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习除了在校内课堂上,还存在于校外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广阔的领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广泛阅读、观察、思考、练笔,学会学习积累,并对其课外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2.
古人说:“泰山不弃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大诗人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是直接地强调了积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堂中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积累,等于给学生"资本",学生一生都能享受它的"利息",让学生达到"自能读,自能作"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积累是学习的习惯,是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需要日常积累和厚积薄发,语文教学需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积累。因此,语文教师应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课本、课外读物和课前三分钟演讲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做好语文学习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学生每年的寒暑假都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如果能正确引导他们进行语文学习,利用身边有利条件,有选择地多看,多交流,多学习,结合实际不断在生活中进行积累,加强锻炼,提高学生写作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必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积累的过程,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要让学生积累,就要让他感兴趣,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语文积累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在积累过程中让学生多写,勤练,不断把古今中外语言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8.
笔者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近20年,经常会遇到学生向老师请教语文学习的方法,教师往往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的确,“积累”不失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可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不可能像有些学科那样立竿见影,这就决定了“积累”必须有一个过程,甚至周期很长。  相似文献   

9.
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更要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下面谈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0.
统观<语文课程标准>"积累"一词出现多次,几乎贯穿<语文课程标准>的始终.可见,做好语文积累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积累必不可少。作为高中生,要认识到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把积累当作自己学习语文的一种手段。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则会引发质的改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感悟能力会得到整体提升。因此,学习如何有效地积累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生每年的寒暑假都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如果能正确引导他们进行语文学习,利用身边有利条件,有选择地多看,多交流,多学习,结合实际不断在生活中进行积累,加强锻炼,提高学生写作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必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意义重大。教学中要关注语言资源,丰富学生的语言认知渠道;优化语言积累,拓宽学生的语言思维域度;强化语言实践,升级学生的语言积累认知,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一、多渠道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堂让学生听而生厌、恹恹欲睡、照本宣科、索然寡味的语文课能产生很大教学效果。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以巨大的情绪力量感染学生,激发创造的潜能;教师如只顾和尚念经似的传授,不根据课堂信息反馈。灵活调整自己的教法,那就是盲目的教学,是教育智慧处于最原始状态的表现。教师要以渊博的学识、民主的理念、丰富的情感、形象的语言、思辨的哲理、灵动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有了,就有了学习进步的可能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去读,实现其个体价值,发展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观念。语文教学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6.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要发展就需要积累。积累是发展的基础,积累是发展的前提,积累是发展的必经历程,所以没有积累就没有发展。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语文融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故要学好语文就得把它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  相似文献   

17.
学习习惯丰富多样,而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的获取。评判一个人语文素质高低,人们常常会以诗书满腹、能说会道,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来衡量。诗书满腹、下笔千言就是语言积累丰富;能说会道、一挥而就是语文能力强。那么,说什么?写什么?其实,说的写的都是自己心中的积累。离开了积累,说、写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8.
积累法在我国古而有之。荀子认为:“积斫削而为工匠,积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仪而为君子”;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墨子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一个人的基础知识越广博深厚,所成就的学问也就越大。今天,积累更是学习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建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现我就谈谈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所做的积累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过程之一,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构筑语文知识的大厦,形成语文知识的汪洋大海,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因此,教师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途径与方法。本文就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教给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积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