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指导思想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培养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便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二是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借鉴古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三是丰富文化历史知识,汲取某些思想教益。中心则是培养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鸿门宴》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课文,是比较典范的文言文。课文有以下特点:一、字、词句在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中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串讲,"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记词义、记译文,考试考翻译和字词,学生对这种"满堂灌"的文言文学习感到厌倦,使文言文的教学跟素质教育相距甚远。而我们学校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种问题就更为凸显。如何让学生摆脱文言文的束缚,本文以《核舟记》为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挖掘文言文中的有利因素,通过趣味古文、古字分析、画画学古文等形式吸引学生读古文,诵古文,记古文。希望能为古文教学提供新的学习范例。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教材加大了文言文的阅读量,目前中高考也有相当比例的文言文测试。在文言文学习中.单是掌握文言字词句方面的知识还不够,还要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比如古代社会的礼仪习俗,典章制度等。这里列举部分古代地理名称,因为在历史变迁中,有些说法变了。如果不了解古代说法,就难以读懂古文含义。同学们参考积累。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在我国文化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文化传承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在教学与学习中,文言文是学生们了解古代文化与内涵的工具,也是唯一还原古代文化的工具。文言文在历史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对于教师在实际古文或者文言文教学中增加了难度。就目前我国高中文言文重视对文言文字词与文章的理解,而忽视了文章结构与布局的研究,在分析与归纳了目前我国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文言文反复朗诵的方式读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能力,这一教学方式应该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不能简单局限于词句的教学而偏废了文学文化的学习,一篇文言文需要向学生讲解其中的语法现象,讲清重难点实虚词和重难点句式,因为那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金钥匙,没有文言文语法的学习,我们便不能顺利地疏通文意,但我们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学习文章的思想内容、文化常识及人文精神等一系列古代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古文、古诗词是内容最丰富,思想最深刻的宝贵遗产。古文是历经千百年时间的筛选,大浪淘沙后留下的"金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将这些珍宝传承下去,是我们语文老师肩负的使命和神圣职责。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对字词句的学习和对文言文所反映的人生哲理进行理解,难点在于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独立思考,学以致用的思维。基于这样的要求,我们要想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突破"瓶颈",实现新高,就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  相似文献   

7.
<正>千百年来,丰富深远的古文化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子孙,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急速蹦出的网络语言、新兴文化大大抑制了现代人对厚重的文学历史的研究。特别是看上去晦涩难懂的古代文言文,这也加大了中学生学习古文的难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这些文字语言,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是毫无兴趣的,只是一味地为了考试而应付了事,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感受其中  相似文献   

8.
姜俊丽 《成才之路》2009,(34):73-73
在近几年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不少学生感叹文言文难学,越学越没兴趣。他们认为花时间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头脑发涨的是文言文,可考试时出错最多的仍是文言文,应用起来最难的还是文言文,足见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之低。其实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我们今天学习文言文不是为了写古文,而是为了使我们多掌握一种工具,为了更好地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现代汉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一、古文作文教学模式的几点尝试新课标中对古文"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即应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目标中,忽视了对古文的文章结构、文章语言的鉴赏,这既是语文教师不把古文列入写作教学内容主要原因,也是教师不去探究和总结古文写作教学模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言文是其虽丰厚的载体。教学文言文可以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对文言文越来越厌弃,认为它纯粹是由枯燥的文言词句堆砌而成的古董。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进述,学生却无动于衷,有的甚至神游天外。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而言,古文学习,可以说是老大难问题.由于年代久远,字词句较为艰涩难懂,所以有的学生对古文兴趣不大,认为死记硬背,没意思.如何让学生对古文产生兴趣,乐学好问,对语文教师而言是个大挑战.何况在八年级的课文中,文言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继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后,还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难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22):2-3
<正>文言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就是给未加标点的文段标出停顿。明辨句读,前提是疏通大意,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若断句失误,则必然误解古文原意。《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三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第9题主要是考查"文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文言中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内在含义,引导学生勤于诵读课文,善于思考,理解词句意思,并利用课外时间增长文言文知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在不同的课文中灵活运用文言文词句,真正理解文言文知识。  相似文献   

14.
崔梅 《知识文库》2022,(19):40-42
<正>小学语文中小古文的语文语言表达形式多以文言文展现,它是从古代变形成的一种基础古代汉语书面形式,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结晶,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小学语文教材中小古文占比重较多,几十篇的小古文学习对小学生来说会比较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学习小古文的道路上造成各种阻碍。面对小古文给小学生学习语文所带来的积极启示作用,教师应把握好此学习板块,提高小古文教学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比重和重视度,创新多种小古文学习方式,发挥小古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古文是古代以文言文写作的短篇,篇幅简单短小。易于理解是小古文的特点。与古诗词不同的是,小古文以叙事文字表述,更具故事性,易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材中的《两小儿辩日》《自相矛盾》,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小古文的乐趣。但局限于课内有限的阅读还远远不够,教师需要将目光投射到"小古文课外阅读"这块沃土上,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眼于未来,不只让学生学习,更要在学习中模仿、创作,为小古文学习带来全新体验。在这个思路的触发下,于是有了小古文创作课堂实践探索的着手之处。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难点,指导好学生的古文学习、古文复习是至关重要的。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十分重视经验的积累,总结了一些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田歌 《教学随笔》2022,(3):59-61
文言文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学好文言文既可以增加学生知识,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并且能让古人的智慧在现代发挥作用.本文将对小学中年段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主要分析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通过注释、扩词等方式培养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从文章内容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重视学生日常古文积累,帮助学生提高文...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古人用古代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学生学习文言文,既有语言的障碍,又有时代隔膜和思想距离。总结以往的经验,文言文教学以教师串讲作为学生学古文的主要方式。以为只有讲,才能克服学生的语言障碍,消除时代的隔膜,领会古人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高考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是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也就是说,对高中生而言,基本读懂古文,感悟其中丰富内涵,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是高中阶段学习古代诗文的目的,所以高中阶段古文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关键所在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古文言文的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读、议、点、问"的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感到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学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能力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求来看,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文言文的阅读需求,估计将来也不会有,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确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