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是一种寻求意义而不满足于单纯地存在的存在物,这便有了"作人的意义"。人是"作"出来的,"作人"即being human,不是动宾词组,而是系表结构,"作人"即"为人"、"是人"、"成为人",就是追求自己成为人。只有"人",才需要作和追求;作,而后有人。"作人"是与生俱来分派的一项任务,不得不作。唤醒对"作人"的全面的认识,应当向超验性开放,既承认人的生命的高贵性,也承认其脆弱性。作人意味着"被认识"、"被需要","我被思考,故我在";作人就是"被需要","我被需要,故我在"。人类关于自我的形象支配着自己的命运。赫舍尔将作人的根本方式概括为:珍贵性、独特性、机缘、非终结性、创造事件的能力、独处与群居的两极性、互惠、感通神圣等八种。"上帝"是与"有意义的人"相关联的,"上帝"出于对存在的关心和可施予的关切,力图把人吸引到此意义之中,信仰对作人是非常有助的。恢复"作人的意义"是必须的。作人,为人,是人,成为人,由"是人"组成的社会才是人的社会。作人,既是自己的福音,也是所有人的福音。  相似文献   

2.
绑架罪是单一客体复合行为的犯罪。绑架过程中"致使被绑架人死亡"可作为绑架罪的加重犯,"杀害被绑架人"则应按数罪处理。《刑法》应以刑法谦抑性为原则确立"绑架中杀害被绑架人未致死"适用未遂犯规定的条款,合理设计绑架罪的量刑。  相似文献   

3.
浅谈文化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现象比比皆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不被文化关系所包纳。文化冲突是文化由"旧"到"新"的一个必然里程,是文化进步的表现,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客观普遍必然现象,是人类社会诸种冲突的深层、根本性原因。  相似文献   

4.
日本流行的"不表扬文化"是由日本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决定,这一文化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日本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是激烈的竞争意识所导致的一种隐忍思维。"不表扬文化"从中小学教育阶段就开始流行,由于当众受表扬会使自己被孤立,日本人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被表扬,尽量避免引起别人的"羡慕、嫉妒、恨"。"不表扬"和日本人的谦虚文化、团队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使得日本人的性格中普遍具有一种被动的倾向,即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意见,极力避免与众不同,这也是日本人被称为"最缺少朋友的民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人"的培养是通识教育根本的价值追求。对"人是什么"的追问是通识教育不变的主题。哲学人类学告诉我们,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创造文化,同时又被文化所创造。因此,我国的通识教育应该回到"文化的存在"这一原点,即尊重人的主体性,同时强调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并能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人。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机测后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特别是第四题"命题说话"项,被测人失分增加,严重影响了测试成绩。针对机测后被测人第四项"命题说话"失误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弗兰肯斯坦与赛博格所代表的"人"的形象分别在资本主义早期与晚期被提出。弗兰肯斯坦给人类警示:如果放纵利用知识征服世界的欲望,人只会走上主体被瓦解灭亡的道路。"赛博格宣言"则宣扬一个主体性被消融,人与动物、生物、机械以及非物质的界限被超越的"人"的形象。在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语境中,本文将以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与堂娜·哈拉维的"赛博格神话"为否定性与肯定性后现代话语的例证,分析"人"的形象的瓦解与建构。  相似文献   

8.
韩英 《文学教育(上)》2010,(16):142-143
一.语用预设定义 预设(presupposition),亦叫"前提"或"先设",是发话人通过语言传递、假设受话人已知、被发话人认为是既成事实的信息;通常是由语句的词语或结构所触发,由受话人逆向推理而来的命题。它被认为是先于该语句蕴含义和寓义而成立的定识。  相似文献   

9.
胡适与鲁迅     
过去近百年中,胡适与鲁迅都曾被尊为"现代孔子",也被骂为"封建余孽"或"帝国主义的走狗";特别在他们之间的关系上,大多被说成是势不两立的"冤家对头"。实际上,胡适与鲁迅是人不是神,都是食人间烟火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一生既是朋友,也是同事,既有交情,也有分歧。他们在思想和学术上多有成就,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不同的知识分子代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可以把创新"被X"格式的出现,看作是对传统"被"字句用法违反的认知操作的结果,最终促使"被X"具有了"主观强加的事件否定"义。这种突破句法常规的做法正是网络用语吸引人眼球,使人感觉"异常"之中带有辛辣、讽刺、反语等"否定"意味的独特之处。当我们看到了这些带"被X"格式的词时,即使没有看到详细内容,我们多半也不会相信"X"事件的真实性。"被X"格式已经慢慢类化为表示事件否定的构式,我们并不能从其各个组成成分直接推知"事件否定性"语义。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吃东西吃坏了肚子,发烧腹泻,医生常会说他感染了病菌,得了急性肠炎;一个人要是得了肝炎,医生就会说他是感染了病毒。现在,人们还经常听说什么"艾滋病病毒"、"蘑菇病病毒"等等,那么,"病菌"和"病毒"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们又是被谁最早发现的呢?其实,"病菌"和"病毒"都是可以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它们非常非常小,肉眼看不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样子,  相似文献   

12.
"被XX"是近来网络流行结构,从语义特征来看,"被XX"中的"XX"是非自愿的,非可控的,"被"具有"不是自己意愿"的含义,最先进入这种结构的是动词,后来在语法的类推作用下名词、形容词、数词也进入了这种结构;从语义功能上看,"被XX"用来表明"XX"不是自愿的、从语义上来说都是不好的,是说话人不愿意或不想、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日前,新华社记者报道两会代表委员"声讨"各地出现的"超级中学",十分值得关注。这些被称为"航空母舰"的"超级中学",是近年来各地正在"崛起"的"新生事物"。它们不仅规模巨大,多为万人高中,有的甚至超过两万人;  相似文献   

14.
"人是什么"是康德全部哲学思想的最高问题.康德通过"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不仅为道德实践提出了绝对目的,还指出道德教育必须先验地以人为目的,尊重人格尊严."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是准确把握康德哲学体系的关键之所在,正是基于对人是目的的论证,康德统合了表面上看似被割裂的自然领域和道德领域,并且回答了"人是什么"这一根本的命题.康德的这一问题对于当下以人为本,提高高校道德教育水平有着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性解放的话题贯穿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史,从"神"到各种"元素",哲学家们目中无"人",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尺度"第一次对人自身给予了肯定。然而,到了中世纪,人性的萌芽窒息于宗教的神性当中。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被重新发现,充分表现出了对人的尊严的重视。到了现代,在科学和人文两大思潮的对撞中,个性的解放成了哲学家们争论和探究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人的眼里,妲己是一个标准的"红颜祸水"、"一代妖后";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历史著作,妲己都不曾正面生存过;妲己负面形象的形成,是一个典型的"被祸水"、"被妖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儒家的"妇道"以及成王败寇的理论和古代文人借古讽今的传统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吐温是美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关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曾被人们称为"美国的狄更斯",被福克纳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被豪威尔斯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败坏哈德兰堡的人》是马克·吐温晚年的一部最重要的中篇小说,小说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富于戏剧性,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虚伪自私的心理。本文从写作背景、深刻的主题思想、人物刻画心理描写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来具体探讨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理论也在不断的进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束缚人的个性,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性化"理念被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人性化"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与人的地位的提升。"人性化"的社会理念重视人的作用,认为人是管理之本,本文主要在诠释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如何实现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9.
"边缘人"是指在课堂中被冷落或被忽略的学生。实践证明,只要措施得当,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学习的边缘人唤回主体队伍,使他们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吴宓与徐复观,一位是学衡派的主将,一位是现代新儒学大师,两人都曾留学国外,吸收了不少国外的学术思想。但从他们二人的学术立场看,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在对待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中较重要的两个概念"性情"和"载道"时,两人又呈现出同中有异的表现。文章旨在从"性情"和"载道"两个概念入手,比较其二人的文艺思想,不仅再次彰显两位学者各自优秀的思想理论,更希望对当下被西方化思潮充斥的中国文学界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