,独立学院进行课堂管理缺乏相应的主动性、技巧性以及对学生的关注度.分析独立学院课堂管理的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从而提升独立学院课堂管理的水平,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