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在教育走向现代化乃至全球化的改革进程中,让学校办出特色已呈必然趋势,并越发凸现其重要性和必然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质量是指学校的办学质量,包括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质量。学校特色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学校特色建设是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借鉴特色学校的成功经验发现,通过学校特色建设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一是应该树立正确的学校特色观和科学的学校教育质量观;二是要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奠定基础;三是要通过构建有特色的学校教育模式,推动学校特色的整体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四是要重视建立和完善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的调控机制.实现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与教育质量提升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有着55年办学历史的福建省重点侨校、二级达标中学——荷山中学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提高学校的影响力,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实际出发,在总结艺术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经过多方调研,反复论证,确定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大胆尝试与探索,走出了一条发展的道路。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了王国文、郭银土、康耀仁、陆昭环等一大批海内外闻名的艺术家。2005年组织同学参加由省文联主办的“福建省出  相似文献   

4.
现在许多校长都说要把自己的学校办出特色,这是很好的想法。确实,过去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全国一套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一套教材,不考虑地方和学校的特点,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千校一面,缺乏特色。近些年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除了有国家标准,还容许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是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办出各自的特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素质教育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这就对普通高中的学校特色提出了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吉林省长春市东光学校针对学生在小学向初中、初中向高中过渡中出现的心理、学习行为衔接不连贯等问题,充分发挥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办学体制的优势,在“十一五”课题规划期间学校确立了“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校本课题,进行了中小学、初高中过渡期衔接教育研究的有益尝试,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具有东光特色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正在制定的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全面提升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首都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新阶段,那么,怎样的学校才算是一所好学校,如何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怎样保障学校教育质量得到科学持续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杨素群 《湖南教育》2004,(13):12-13
校园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现学校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着力创建科学与人文并举的物质文化,营造理想的育人情境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它包括基础设施文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中小学校的教育必须改变过去“千校一面、千校一纲、千课一本”的标准件模式,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素质结构立体多面的人才。同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中小学校的教育必须改变过去“千校一面、千校一纲、千课一本”的标准模式,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素质结构立体多面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教育改革,过分地追求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而淡薄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机构与教育工作者要摆正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切实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不仅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也是当交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是全国教育系统当前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反思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无用论、学校教育万能论、学校发展环境决定论、学校教育质量生源决定论、校长英雄论、学校教育科研群众运动论,等等。这些倾向的存在已经给教育活动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果不加以分析和澄清,其对教育活动的消极影响将会进一步蔓延,从而给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教育科研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为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重要作用,学校日益形成了"基于问题,立足校本"的科研文化,营造了"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科研氛围;创设了基于实践的研究模式,即"打造常态化的学习组织、营造常规化的研究氛围、构建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学校借助评价契机创新了满足教师各方面需要的特色激励机制;通过教育科研引导下的潜能教育实践探索,为学校发展开辟了一条意义深远、特色鲜明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学校时空框架与教育改革的矛盾愈发凸显之际,美国学校时间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美国学校时间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扩大学校教育公共价值为目的,围绕数量革命和质量革命展开,最终落脚于支持持续深度学习和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美国的时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校时间改革的结果似乎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改良时间结构比延长时间数量更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并且只有当学校时间改革与课程、教学法、教师和评价方式等改革相联系时,真正的教育改革才会发生。  相似文献   

18.
西城区按照"三区战略"思想,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为先导,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在所属7个街道各成立一所成建制的社区教育学校,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就是其中之一。自2006年12月成立以来,我校在西城区教委和金融街街道领导下,充分发挥了社区教育的龙头作用,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实践中,主动将学校各项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的要求。因此,很多学校把特色确定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而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间差异大,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大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办出学校特色,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但不切实际的一哄而上,不惜代价地贴上"特色"标签,就没有必要了,甚至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学校一直采取的是一种高度集中、整齐划一的管理体制,它对促进教育的大众化和提高教育效率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这一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差异,带来了学校被动办学等弊端,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影响了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