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是一种自然的心理需求。记得我刚踏上教师岗位的时候,担任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当时,班里有一个叫张辉的学生,各方面表现都很差,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一次语文课上,他没有完成作业,而且还撒谎。  相似文献   

2.
陈建平 《考试周刊》2011,(23):52-53
没有情感的课堂,就没有真正意义的语文教育。用情感对语文课进行教学,能使语文课充满生机、活力,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怎样进行语文情感教育呢?作者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语文课上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周静 《考试周刊》2012,(27):39-39
语文是一门特别富有情感的学科,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充满激情。英国伟大诗人拜伦说:"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如果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便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更好地领会文章内容。  相似文献   

5.
每次听完洪榴老师的课,我都会对语文课、语文老师、语文教学有诸多新的感受和思考。洪老师上语文.她自己就是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艺术和情感投入。总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语言、思维和情感的熏陶。洪老师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让我再一次和学生一起享受了一节唯美的语文课。拙文就以此课为例,刍议洪榴老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了水,不成其为池塘一样。”语文学科是流淌着情感的学科,是充盈着丰富爱的学科,离开情感和爱的语文教学,犹如鱼儿离开了水,是无生命力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用爱心去浇灌课堂,用情感去浸润课堂,用真情去演绎课堂,从而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提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7.
英国伟大诗人拜伦说:"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语文课上语文教师没有激情,就失去了教学的原动力。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用激情去击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在课堂教学中采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8.
教学语文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师和他的学生塑造自己灵魂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的情感就是生命的美,语文的智慧就是生命的智,语文的深度就是生命的深度。这,是我读完大夏书系中李镇西的《听李镇西老师讲课》、魏志渊的《语文课》和王开东的《深度语文》之后的感受。教育类的书籍常常是枯燥而乏味的,但是读《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语文课》《深度语文》,我感受到的是崇高情感的熏陶,是人类智慧的洗礼,是生命的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9.
没有渗透情感教育的语文课,是枯燥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者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适时适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尽心尽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情感渗透,就有可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效。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是和数理化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传递,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对知识的诠释,没有情感和审美的支撑的语文课绝对不会是动人的语文课,王君老师的青春之语文,围绕青春的激情、敏感、灵动、自信、浪漫、创新六个特点,赋予了语文课新的生机。本文主要从返璞归真解读文本,焕发青春的课堂设计,咀嚼文字的美中去体会王君老师的青春之语文。  相似文献   

11.
没有渗透情感教育的语文课,是枯燥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者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适时适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尽心尽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情感渗透,就有可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效.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语文课有滋有味 ,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这是每个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境界 ,也是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笔者尝试着给语文课添入生活味、幽默味、人文味 ,让语文课三味俱全。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上至天文地理 ,下至草木虫鱼 ,大至立身处世 ,小至人情物理 ,尽在其中。语文教学要鲜活 ,就必须把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为此 ,我在任教的班级做了以…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8,(6)
列·尼·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  相似文献   

14.
时文选萃     
拿什么评价教师“看一个语文老师高明不高明,并不是看他的学生语文能不能考高分,主要应看他有没有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情感。如果他的学生都非常热爱语文,学习语文都有浓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是一门极具思想与情感内涵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是由语文课的本质所决定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在教学内容上渗透和体现情感教育,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因此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正>要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语文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以此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热情。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只有老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感受到语文课程的语文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一、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朗读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激荡心灵情感的潮流。  相似文献   

17.
哈哈嘴     
语文老师喜欢在学生们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听写生词。她每次总要说:“把纸拿出来,名字写上!”一天语文课上,小明前面一女生突然转过身来问:“如果你遇到周杰伦,你会对他说什么?”小明正在思考如何回答时,语文老师突然说:“把纸拿出来,名字写上!”  相似文献   

18.
情感注入与语文教学陈宁语文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的注入。如何使情感注入到语文教学中去呢?我认为必须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进行。一、情感注入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教师上课应该是富有感情的,这是上好课的前提。有人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上应该有“四声...  相似文献   

19.
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1](p57)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和教改名家的不断出现,众多成功的教育机智的案例层出不穷,对语文教学的成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这一  相似文献   

20.
葛瑞英 《考试周刊》2014,(32):57-57
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个别学生甚至把语文课当成休息课。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和语文教学具有特殊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语文教材大多充满深厚的感情,更有不少抒情名篇,教师如果饱含激情地进行课堂教学,那么,教材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可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进入课文意境,品尝语文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